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的詩句——《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原文

海畔尖山似劍鋩,

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

散上峰頭望故鄉。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生於長安。十二歲前在長安度過。他的先輩曾經顯赫,但祖父、父親官職並不高。母親是范陽大族之女,從宗元四歲就教他識字讀書。貞元九年(793),二十一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二十六歲又中博學宏詞科。此後仕途比較順利。

貞元二十一年德宗去世,順宗即位,重用王叔文等執政,推行革新。柳宗元、劉禹錫、韓泰等名士參與其中。但不到半年,宦官和豪族地主集團便擁立太子李純即位,是為憲宗。改革集團成員紛紛遭到貶謫或殺害。柳宗元(此時34歲)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這次事件對他打擊很大,是他一生的轉捩點。《新唐書》本傳說:"宗元少時嗜進,謂功業可就。既廢,遂不振。"不過他在永州的十年,卻專心進行文學創作,寫出了很多優秀作品。十年後,他又改為柳州(今廣西柳州市)刺史。官職有所升遷,地點卻更偏遠了。他在柳州四年,有許多善政。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公元819年11月28日),病逝於柳州。

劉禹錫遵其遺囑編其集為三十通。但到宋初,柳集已散失嚴重。穆修多年搜求,編成《唐柳先生集》,是為宋人編校的第一種柳集。今劉本、穆本早已失傳。近人所編柳集有若干種,或稱《河東先生集》,《柳河東集》等。

柳宗元是思想家,在以回答屈原《天問》的形式而寫的《天對》中。否認天地是神所創造,明確提"元氣"是自然的本源,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他反對把遠古所謂"堯舜之世"當作最高的理想社會,認為歷史是進化的。他主張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這些思想在當時是進步的。

柳宗元又是卓越的散文家。他和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兩位主要倡導者。他的山水遊記、寓言小品以及其它古體文章都很有名。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簡介

柳宗元這首詩,給讀者的印象是:詩人通過奇異的想像,獨特的藝術構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鬱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儘量傾吐了出來;它的抒情方式,是屬於嚴羽《滄浪詩話》里所說的“沈著痛快”一類。這在唐人絕句中是不多見的。

柳宗元從永州司馬改任柳州刺史後,一直懷友望鄉,愁思鬱結。為了排遺愁思,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他與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見四野群峰皆如劍鋒,更觸動愁懷,真是“登高欲自舒,彌使遠念來”(《湘口館》)。於是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寄給京城長安親友,以表達對他們強烈的懷念之情。

首句寫登山所見的景象。“海畔尖山似劍鋩”,這是描寫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似劍鋩”,真是形象可怖,令人驚心動魄。但這並非誇張之詞,而是寫實,是貼切的描寫。柳州一帶,千山林立,多拔地峭豎,有如桂林。蘇軾說:“仆自東武適文登,並行數日,道旁諸峰,真如劍鋩。誦子厚(柳宗元的字)詩,知海山多奇峰也。”苕溪漁隱胡仔也說:“余兩次侍親赴官桂林,目睹峰巒奇怪?'海畔尖山似劍鋩'之句,真能紀其實也。”

第二句緊承上句,觸景傷懷:“秋來處處割愁腸”。秋天是萬物由盛而衰的季節,天氣蕭瑟,樹木凋零,容易惹動愁思,所以古人多有悲秋之詞,詩人此時此刻,更是如此。“割愁腸”一語,是由“似劍鋩”的比喻所產生聯想。似劍鋩的尖山,在蕭瑟的秋季里,對“一身去國三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別舍弟宗一》)的逐客來說,確是覺得有如鋒利的寶劍在割自己的愁腸似的。詩人的憤郁絞痛由此可見一斑。

三、四兩句由峭拔似劍鋩的群峰進一步產生出一個奇特的幻想:詩人希望能有一個變身法,將一身變化作千萬個身,以便“散上峰頭望故鄉”。這雖是一種幻想,卻把詩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懷念親友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真切強烈,形象生動。

這首詩前兩句比喻新穎貼切,後兩句構想更是奇特,但都是從實感中產生,並非憑空誕想,所以讀來既新鮮又真實感人。

此詩與《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一樣,都是寄懷之作,通過登臨所見,觸景傷情,抒發懷念友人和故鄉之情,只是在表現形式和手法上有所不同。《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是七律,詩中托景抒懷,曲折傳情,意在言外。這首詩是七絕,詩中熔情入景,用淺顯的語言來描寫內心中隱情,表現得鮮明突出。二詩異曲同工,各臻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