我與地壇讀後感(共8篇)

上天讓他失去了雙腿,讓他有了這樣一個母親。上天雖然讓他失去了雙腿,他一樣有自己的才華,不是嗎?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作者覺得自己來不及孝敬母親,沒有讓她安享晚年,他一定很後悔吧。

這十五年來,作者的經歷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也是無法想像的。

《我與地壇》讀後感
我與地壇讀後感(2) | 返回目錄

《我與地壇》共有5篇讀後感範文

抓住幸福——《我與地壇》讀後感

高一(9)班 湯思琦

在我看來,這篇文章是作者發給人生的一封感謝信,他試圖通過這次寫作來回顧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雙腿殘廢之後,那段艱難的歲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作者是幸運的人,當時的情景很容易就可以聯想到,二十出頭的青年,意氣風發,正是大展才華,揮灑青春的年紀,就這樣癱了,出行不方便那到是次要,而在內心的憤慨與寂寥是常人無法體會的,於是他暴戾,陰鬱。

然而,他的頭腦還是清醒的,他努力的克制自己,於是他遇到了地壇,也可以說是地壇找到了他,亘古不變的景象轉化為內心的震撼,遍地的蕭條,卻讓內心孤獨的他找到了心靈的家園,於是他愛上了這裡,這裡的一切仿佛是專門為他設計的,寧靜,空曠,沒有人來打攪,他可以靜靜的坐在那,抑或看書抑或發獃,於是,先前的躁動便被地壇這寬宏的大氣所吞噬,可以說,這使心靈的沉澱。

可嘆的是,作者忘記了,他不是棄兒,在他痛苦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親,年輕卻飽受苦難的兒子,行動不方便,內心暴動,煩躁,卻偏偏一個人去了那荒蕪的地壇,作為母親,怎能不擔心,但只能待在房間乾等,內心的煎熬卻在激烈的進行,她沒有錯,但此刻卻在默默忍受兒子給自己的懲罰,母愛是寬容的,兒子的安全才是她現在最擔心的。

回憶過往,當年那個自暴自棄的少年已經長大,於是他緬懷著那段時光,在那艱難歲月中對生命的理解,以及母親給予的關愛與啟發,地壇里他自省,瀰漫著濃郁的人生況味,但那隻說明過去,現在,作者有了自己的理解:幸福之路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生的思考

高一(9)班 陳兆欣

《我與地壇》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中對自己所見到的人生百態所發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壇作為寄託自己情感與發泄情感的地方,同時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於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他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運中掙扎時,找到了一片古園,在這裡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輪迴,深刻地感受每一個季節的特點,體會每種人生的價值。

他思考了死與生。死是必然的歸宿,當我們感到累了,上帝會自然安排我們休息。而活著,是我們一生都需想的問題,即使活著是飽經蒼桑的,世界仍然在運轉,古園依舊是古園,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的自己。當我們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淨地了,應理去心中的一絲雜緒,認識真實的自我,進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個人的必備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結果、內容不一。

史鐵生不僅思考著自己的逆境,他還在思考自己的親人所受的痛。“時間能證明一切”,作者始初並沒考慮到母親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他感知到母親的忐忑與無奈。與此同時,也鳴響了我心中的警鐘,母親對孩子的愛意志堅韌、毫不張揚,而我媽媽正頑強地與病魔抵抗,同時還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我應慶幸我母親還在,我有機會能讓媽媽擺脫苦惱,並且除去我那一絲倔強與羞澀,不至於到時後悔莫及。因此,我感謝史鐵生的經歷警醒了我。

在課本未節選的部分中,還有作者從各個方面詮釋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園中曾經出現的人們及對他們人生的思索;對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對自己的生涯理解;許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人生是如此複雜但卻純真、質樸,以至於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漸成熟,認識更清晰,從失落、煩躁轉變為穩重、深情 。

如此大千世界,還需一片淨地,細細地品味人生。

閱讀《我與地壇》之感想

高一(9)班 白玉茗

作者在寫這篇作品前在雙腿殘廢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也沒有的時候走進了地壇,從此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15年後,執筆寫下了這篇文章。

文章節選二部分,第一部分寫自己在地壇中得到的生命啟迪和人生感悟。

在史鐵生筆下的地壇——荒涼但並不衰敗,看第5段小蟲的描寫,小蟲雖小,而且身處荒蕪之地,但它們都以自己的方式而活著,在眼前霎時出現生動的畫面,展現了小蟲們頑強的生命力。史鐵生觀察之仔細令人難以想像,紙上的昆蟲,在他的筆下都賦予了生命,我想這也是作者對生命思考的一種體現吧。

在第一部分中,地壇似乎和作者很有緣分,不僅生活在地壇附近而且它是作者病後理想的傾訴對象。“它像是等我而來”,作者說,發出了命運不由己的感慨,結合上下文,地壇已經成為作者的精神家園和靈魂依託。

作者在地壇中,想著生、死,最後終於得出解答:“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日子,”“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是的生命不過就是如此變更交替,生是希望的復燃;智者只會把人生之死當作最大的冒險。我們應該怎樣的活下去?為什麼要抱怨上帝的不公平?誰能幫助我們改變命運呢?我們只能靠自己。當一個人能夠豁達的面對死亡的時候,能夠以平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當然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自信。

文章第二部分是對已故母親的緬懷,第二部分的文字描寫細膩,字裡行間卻都透露著淡淡的憂傷,自責。

在第二部分的第三段,作者描寫道:“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麼事又反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場面!母親在想什麼?安慰?禱告?擔憂?……?母親為兒子想了這么多,可惜兒子卻渾然不覺。由此不覺聯想到以前語文老師問我們,當我們的母親為我們端來一杯牛奶或一盤水果時,誰會想到這就是偉大的母愛,誰會深情地道一聲謝謝呢?很遺憾,沒有人做到,我也慚愧萬分,因此在往後都倍加注意了。

第二部分4、5段寫以小說發表回報母親,有哪一位母親不為自己子女的成功而驕傲?這是人之常情,天經地義。而當一個本能為你自豪的最親親人不在了,心裡是何等的失落?史鐵生這時才真正理解了母親的苦難與偉大。

在整個第二部分中,都貫穿強烈的痛悔和自責,這個由於男孩子的羞澀與倔強,在深深自責的同時告戒年輕人。

“多少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圓中不單是處處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這句話與前文呼應,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我”在母親生命中的重要性,這就是對“母愛”最好的詮釋。

鑑賞《我與地壇》

高一(7)班 萬悅

每次都想提筆來描寫母愛,但是卻不知如何下筆。《我與地壇》這篇文章告訴了我:“母愛是無法描寫,只能用心去感受。”

《我與地壇》這篇文章是作者在他人生最失落時,彷徨時所做的,他那時腿殘廢了,而地壇則是作者逃避現實的風港,而他那時卻忽略一直為他沉默的母親的感受。

我覺得全文的情感線索是圍繞母親對“我”深沉的愛。是把地壇、母親與“我”三者聯繫起來,作者的母親是位平凡的母親,但平凡中又顯示著她的偉大。

她的平凡在於她與所有的母親一樣都那么疼愛自己的子女,但是她選擇的愛的方式不同,當自己子女因受到重大的打擊,以致心灰意冷時,常常會選擇一個寧靜而荒蕪的地方逃避現實,來撫慰自己心靈上的傷口,而大多數母親會說你不要想不開,別忘了你還有母親,別丟下我。而作者的母親卻沒有像其他母親一樣勸解自己的兒子,而是由著自己的兒子做任何決定,難道她不愛自己兒子。不,她愛。當她為兒子幫忙準備的時候,她多想問兒子你去那乾什麼,能不能讓我陪你一起去,但是她沒有,她從未求要過,她知道兒子做任何決定都會經過一番考慮,也得給兒子獨處的時間,不想增重他的壓力。

但是,她也會去地壇尋找兒子的身影。但是在她找到之後,卻又悄悄的走了。在她母親逝世了之後,作者才反省,最終醒悟了到底自己追尋著怎樣的幸福之路。地壇很大,從而可想而知,有過兒子的車轍地方,必定有母親的足跡。

當你真正悟懂一切的時候,往往會等到一切來不及補救的時候。有人會說:“作者的母親偉大的超過了許多的母親”。但是我認為不是這樣的,我們了解我們的母親嗎?去問過她想要的是什麼嗎?有多少個人攜過母親的手上街,為母親唱歌,記住母親的生日,給她一個驚喜,我相信大多數人會因為難為情,羞澀而不敢。這么簡單的事,我們都做不到,聽不到母親的真心話,連自己母親都不理解的人是沒有資格去評論自己的母親。母愛沒有大小之分,只是愛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趁我們還年輕,母親還身體硬朗,讓母親的人生路程里,並不是她一個人的足跡,而是有我與她共同走過的腳印。

我的世界是母愛

——讀《我與地壇》賞析與感想

高一(7)班 謝宇哲

夜了,煮上沸開水,泡一杯香茗,淡淡的清香撲鼻,溫潤了我乾澀的心,走到窗前,依窗遠望,黑帷緊緊裹著我的視線。於是輕囁一口,倍感溫馨,母親的心是我的世界,活在母愛的氣息里,我感奮至及。那淡淡的景與縷縷清香交織重疊,再添上史鐵生先生巧奪天工之作—《我與地壇》,讀來頗有雋永深邃之氣。

夜,愈見沉鬱而朦朧,不知什麼向我招手,帶著我打開內心最柔軟的情感之門。於是我想哭,可我沒有,在這環境之下,只有淡淡如流水般的憂傷,像江南少女纏綿不斷,跌宕起伏的情感化作音符在微風中飄散,飄散到內心最深的低谷……

曾記老師說過:世間最偉大的是愛,尤其是母愛。在得知史鐵生少量背景資料後,我試著去按照老師要求賞析這篇文章,我怎么開始有能力來體會一個大作家的感情?是共同的感情,將我與作者拉得更近,原來還是感情成為我成熟的催化劑。

在《我與地壇》中,作者向我展露了一份沉鬱與厚重的思想感情,深邃而透闢,文筆優美而坦誠,絲毫不乏一個作家的獨特視角認識事物的共性。

作者在文中與地壇的關係滲透著看似簡單實則極為豐富的感情,地壇中的風風物物,在作者感情的重染下仿佛變得靈氣十足的感情,這裡有人物與自然的對話;人的感情、思想間的相互碰撞,在第二部分作者貫穿的始終是對母親誠摯的熱愛,對往事的追憶,交織著作者對母親的理解與對往事的悔恨,對親情的感悟。

我只能用我乏缺的言語來描述作者複雜的心緒以及深刻的人生啟迪。

杯中茶水早盡,唯留苦澀後沁人心脾的甘甜,還有杯子的餘溫。我靜靜地駐立在那裡,如張愛玲一般的享受清風,還去享受擴大的愛。

也許我沒有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那種對大眾高尚的愛,也許我沒有韓愈《左遷藍關示侄孫湘》中那種忠貞;也許我將來沒有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中那樣的豪情壯志,但我有著對母愛的莊嚴肅敬。呵!我不失望。原來總期望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被自己占有,而現在已經不再奢求,因為我已經占有了母愛!

我與地壇1000字讀後感
我與地壇讀後感(3) | 返回目錄

史鐵生之所以能寫出《我與地壇》這樣一篇傾世絕作,我認為是他經歷了太大的苦難。正如因癌症16歲就離開人世的輕狂少年子尤所說,人都應該到醫院去住一段時間。只有經歷了真正的苦難,在一個類似地壇一樣清靜的境地,人才有可能停下匆匆的腳步,反省一下自己曾經的遭遇,只有被命運逼到了生命的邊緣,人才有可能真正思索人生的意義——生死有何區別,人為什麼活著,應該怎樣活,怎么面對苦難,怎么自我救贖。史鐵生倒是應該感想命運為她安排的苦難,不然,他怎么會對生命的奧秘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怎么會擁有如此博大的胸懷、如此深邃的思想、如此雋永的文筆,怎么會活得如此清醒、坦蕩?

我沒有經歷過史鐵生經歷的深重苦難,當然也不會得到以上他得到的一切。但是,有一種東西,我們共享,全人類共享,那就是欲望。

欲望,是孩子小時候渴望長大、渴望遊戲、渴望零食,是許多人工作後渴望業績、渴望地位、渴望權力、渴望名聲,是每個人渴望親情、友情、愛情……欲望是對目標、理想實現的渴望,人們為了它而努力追求,它是人前進的動力,是人活下去的動力。

人們用“慾壑難填”形容人的自私、貪婪。確實,因為無限膨脹的欲望,貪官知法犯法,奸商不擇手段。但這不是欲望的錯,是實現欲望的手段有問題。只要不侵犯到別人實現其欲望的基本權利,追求自己的總沒有錯。我們不能說要扼制人的欲望,因為“消滅欲望的同時也消滅了人性”,因為人生就是實現目標以滿足欲望的過程。

有多少人遁入空門後看破紅塵,自殺升天,遠至古代的君王,近至現今《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他們失去了人性的最本質——欲望,因此生死對他們而言並無區別。看破紅塵的他們認為,人最終難逃一死,人生最終會變為一片虛無。可是他們只看到了人生的結果,而沒有看到人生這個過程的精彩。每個人都在追求結果,但每個人都活在過程中。

目標是我們想像中遙遠而美麗的彼岸,而欲望是我們的發動機,讓我們有勇氣、有力量、有意志與一路上所有的驚濤駭浪搏鬥,同時創造出一次美麗的航行。即使彼岸遙不可及,即使彼岸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好,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欲望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提供強大的動力讓我們創造一個人生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這個屬於我們自己的過程,一旦產生,一旦被經歷,就無法被抹去,無法剝奪了。這樣,我們面對死亡也不必恐懼,因為人生之過程的精彩不會隨著生命的逝去化為烏有,它已融入我們的記憶中,讓我們無悔,讓我們坦然。

小學生讀後感作文:讀我與地壇有感
我與地壇讀後感(4) | 返回目錄

散文記敘了作者從青年到中年時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一些事。他先講了那座令自己畢生難忘的“伴侶”——地壇。這是座被棄廢的古園,作者的家就在旁邊。作者總是認為這是一種緣分——地壇等著自己出生,又等到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齡時猛地殘廢了雙腿。

殘廢對作者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在那段陰暗的日子裡,地壇成了作者第二個家。作者經常在地壇里苦思冥想,自己為什麼要出生?已頹廢到極點的作者甚至想過死。後來,作者又想通了關於出生的問題,他安心下來,不再為生和死煩惱。

接下來就是怎么活的生存問題了,作者又天天去地壇,在老樹下或荒草或頹牆旁,去默坐,去呆想,去窺看自己的靈魂。常常一坐,作者就坐了好多個時辰。那段時間,作者的母親變得非常痛苦。她知道把作者悶在家裡結果會更糟,可又擔心作者獨自一人在地壇里想些什麼。有一次,作者發現忘帶了什麼東西,又返回到家。作者發現母親依舊是一副送自己走得動作。只是,那時作者並沒有發現母親的痛苦與煎熬。等到母親逝世後,作者才從母親的一句話中體會到:“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說這挺好。”作者終於明白,這句話其實是母親的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禱告。可惜,這時母親已永遠離開了作者。

在後面的時間裡,作者又先先後後地遇到了一些人。每遇到一個人,作者都有不一樣的感觸。在這漫長的期間裡,作者又想到了生存問題。於是,他開始動手寫作。在他正寫得熱火朝天時,他卻又想到死的問題。一個朋友對作者說:“你不能死,還得寫呢,還有好多好作品等著你去寫呢。”因為這句話,作者又想通了問題。他又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史鐵生這場經歷真是令我印象深刻,他在絕望中自暴自棄,後來又醒悟過來。看似簡單的過程卻給作者帶來了無限的煩惱和痛苦。作者身上那股永不言敗的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讀後感
我與地壇讀後感(5) | 返回目錄

課文節選自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是文章的一、二兩部分,從內容上看是緊密聯繫的,第一部分是寫了我與地壇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寫了在地壇這個大背景下我與母親的故事,從主題思想上看,也是渾然一體,地壇使我平和豁達對待生死,解決了為什麼生的問題;母親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義,解決了怎么活的問題。地壇、母親,都給過我生命的啟示,可以這么說,地壇是我虛化了的母親,母親是心中永遠的地壇。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市,1967年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國中畢業,1969年赴陝西延安插隊,三年後21歲時因病雙腿癱瘓轉回北京,後到街道工廠當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職回家。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人中國作家協會。代表作有小說《我與地壇》《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歡樹》《禮拜日》《舞台效果》等。還有散文集《愛情問題》《學習對話》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的創作比較突出地表現出對於殘疾人命運的關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於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寫於1989年5月,改定於1990年1月,全文1萬3千餘字,共分七個部分,從方方面面寫了作者自己跟地壇的關係,其中主要內容是對於人生的思考。

地壇的正式名稱叫做“方澤壇”,坐落在北京老城的東北角安定門外路東,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時又加以擴建,是一組頗具規模的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呈方形,象徵大地,主建築是“皇祗室”和拜台。“皇祗室”中設地神牌位,拜台為二層方台,四周開溝貯水。此外還有神庫、神廚、齋官、宰牲亭、祭器庫等建築。每年夏至,皇帝在這裡舉行隆重的祭祀典禮。辛亥革命後祭祝活動廢止。1925年闢為“京兆公園”,1928年改稱“平民公園”,但是在戰亂年代,此處曾被駐軍占用,園內建築屢遭毀壞。新中國建立以後,經過修葺開放,稱“地壇公園”,並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因遭毀棄及疏於管理等原因,園址荒蕪。現在皇祗室、拜台、齋宮等主要建築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說,“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近些年來,這座古園又獲得新生,經過整飭,成為現代化城市裡的一座鬧中取靜的公園,是人們晨昏鍛鍊身體和休閒的好去處,每年春節還在園中舉行大型的“廟會”活動。

作者是在雙腿殘廢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地壇的,從此以後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寫這篇散文時的15年間,“就再沒有長久地離開過它”。作者似乎從這座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裡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鬥的力量。在《我與地壇》一文中,除了我們在節選為課文的部分里所見到的內容外,作者還寫了在古園中的見聞和所遇到的人與事,述說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還是抒發自己對於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

課文節選的是《我與地壇》中的第一第二兩個部分。所選部分涉及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作者在突遭不幸雙腿癱瘓後對於生死的深沉思考,一個問題是作者悔恨在母親過早去世後才理解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我與地壇》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這問題的提出首先是由於他自身經歷中的殘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這種並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個體的頭上,使他的命運頓時與他人判然有別,而他對這命運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獨自來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史鐵生對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屬於他個人的心境內容。

在整篇散文中,這沉思大致是歷經了前後兩個階段。在最初的那個階段中,史鐵生觀察與反省個人的遭遇,漸漸地看清了個體生命中必然的事相:“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這樣的結論便引出了無法反抗的命運的觀念: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於由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餘地。

接下來,史鐵生將視界稍稍越出自身的範圍,寫到來這園子裡的其他人,去看看別人都有什麼樣的命運和活法。先是寫到他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裡是加了倍的。

他在園子裡又遇到一個漂亮但卻是弱智的少女(刪節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這就是一個因苦難而有差別的世界,如果你被選擇去充任那苦難的角色,“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變得非常絕望了。不幸的命運已經為你規定了承受苦難的角色,那么你還能有什麼別的方式來度過你的人生呢?或者說,你還能有屬於自己的救贖之路嗎?很顯然,問題的關鍵就是在於那個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應該怎樣來看待自己的苦難。

史鐵生個人的問題其實已變成了眾生共同的問題——“一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裡呢?”有論者從“平常心和非常心”的關係來看史鐵生的寫作,所謂“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內在的痛苦外化,把具體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給命運,然後再設法調整自我與命運的關係,力求達到一種平衡”。這種在根本上認可了苦難的命運和不幸的角色,卻不是看輕生命自身的殘酷和傷痛,而是把這生命的殘酷和傷痛從自我中抽離出來,去融入到一個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這個“所在”就關係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實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內心痛苦為基礎,將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間而不覺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顯生命之大”。這就是史鐵生在這篇散文中最後畫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靜靜坐在園子的一角,在融會了過去現在和未來,融會了死生的時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獨的個體生命在內的更大的生命本相。關於怎樣活著和怎樣達到自我救贖的困擾,也終於為所有生命永恆的欲望所滌淨,當投入到永無終結的生命之舞中時,對於個體苦難以及一切不幸命運

的自我超越就都變成了一種必然。這樣一種洋溢著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鐵生內心的希冀與不捨的探詢,也完成了他為文的寄託。為文與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體。整篇《我與地壇》都是那樣的和美親切。

高中生讀《我與地壇》有感
我與地壇讀後感(6) | 返回目錄

淄博五中 高一、九班 楊劍橋

中考後的暑假,時間仿佛一下子就閒置了下來。 獨自一人在家的那些夜晚,寂靜的仿佛令人心神不寧的時刻,習慣一遍又一遍反覆的讀《我與地壇》,不知疲倦。那樣的感覺仿佛是在看海。回首那些悠閒的平靜遙遠的歲月,在霓虹映照的點點星光下,在夏蟬耀武揚威的鼓譟聲里,在檯燈漸漸微弱下去的光線中,我總是一手撐著深不可測的夜,一手記下那些足以感動我的話。

在那些渾濁的白天后的黑夜,和那些不眠的黑夜後的白天,我將史鐵生文字中的妙筆警句工工整整的抄寫下來,守望那段看海般的闃靜的青春徹底流失。

彼時我開始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地壇。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集,也是流傳最廣遠的一部作品。。“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作者習慣於在地壇中琢磨生命的本質,在整篇散文中,這沉思大致是歷經了前後兩個階段。在最初的那個階段中,史鐵生觀察與反省個人的遭遇,漸漸地看清了個體生命中必然的事相:“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這樣的結論便引出了無法反抗的命運的觀念: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於由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餘地。 接下來,史鐵生將視界稍稍越出自身的範圍,寫到來這園子裡的其他人,去看看別人都有什麼樣的命運和活法。最後寫到他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裡是加了倍的。命運對待史鐵生其實是很不公平的,讓他在“最狂妄的年紀忽的失去了雙腿”,然而作者本人卻在根本上認可了苦難的命運和不幸的角色,這並不是看輕生命自身的殘酷和傷痛,而是把這生命的殘酷和傷痛從自我中抽離出來,去融入到一個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 作者說“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作者似乎已經看透了生命的本質,看透了包容任何孤獨的個體生命在內的更大的生命本相。所以說,對於史鐵生的人生,我能夠說的永遠不可能是同情。我對他,近乎是一種崇拜的心態。

作者通過講述自己與地壇的感情,表達了對於母親的感激和愧疚,一字一句,感人泣下。我總覺得,作者在文中似乎把地壇和母親同時虛化了,也就是說,地壇在某種意義上即是母親,而母親也就是作者心中永遠的地壇。那么,作者所描繪的靜靜等待他的地壇,不也就是為了兒子痛苦的生活了一生的母親么。這么說來,在母親去世後,作者習慣到地壇坐坐,無非也是那種淒清的環境更能讓作者回憶起母親罷了。然而,整部作品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母親到地壇尋找兒子的情景,佝僂的背影幾度讓我潸然淚下。兒子的倔強一點一點擊垮了母親的信心,我無法想像母親找不到兒子時的心情以及轉身離去時的悲哀。然而我更不能想像的便是母親所承受的痛苦,為了兒子,一切都是為了兒子能夠選好路,母親咬牙堅持下來的實在太多太多,這是作者的筆無法描繪的,也是我表達不出來的。我所敬仰這位母親的是,無論兒子的身體怎樣殘疾,她終究給了兒子一段飽滿的人生,這便是她唯一的驕傲。當作者終於認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時,一切似乎已經來不及了。作者筆下的地壇,永遠都是靜默的,像極了母親隱忍堅強的樣子。又或者那原本就是母親。

我想,作者心中的地壇大概就是他想要守護的一片淨土吧。

有些時候我也總在想,自己的生命中會不會也有一個想要用心守護的地壇。 母愛在作者的筆下是偉大的,那么在我的生活中,是不是同樣也存在這樣偉大的愛。也許吧,也許是母親付出了太多,讓我習慣成自然,漸漸忽略了它的存在。然而讀完《我與地壇》後,我總覺得,不應該再這樣了,“在我的頭一篇小說發表的時候,在我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那些日子裡,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親還活著。”,我想,作者這樣卑微的願望,大概永遠也不會實現了吧。等到失去後,無論怎樣想珍惜,也沒有用了。

現在的我,已經學會注意到母親為我所做的事。

深夜裡為我亮起的燈光,是母親的等候;疲倦時桌上的牛奶,是母親的關懷;入睡前細細的耳語,是母親的體貼...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母親對我濃濃的愛,雖然說不如史鐵生母親的愛那般沉重厚遠,但我懂,我會知足。

時至今日,我終於明白,我心中所想要守護的地壇,無非是母親了。

指導老師:趙彩雲

讀《我與地壇》賞析與感想
我與地壇讀後感(7) | 返回目錄

夜了,煮上沸開水,泡一杯香茗,淡淡的清香撲 鼻,溫潤了我乾澀的心,走到窗前,依窗遠望,黑帷緊緊裹著我的視線。於是輕囁一口,倍感溫馨,母親的心是我的世界,活在母愛的氣息里,我感奮至及。那淡淡的景與縷縷清香交織重疊,再添上史鐵生先生巧奪天工之作—《我與地壇》,讀來頗有雋永深邃之氣。

夜,愈見沉鬱而朦朧,不知什麼向我招手,帶著我打開內心最柔軟的情感之門。於是我想哭,可我沒有,在這環境之下,只有淡淡如流水般的憂傷,像江南少女纏綿不斷,跌宕起伏的情感化作音符在微風中飄散,飄散到內心最深的低谷……

曾記老師說過:世間最偉大的是愛,尤其是母愛。在得知史鐵生少量背景資料後,我試著去按照老師要求賞析這篇文章,我怎么開始有能力來體會一個大作家的感情?是共同的感情,將我與作者拉得更近,原來還是感情成為我成熟的催化劑。

在《我與地壇》中,作者向我展露了一份沉鬱與厚重的思想感情,深邃而透闢,文筆優美而坦誠,絲毫不乏一個作家的獨特視角認識事物的共性。

作 者在文中與地壇的關係滲透著看似簡單實則極為豐富的感情,地壇中的風風物物,在作者感情的重染下仿佛變得靈氣十足的感情,這裡有人物與自然的對話;人的感情、思想間的相互碰撞,在第二部分作者貫穿的始終是對母親誠摯的熱愛,對往事的追憶,交織著作者對母親的理解與對往事的悔恨,對親情的感悟。

我只能用我乏缺的言語來描述作者複雜的心緒以及深刻的人生啟迪。

杯中茶水早盡,唯留苦澀後沁人心脾的甘甜,還有杯子的餘溫。我靜靜地駐立在那裡,如張愛玲一般的享受清風,還去享受擴大的愛。

也 許我沒有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那種對大眾高尚的愛,也許我沒有韓愈《左遷藍關示侄孫湘》中那種忠貞;也許我將來沒有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中那樣的豪情壯志,但我有著對母愛的莊嚴肅敬。呵!我不失望。原來總期望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被自己占有,而現在已經不再奢求,因為我已經占有了母愛!

我與地壇讀後感600字
我與地壇讀後感(8) | 返回目錄

看了《我與地壇》一文,我感受到了我與地壇的緣分,以及母親的苦難與偉大。 崇高母愛之美 子女若似山邊草,在母親心中也象珠寶。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裡是加倍了的。母親對兒子是理解和尊重的。她理解兒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煩躁、任性,用寬恕、順從給兒子以尊重,心裡卻承受著超過兒子百倍的痛苦。她兼有痛苦與驚恐,禱求兒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母親內心的鬥爭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母親是矛盾的,從感情上講,她不放心兒子到地壇去,那是一個脫離了她視線讓她力不能及的地方。“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麼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著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從理智上,她感到兒子需要地壇,需要一處可以在獨處中完成人生再認識的地方。“她說:‘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說這挺好’母親的這話實際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禱告”。

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義。她需要反覆說服自己才能看著兒子隱入地壇。母親作對了選擇,使兒子得以在地壇治癒了靈魂,然而母親卻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賭註:“如果他真的要在園子裡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作者在《秋天的懷念》中也說到,當作者暴躁砸東西時,“母親這時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地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她隱藏著內心的痛苦,鼓勵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母親完全是在這種苦難中度完了自己的餘生。 母親的愛是一種艱難、堅韌而毫不張揚的愛,也正是這種沉默和深厚的愛使作者讀懂了母親,使作者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經驗儲備。

編輯推薦:
我與地壇讀後感600字
《我與地壇》讀後感600字
我與地壇讀後感2500字
我與地壇讀後感500字
我與地壇讀後感200字
高中生讀我與地壇有感:我與地壇
高二暑假讀後感:我與地壇讀後感
史鐵生《我與地壇》讀後感五篇
高中一年級學生關於我與地壇讀後感
高一讀後感:讀《我與地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