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秦淮近酒家


牐犔乙抖刪奐了許多才子佳人的風流佳話。此處得名於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和小妾桃葉的風流逸事。那時秦淮河水面闊,遇上風浪,常會翻船。桃葉回家探望父母,每次過河心裡就會緊張,王獻之為她寫了一首《桃葉歌》:“桃仙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把大才子對佳人的一片痴心與溺愛描繪得淋漓盡致。後來人們把這個渡口稱為“桃葉渡”。桃葉渡的名字也就流傳開了,加之“桃葉映桃花,無風自婀娜”的所在風景極佳,許多喜愛覓風弄雅的文人逸士也慕名而來,寫下了諸多優美的詩文。不過,桃葉還有一個妹妹,叫桃根,也是王獻之妾,王獻之沒提到她,只關心姐姐不重視妹妹,不知道為什麼。如果沒有才子佳人,也就沒有了桃葉渡的神韻了,這裡成了人們懷古憑弔、守望愛情的浪漫地。從六朝到明清,桃葉渡處均為繁華地段。河舫競立,燈船蕭鼓。明末復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在悼念他的愛妾董小宛的那篇名文《影梅庵憶語》中記載:他在蘇州納“秦淮八艷”的董小宛為妾,兩人結合後回家省親,路過南京時,董小宛的秦淮姐妹顧橫波、李秀齋曾經在桃葉渡酒閣招待他們二人,以示祝賀。不知道那桃葉渡酒閣還在不在,如果在的話是不是就是我們喝酒的那個水榭酒館,如果不是肯定也離得不遠。
牐牸溉肆俸影丫疲邊吃邊聊,天也漸漸暗了下來,河周圍的燈漸次亮了起來。秦淮河的燈真是一大景觀,河岸的一座座明清小樓里的窗格里的燈光極富情調不說。樓的飛檐垂下來的一串串掛燈處處皆是,還有一些不是很亮的地燈,照射在牆壁上,形成了一個絢麗而又極有韻味的景象。樓上有燈,橋上有燈,路邊也有燈,岸上有燈,河裡有燈的倒影,而這些燈影比岸上的燈更有韻致,搖曳晃動,時而有象風颳過的飄逸,時而又象打碎了彩色光片。秦淮河的燈不象現代城市裡這樣明亮眩目,完全是古典中笙簫歌舞、燈紅酒綠的一種景致。你還別說,遠近處還真時時傳來一些絲竹音樂的聲音
牐犌鞀吹囊梗是濃得化不開的夢境。河畔的五彩斑瀾,江南絲竹的婉約,千古煙塵,六朝舊夢。才子,美人,書香,江山,這條秦淮河承載著太厚重的歷史文化依然流淌著,今天漿聲燈影里的十里秦淮依然濃酒笙歌,但已是滄海桑田,擁有的只是當今遊人亂紛紛、急匆匆的腳步和照像機的鳴響和閃光。
牐犎氳靡估矗下面的河裡不斷有掛彩燈的小畫舫從身邊駛過。小船很別致,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朱自清先生在《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所說的“秦淮河的船,比北京萬生園、頤和園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楊州瘦西湖的船也好。”的那種,不過也不象他們租那種“七板子”。
牐犑奔湓誚聲燈影和我們高談闊論中過去了不少,我發現面前的景觀有些模糊、晃動。壞了,可能要醉。千萬不要喝多了,還要乘畫舫游秦淮河呢,於是趕急要招呼同桌的人。起身才知道他們幾個差一點喝出來兩瓶二鍋頭,我喝了多少啤酒也沒有數瓶,估計不會很少。結完帳走出酒閣才想起還不知道渡口在哪裡。儘量控制著不穩的步履去問了幾個遊人,他們都表示不太清楚,也許不願意和我們幾個酒醉的傢伙搭腔。後來一個景區管理人員模樣的人告訴我們:往前走幾步就是了。
牐牭攪撕螅很快就買票上了船,多少錢的票價到現在我也沒記起來。只記得船比較華麗,每船大約可以乘二、三十人,大約就是朱自清先生所說的那種“大船”吧。船的馬達聲音很小,可能怕聲音太大的話就會影響到秦淮河的景致和兩岸的生活吧。船開動後沿著秦淮河緩緩行駛著,我們就象走在江南古典人居建築的過道里。酒勁上來了,暈暈乎乎的,船朝什麼方向走,走過了些什麼地方,現在還記憶不太清楚。只是覺得一路上燈光迷人,河面時而狹窄,時而寬闊,船從一個又一個的石橋底下穿過。河兩岸的岸壁是石頭砌成,而且是直的,岸壁的石頭縫裡長滿了迎春花,當然,這時已經沒有花了,只是濃綠的迎春枝條從岸壁上垂了下來。經過的一個地方,兩岸還掛著“秦淮八艷”大型畫像的燈箱。身邊的張兄不斷和我說著什麼,只是大多沒有聽進去,或者聽進去也忘了。
牐犜加幸桓魴∈保船靠岸了,好像還是我們登船的地方。上岸後,我在不斷發感慨:“難怪人家說,南京雖然有著虎踞龍盤、氣吞河山的帝王之氣,但過於舒適艷麗,粉脂氣太重,國都不適合放在這裡。你不信?歷史上有那么多時期的首都建在南京,卻沒有長久的,……”

牐犝判炙擔骸安灰發表議論了,回賓館吧。明天還要去中山陵和莫愁湖呢。”最後還捎了一句:“喝江南的啤酒都能醉了,真掉價!”

※本文作者:液態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