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誠

坦誠

小時侯,和好朋友鬧彆扭了,一句“我不和你玩了”就足以讓對方不知所措,然而很快又會和好如初,因為做錯事的一方會說“對不起”。那時真的單純,讓人懷念。長大了,沒有人再說“我不跟你玩了”,更沒有人會說“對不起”了。長大了,就很少有小孩子那樣的爭吵,那么乾脆利落,不留下任何不良的痕跡。長大了,只是長期地把小小的矛盾不斷累積,最後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成了導火線,足以把一座友誼的大廈給摧毀。我們為什麼會變成一個如此“心胸狹窄”的人呢?
心理學上的解釋是: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一種交往如果不能維持一方或雙方的心理平衡,勢必造成關係的裂痕。當心理處於不平衡狀態時,人需要花費相當的精力去調整,時間短尚且可以,時間一長,就會因耗費太多的精力而疲憊。而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誰還會花時間和精力去維持一段沒有很充分的理由一定要繼續下去的友情呢?於是人們開始封閉自我。
事實上,朋友之間的嫌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違心地“忍”下去,嫌隙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如火山般爆發。所以,坦誠確實是人際交往的第一要則,只有雙方好好地溝通,對方才能夠知道你真實的感受,才可能作出積極的回應。
另一方面,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不應該是“想當然的”,它需要不斷地呵護,如果無限度地開採、甚至是破壞,即使是無意的,也終究會使自己一一失去它們。

※本文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