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船調》的故鄉

湖北省利川市是清江的發源地,是《龍船調》的故鄉,土家出民族以其卓越的智慧與勤勞堅毅在此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微風無意,燕子有情,在濃濃暖日的五月我們背起行囊,來到了“龍船調”的故鄉……

坐在車上,一路閃過的不僅是清風,更是連綿碧綠的山脈和似雲的霧及似霧的雲。行走在這樣的盤山路上,你會感到危險並不可怕,它反而微笑著成了我們的朋友。面對著自然的鬼斧神功,我真想吶喊:“大山,我正落入你靈魂的深處,而你,也深深地走進了我的心靈!”

我們行走的第一站是大水井古建築群。大水井古建築群位於利川市柏楊壩鎮水井村,由李氏宗祠、李氏莊園和高仰李蓋王住宅三部分組成,是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水井民居建築中西全璧,設計獨特,建築技藝精湛,裝飾圖案豐富,它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躺在大山的懷抱里。踏上石階,首先看到的是青蓮美蔭朝門,這是莊園正門,該門偏離主建築群並與之成450夾角,這是出於風水考慮,取天人合一之妙。隨及進入建築主體內。莊園前院全用規整平板青石鋪就,前廊拱券式方柱粗壯挺拔,朝前廡殿翹角凌空,兩側吊腳樓雕樑畫棟,氣勢非凡。莊園中軸線上從前到後由低而高排列著三大殿,兩側屋宇相連,天井密布,閣樓呼應,氣象萬千。建築內無數鏇梯相連,展示出傳統的土家“走馬轉角樓”格局,別具特色。莊園共有24個天井,我們來到了一個天井裡,天井正牆上寫著一個大大的紅紅的“忍”字,“忍”字兩邊是對聯:舊學商是加邃密,就知涵養轉深沉。天井中央有一長方形水池,水池正壁中有三個大字,那就是“讓水池”。據介紹在與之相對的地方同樣有一個水池,叫“廉泉井”。此兩名同源於一個典故:南北朝時期宋明帝見梁州地方官,問他廣州有沒有貪泉。地方官答沒有,並申明自己“家在廉讓之間”。“廉讓”意及風土淳美。李氏宗祠建於清道先二十六至二十九年(公元1946——1849年)間,周圍有長400米,高8米,厚3米的石牆圍護,石牆上有炮樓和射孔100個,真乃一座封建土皇城。宗祠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平為福”殿,“李氏宗祠”和“居之安”殿,三大殿豐富的楹聯、精美的木雕石刻,別致的彩瓷浮雕圖案,使建築異彩紛呈,一片輝煌。這裡要特別提起李氏家族的屠宰場,屠宰場在龍橋。龍橋系地殼變化,河水穿地而過成為伏流,形成“天生橋”。兩岸絕壁萬仞,谷底流水潺潺,最令人恐怖的是只要李氏強權把觸犯家法的人推下山崖,這個人就會因內外壓力失衡等原因爆炸,還沒掉到河裡就已粉身碎骨,灰風煙滅。後來有導演特別來此拍了電影《神兵》。

離開了這個封建小王朝,離開了封建時代的風塵和人們的或喜或憂,我們來到了利川花黎嶺教堂。“花梨”得名上溯嘉慶197年在此建有奉神之殿,其外有棵犁樹,胸經合抱,時逢花開果壘,遊客絡繹不絕,有贊曰:“莫乃世外桃園,實為上主之化工爾。”這裡山水獨秀,人傑地靈,物產富饒,尤其是千里清江含情流過。1865年天主教傳入此地,1906年教堂建成,定名為耶穌聖心堂,其建築雄偉壯觀,鐘樓高聳雲霄,堪稱鄂西之最。爬上近百級台階,進入敕建天主堂,堂的前面正中間掛著達文西的名畫——《最後的晚餐》,畫上面掛一橫副,上寫“萬王之王”,即普天下恆享太平,左右是一副對聯:當日晚餐留聖績,至今善世公頌宏恩。整個教堂就地取材,全部用石頭和青磚建成,氣勢恢弘,莊嚴肅穆。我們還到了物品陳列室,在那裡見識了聖蓋布、對爵、聖盤等做彌撒時用的工具。這裡的修女告訴我們的天主教也是與時俱進的,她們也看電視和報紙,了解當今時世。她還說:“人各有志,但我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要走好。人有各種欲望,但我的宗旨是終生為教會服務。”她邊說邊彈起了風琴——《歡樂頌》,霎時崇高與神聖瀰漫整個天空……

利川市柏楊鎮以產豆腐乾聞名天下,有中國豆乾之鄉的美稱。明清時期,清康熙大帝品嘗這裡的豆乾後,親筆御賜“深山奇食”金匾,並將立列為朝廷貢品。為此我們專門來到了這裡,目睹了他們製作豆乾。豆乾的製作並不那么簡單,它要經過無數道工序,也因此這裡的豆乾美味可口。此地還有一口井,相傳唯有此井製作的豆乾才味道超絕,我想不管是誰去了柏楊鎮,一定要節上一包豆乾回去送給親朋好友。

※本文作者:寒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