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白色鹼土路

一條小路橫在兩塊棉田之間。因為鹼大,路會呈現出白色。一到秋季,土路兩邊的蘆葦變得一片金黃。伴著“嗚—嗚”鳴叫的長風,葦花就會四處飄散……走在白色的鹼土路上,人會有種蕭索寂寥的感覺。
這種意象,因為時間的久遠,被我定格成一幅畫。這幅畫是我對舊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兵團連隊的印象。若有人問,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兵團連隊是啥樣的,我肯定會說,連隊有很多的白色鹼土路,路兩邊有很多蘆葦。
在團場七十年代生的年輕人可能都記得,從國小到高中,大家最常走的就是這種白色鹼土路。因為那時候,連隊的孩子,10歲左右就會跟著父輩下地幫助拔草,拾棉花。見的最多的也最不以為然的事物就是這種父輩用厚實的腳板踩出來的白色鹼土路。
白色鹼土路很多,縱橫交錯在連隊的棉田中間。冬季它是被白雪覆蓋的,沉寂的天地中,只有一些鳥雀飛過白色鹼土路。一到春季,白色鹼土路就會露出凸凹不平的粗糙外表。因為冬季少人走,這時路上會泛起大量的白鹼,繼而結成厚厚的鹼殼。但是,伴著拖拉機的耕作轟鳴聲,每天到地里勞動的父輩就會用他們厚實的腳板再次把白色鹼土路踩的平實,讓白色鹼土路繼續承載他們或艱辛或快樂的勞動生活故事。
如果連隊有些地塊離居民區很遠,那條白色鹼土路就會有四五公里的長度。為了節省出做飯的時間進行耕作,父輩早上就會把中午的飯做好一起帶到地里。在白色的鹼土上,經常就會聽到蘿筐里碗和菜盆相互碰撞“咣當”作響的聲音。看見父母親背著沉重的蘿筐,懂事的少年就會自告奮勇騎上腳踏車,讓父母把籮筐綁在車上。騎著腳踏車,少年正暗自得意,這可省了不少力!沒想到腳踏車就衝出了白色鹼土路,翻倒在了路旁瀰漫的塵土中,米飯和菜撒的一地都是。少年自然免不了被父母責罵一頓,委屈之餘,少年不怪自己騎車技術不好,而是責怪白色鹼土路太窄,要是白色鹼土路再寬點就好了!
發生在白色鹼土上的故事還有很多。在連隊眾多的白色鹼土路上,收工的父輩之間會在夕陽中討論一年的收成;若是有小孩在旁邊一起走路,鄰居家的大爺就會繪聲繪色講親身經歷過的鬼故事。小孩越聽越害怕,越害怕越想聽;若是少年之間相攜在白色鹼土路上行走,就會高聲唱起當時的流行歌曲: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的叫著夏天……在少年不成調的激情歌聲中,乾旱少水的白色鹼土路在父輩的眼中瞬間變換成為了多雨的塞外江南。因為有了人的激情參與,白色鹼土路有了生氣和活力。但在大多數無人的時間空檔,白色鹼土路只有蘆葦作伴,風過處,葦葉寂寞的颯颯做響。
白駒過隙。如今團場連隊這種白色鹼土路大都不在了。人們出門就是柏油路。連隊居民區通往棉田的戈壁路替代了往昔的白色鹼土路。而且這種戈壁路修的很寬,因為要方便拖拉機拉運高產棉花。如今的秋季,白天晚上,戈壁路上都是車輛穿梭,外鄉采棉人在棉田間的笑語傳的很遠,路上早就沒有了昔日的空曠寂寥,一片豐收熱鬧景象。
可我依然忘不了記憶中的白色鹼土路,不能忘記父輩用厚實的腳板一步步踩出來的白色鹼土路。每到秋季,長風鳴起,我就會豎起耳朵,凝望遠方,仿佛又看見了白色鹼土路上漫天飛揚的蘆花!

※本文作者:亘古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