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瑤人的美夢——金坑梯田

牐8月30日清晨,汽車很少,但都開足了馬力賓士在桂林安靜的大街上。十字道口的紅綠燈也還沒有開始工作,黃色警示燈不停地閃爍著。天空布滿鉛灰色的雲層,被風兒吹著急速地從城市上空跑過去。我背著背包加入到了它們的隊伍里。
牐犎個小時後,我搭乘的汽車碾著“吱吱”的雨聲停在龍勝縣和平鄉旁邊的一條三岔路口。售票員把我丟在這裡,說這裡是通往龍脊梯田的惟一進口。
牐犃脊梯田是廣西境內著名的風景點,許許多多中外攝影家都到過這裡搞創作,但等候在路邊捕捉遊客的紅瑤人卻勸我到龍脊梯田旁邊的金坑梯田,說龍脊梯田僅僅是因為開發得早而出了名,真正好看的還是他們紅瑤人的金坑梯田。
牐牻鸝猶萏鍶ツ曄月通公路後才對遊人開放,包括大寨、小寨、大木等幾個村,規模是龍脊梯田的三倍,有6。6平方公里,據說場面更為宏大、壯觀。
牐牭瘸檔氖焙潁有幾個人堅持在我耳邊遊說,一個叫潘潤貴的紅瑤漢子竟毛遂自薦要帶我進山。他說:“我帶你走山路進去,可省掉50元進山門票,一路上你還可以看到很好看的風景。”我相信了他,這個紅瑤人。
牐犇鞘閉是旅遊淡季,儘管龍脊梯田享譽世界,但我並沒有看見其他遊客進山,到梯田的班車也只是按部就班守著點兒拉當地村民跑運輸。我在小店子裡守著外面的細雨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等來了一輛通往金坑梯田的汽車。我和潘潤貴跳上汽車一路盤鏇往山里爬,為了逃票也為了看他所說的更好看的風景,在離檢票站還很遠的地方,我們下了汽車。
牐犉車載著村民繼續攀爬在濕滑的山路上,直到它的聲音漸漸消失在山林里。一條涓涓細流蜿蜒於公路邊的懸崖下,接納著空中淅淅瀝瀝的雨水。在桂林感受不到的秋涼,在這裡卻是那樣強烈地撲面而來。
牐犝飫鍔礁唄范福叢林密布,哪裡看得見一塊梯田?連一個種田人的影子也看不到。
牐牎拔腋你背背包!”潘潤貴轉身對我說。
牐牎靶恍荒悖∥易約罕場U庋暖和些。”在離他三米遠的地方我拒絕了他。
牐牳在他身後,我手腳並用鑽進密林。出了林子再沿陡峭的山路攀爬。汗水濕透了背心,拉風箱似的喘著粗氣。這時我已經沒有理由再拒絕他了。
牐犈巳蠊蟊匙盼業謀嘲,領我走在寂靜的山道上。路邊茂密的草叢中不時傳來鳥的叫聲,一些膽小的還逃離巢穴,在我們身邊飛過。正在陶醉,潘潤貴感激地回過頭來對我說:“你是個不多見的人!”我欣喜地看著他,聆聽他的表揚。他解釋道:“一般單獨來的人都不願意讓我們帶著走這樣的路!”
牐犑嗆牽難道我比別人要傻?要是他知道我下車後隔著他幾米的距離拒絕幫助時,那時候我心中的擔憂不是有些打擊了他現在的心情嗎?不過他這幾句話,讓我真的放鬆起來,甚至在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還想到了“有氧運動”這個適意的詞兒。
牐犝飫鋝喚鮎行磯轡醫脅懷雒字的鳥,空氣也絕好,一山接一山,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林木,如果有稻田,那一定就是梯形狀態,沿著陡峭的山脊一層層向上拓展開去,風景一樣出現在山林的包圍中、呈現在你眼前。
牐犝餼褪鍬蚱苯山的遊客沒有機會看見的景致。
牐牎罷嫻氖翹美啦!”
牐牎霸紜:每吹幕乖諍笸貳!迸嘶毓頭來,淋濕的頭髮上冒著熱氣。
牐犛旯天晴時我們已經走到金坑梯田的邊緣,對岸山腰處飄著一片白雲,層層梯田在那裡已經可以看得很清楚了,一道道田坎的線條拾級而上。
牐牎翱︵輟保我站在對岸為它拍照。
牐牎澳愣嗾盞悖回去給你的朋友看,讓他們都知道。”潘潤貴很熱愛自己的家鄉。他說:“我們祖先守著‘金坑’卻過了700多年的窮日子。”
牐牼嘟700多年前,這裡是一片原始森林,一批紅瑤人為躲避戰亂從山東逃難至此,靠摘野果、吃樹葉、捕捉山中野獸為生,在這兒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前後花了200多年時間,在一座座陡峭的山坡上開墾的梯田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紅瑤人。700年來,金坑紅瑤人始終保持著不與外界通婚的習俗,直至十多年前,山外一個叫陳兵的漢族青年娶了當地紅瑤姑娘潘起莉後,才打破了這樣的風俗習慣。

※本文作者: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