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做個性自我介紹



17.言必行,行必果 中國有句古語:"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在某公司企劃部工作的職員b君,最近把他的上司課長批評得體無完膚,原來是起因於工作上的不愉快。 幾個月前,課長要他把一企劃案擬出來,因為是難度頗高的案子,所以b君向課長請示,請求支持。課長拍胸脯地對他說:"萬一有事,我會做 的後盾。"得此承諾後,b君便全力以赴地進行工作。企劃案完成並在公司提出時,不料卻遭到陰力,評價也不佳,課長指責b君:"都是你,讓我在大家面前丟臉!"b君想:"這個時候怎么說這種話呢?"平常課長有什麼事總說:"由我負責。"其實卻不然。 現在,b君清楚地知道課長所說那些好聽的話,不過是迎合屬下而已。並且擅長巧妙地推卸責任,企劃案成功則是課長的功勞,若是失敗就推到b君頭上。於是b君對言行不一致的上司產生強烈失望,或許今後b君會因此次經驗而奉"言行一致"為座右銘。 為了判斷對方是否為一個表里如一的人。我們應該細察他平常的言行舉止,反過來說,別人也會從容你日常生活中觀察你是否言行一致。例如c君記帳出了差錯,上司提醒過他,但很快的他又犯相同的錯誤。此時上司很可能會把他當做一個言行不一致的人,因他只在口頭上抱歉,實際行動卻不加改進。 不按自己所說的話去行事,往往會被視為一個連交往最起碼道理都不遵守的人。對於那些說話負責任的人,他們認為對方也應該如此,所以會拒絕言行不一致的朋友。

18.吹牛皮不是口才 在辦公室常可見到,有些人寧願說謊也不願得罪人。或藉說謊的方式來做生意,乃至推銷自己,社會上總是有人以敷衍的態度來行事。 有一回,y君提起因購屋糾紛,有某建築公司激烈爭執的不快事件,正不知該如何解決,在場的小霍主動說:"那建築公司的董事長和我是同鄉呢?這件事我來替你擺平。"這種聽來頗有義氣的口頭人情在社會上屢見不鮮,但真能解決問題嗎?若是成功,當然很有面子;若事情並不簡單,非一、兩句話可以解決的,而自己沒有那個實力,卻因虛榮心作崇答應下來,那么很快就會露出馬腳。 就以當場敷衍過去的方式來應付,在不久的將來會因此償付很大的代價。在我們身旁常可看到,有些人說話明明一戳便破,便他卻希望自己扮演十全十美的角色,這是很難理解的現象。如果不管對方是誰,你都附合對方的說辭,為自己大做公共關係,同事們都覺得你不過是具推銷自己的機器罷了。

19.專門術語不宜多用 專門術語一般不宜多用,偶爾讓對方迷糊一下也很有趣。 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偶而在車上或水果店中,無意間聽到別人談話時,如果其中有專門術語或外國語,你就會特別注意到說話的人。這種情形的心理學上叫"凝離效果。" 比如,在一大串的數字中有一個溫泉標誌,那么這個標誌就會很自然地變得特別明顯。換句話說,在一大堆的同樣東西中,只要有少數不同的東西存在,那么這些少數的東西就會成為大家注目的對象。這就叫做"凝離效果"。因此,與人交談時,加一點平常不用的專門用語或外國語,就會使人注意到這句話,進而意識到說這句話的人。 另外一種例子是花花公子們的技巧之一,就是當他想征服女性時,會很自然地引用一些莎士比亞或某些大詩人的精彩語言,讓別人感到他很有教養,而樂於與他交往。 像這樣把令人感覺到文化氣息的話,自然而然地加在談話之中,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形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得太頻繁,就會使"凝離效果"減弱,而給人一種故意賣弄的不好印象。 0.言多必失,少說為妙 如果自吹自擂也算口才,那豈不糟透。 一個經常只顧自己說話的人,可說是根本沒有學習的本能。 社會上這種頗令人傷腦筋的人到處都有,他們對於自己總有近乎陶醉,常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他們經濟以私人演說的姿勢從頭說到底,造成相當盡興的局面。結果是滿足了個人的演說欲,但對旁人而言,卻是很難過的事情。 這種人常常不管對方想不想聽,總是興高采烈地說個不停,似乎獻寶般地走在他人面前大肆炫耀自己的所見所聞。 自我陶醉型的人,幾乎凡事都要插上一腳,且發表長篇大論。他們對於自己決定的事相當固執、且深信不疑。而對他人的意見可說是完全置之不理。要如何避免這種惹人生厭的情況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經常保持內斂的心態。換言之,多談些身邊或周圍的事物,話題不要永遠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心態也許自我表現欲強或鋒芒外露的人較難做到,但至少是正確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