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求職信的寫作技巧

3.信息型信函:這類信件可以為你提供一次參加諮詢的機會,而不是一次面試。你會在諮詢會上見到一些人,他們會給你提供有關你申請的那個工作的情況,你想得到一 次面試機會的初衷可能會有所改變,但是你希望與一些人聯繫並得到他們的幫助的意願 應始終保持真誠。這類諮詢會,也可以稱之為人才交流會,在近年非常盛行,但是許多 求職者都不能很好地利用這樣的機會。它並不是一個簡化了的面試過程,也不會提供更 多的就業機會;但是它要求參與精心地準備,誠懇地參與。信息型的信函正是你提供了 這樣一個參加人才交流會的機會。通常情況下,這類信函不需要加附個人簡歷,但是在 人才交流會上也許用得著,以便用人單位更了解你的意圖。

4.感謝信: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但卻在求職過程中很少被運用的一種信函。它可以幫 助你樹立良好的信譽,表達你的感激之情,或許不能增加你成功的機率。每一個幫助過 你的人都值得你去感謝他們。在參加完面試之後,如果你打算寫一封感謝信,一定不要 拖過24個小時,而且要給每一個你會過面的人都發一封。對那些在人才交流會上見過面 的人和那些給你提供過幫助的人,你也應該給他們發感謝信。

5.接受信:如果你接受了對方提供的條件,應該發一封這樣的信對此加以確認,也 應該積極肯定用人單位的選擇,通常情況下,在你發出這類信函之後,應該給對方打個 電話,以進一步講座有關的細節性問題。

6.撤回申請信:你一旦接受了一份工作,出於禮貌你應給其它你所申請的單位發一 封信,以撤回你的申請。對這些單位對你的申請所給予的考慮表示感謝。你應從個人的 角度來說明接受另一份工作的原因,千萬不要說你選擇了一個更好的工作。

7.拒絕信:這類信函並非只有用人單位可以發。求職者可能發現用人單位提供的條 件與他們的求職目標不符,因此應該考慮巧妙地拒絕用人單位提供的條件,但是在採取 這一行動之前,求職者應充分考慮那些條件,在認為確實不適合自己時才這樣做,同時 也不要忘記發一封感謝信,對用人單位給予的機會表示謝意。

所有上述方法都是因人而易的。求職者首先 對自己要有全面和正確的了解,才能在 求職信中體現個人的特色,展現出才華與個性。只要稍加練習,每個人都能成為寫求職 信的專家,寫一封專業水平的求職信可以增加求職成功的機率。

二、求職信十忌

一、急病亂投醫,無的放失
二、字跡潦草,書寫髒亂
三、邏輯混亂、條理不清
四、自吹自擂,炫耀浮誇
五、虛弱怯懦,缺乏自信
六、濫用辭句,譁眾取寵
七、好高騖遠,志大才疏
八、語言粗魯,禮節欠缺
九、東拉西扯,長篇大論
十、平庸乏味,形象陳舊

三、寫求職信的注意事項

手寫一封求職信是目前大學生找工作過程中的常見做法,這便於引起用人單位的注意。但是,如果求職信寫作不當,作用會適得其反。寫求職信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要“飢不擇食”。有的學生臨近畢業,找工作心切,於是找來一本電話號碼簿或企業通訊錄,從中隨便找一些單位就匆匆發出求職信。這種“飢不擇食”的做法,一是使收到求職信的單位沒有任何準備,無法在短期內對你有所考查而將信將疑;二是你對單位也不是很了解,工作之後才發現不理想,悔之晚矣。

二、避免簡寫引歧義。與朋友談話時人們習慣簡稱自己的學校或者所修專業,但在求職中應該避免這樣做。用簡寫詞語一是顯得隨便、不夠莊重,可能會引起讀信人的反感;二是一些簡稱只有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交往範圍中才能被準確地理解,超出這一範圍人們可能就會不知所言,甚至產生誤解。比如“中大”,在廣東人們都會明白它是指中山大學,但是在廣東以外的地方,很少有人明白它的意思。“人大”、“華師”、“政經”等詞都很容易被誤解,最好不用。

三、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有的求職信就像記流水賬,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既沒有邏輯性,抓不住要領,又沒有針對性,顯得條理不清。這不僅體現出一個人文字功力差,而且也使求職信本身失去了效用。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條理性、明確性是寫求職信的最起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