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信寫作指南

假如我們想要去美國留學,那么美國留學推薦人的選擇問題,如推薦人的數量、推薦人選擇的原則、推薦人與申請人的關係應怎么寫,下面由小編告訴您!

一、推薦人的數量

由於大部分美國學校要求三封推薦信,所以建議申請者聯繫5個左右的推薦人,有兩個推薦人作為備用,以備不時之需。

二、推薦人選擇的原則

1、推薦人與申請者的關係是直接可信賴的。

所謂直接,是指推薦人與申請者有過較長時間的直接的接觸,教過申請者相關課程,指導過申請者項目、研究、論文,是申請者實習期間的直接上司等都屬於直接的關係。

這一原則主要是為保證推薦人對申請者的學術背景、個人潛質等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保證推薦人具備推薦資格,能夠對申請者某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進行評價,增加推薦信的可信度。

所謂可信賴,是指兩者的關係可以保證推薦信的公正、客觀,是指對於學校來說,推薦人的推薦值不值得信賴。

直接與可信賴必須同時滿足,比如申請者的父母,雖然跟申請者的關係是直接的,對申請者也很了解,但是在校方看來,他們對申請者所做出的推薦可能會有所偏袒,也就是無法信賴的。

2、推薦人與申請者的關係與所申請專業相關。

推薦信的目的在於從第三者的角度對學生的專業背景、專業潛質等做出評價,是為校方篩選、錄取學生服務的。所以,推薦人與申請者的關係應該與所申請專業相關。

比如,如果選擇教過申請者相關課程的老師來寫推薦信,那么,選擇相對應的專業課的老師就比較好。如果選擇指導老師作為推薦人,那么選擇指導其進行過與所申專業相對應的專業領域的研究的老師就比較好。

當然,如果跨專業申請,確實找不到那么多所申專業領域的推薦人,也可以選擇原專業領域的推薦人,推薦信則應著重體現你的能力和潛質。

3、在前兩者都滿足的基礎上,推薦人的職位越高越好,影響力越大越好。因為這無疑會增加推薦信的含金量。

比如,如果推薦人是專業領域內權威的專家、在國際上有一定聲望,甚至可能與申請學校的教授有著業務來往、私交,那這封推薦信在申請中能起到的作用就是普通的推薦信遠不能比的了。

注意:只有在前兩者都滿足的基礎上,第三條才適用,如果只是職位高,比如學校的校長,但是對申請者在校期間的表現並不十分了解,也不建議採用其作為推薦人。

因為推薦人對申請者的評價需要通過具體的事例和細節來展現,美國學校並不會只看推薦人的名譽、聲望。唯一的例外情況是,申請者的資源能夠強大到,無論你怎么寫推薦信的內容,對方都能夠簽字,這種情況下,也可以考慮選擇其做為推薦人。

三、推薦人分類

推薦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學術推薦人和工作推薦人。

學術推薦人主要包括授課老師、論文指導老師、負責項目(研究、實驗等)的老師等。對於專業經歷很豐富的申請者來說,建議選取後兩者作為推薦人,主要對申請者的學術研究能力,研究潛質等作出評價。

對於專業經歷不太豐富的申請者來說,也可以選擇其本科階段的授課老師作為其推薦人。建議選擇核心專業課程的授課老師,跨專業的申請者,也可以選擇核心基礎課程的授課老師作為推薦人。

一般情況下,選擇大學後兩年的授課老師來寫推薦信會更好一些,畢竟在前兩年,申請者接觸到的課程難度通常不會太高。

也有一部分申請者會選擇自己有過接觸的一些領域內的一些權威教授來幫自己寫推薦信,比如曾經有申請者通過參加某教授的講座,爭取到與教授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並在會後主動與教授保持密切聯繫,向教授請教專業領域內的一些問題,並成功爭取到其作為自己的推薦人。

總之,推薦人的選擇,也有很大的靈活性,只要有利於向學校展示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對申請有利,都可以嘗試。

工作推薦人主要指申請者實習、工作期間的領導、同事等熟悉申請者實習、工作期間的表現的人。

如果申請者曾經有過在相關行業的大型公司的實踐經歷,申請項目也比較看重實踐運用、就業導向比較強的話,三封推薦信中提交一封工作推薦信對於申請也是很有幫助的。

一般情況下,對於大部分在讀申請者來說,可以選擇三封學術推薦信,有的學校官方網也會明確寫明只接受學術推薦信。部分就業為導向的專業或者申請者有特別出彩的實踐經歷的除外。

對於在職申請者,提交工作推薦信是必要的,因為畢竟你離開學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學校更希望了解你最近的表現。

但是工作推薦信的數量不宜太多,除非申請者有很多很多年的工作經驗,可以選擇兩封工作推薦信以外,都建議申請者選擇兩封學術推薦信加一封工作推薦信或者三封學術推薦信的組合。尤其是對於PhD申請者,除非你所作的工作是在企業的研發部門從事研究性的工作,否則不宜提交超過一封的工作推薦信。

四、特別提示

1、學術推薦人一般至少要有教授、副教授或者博士學位。一般情況下,不建議選擇講師作為推薦人,特殊情況除外。

2、推薦人的選擇應保持一定程度的多元化,爭取達到一個從多角度向校方展示申請者的目的。比如,可以選擇授課老師、論文指導老師、項目研究負責老師、院系領導、實習(工作)期間的上司等進行合理搭配。

搭配的意義在於:一方面避免推薦信內容無意義的重複,比如如果兩封推薦信都是對你的研究能力做評價,這就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內容的雷同。

另一方面,不同的推薦人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針對申請者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進行評價,進行合理地推薦信搭配能夠使學校更全面地了解申請者,也能夠更好地把申請者的優點和特點都展現出來,這也符合美國學校對diversity 的要求。

3、一般意義上來說,外國教授的推薦信要比本土教授的推薦信含金量高,但是,同時也要考慮外國教授一般情況下都會實話實說,並且不會讓申請者看到推薦信內容等因素。

在選擇外國人作為推薦人時,一方面要確認他與自己確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並能夠對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做出評價,另一方面,可以從其他渠道了解一下,往年這個推薦人對待推薦信的態度是怎樣的,內容是否會亂寫,網推是否及時等。

4、理想的推薦人通常具備以下特點:與申請者有較長時間的相識;熟悉申請者的學術背景、潛質;了解申請者個性特徵;在專業的特定領域對申請者有過指導和影響;了解申請者留學的動機、學術興趣、職業規劃、學術目標等;在專業領域擁有一定地位和聲望。

五、詢問推薦人對自己的評價/幫助推薦人了解自己

在確定推薦人時,可以詢問一下對方對自己的評價,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等,可以作為後期寫作的參考。

如果推薦人是業內比較知名的教授,也可以請對方給一些選校的建議,因為他們推薦的學校里往往都會有他們認識的教授。在美國學校錄取審核的過程中,熟人推薦往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如果你的推薦信是需要推薦人自己寫的,在找推薦人時,也可以準備一下你的簡歷、SOP、所作過的一些研究資料等,交給推薦人。並主動向推薦人介紹自己,以幫助他儘可能地了解你,儘可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推薦信寫作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