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圍棋常用術語

尖:在己方原有棋子的斜上或斜下一路處行棋稱為“尖”。由於尖的步調較小,人們也習慣地稱它為“小尖”。

長:“長”是指緊靠著自己在棋盤上已有棋子繼續向前延伸行棋。“長”一般用於與對方接觸交戰的時候,便於將己方的子連成一片,更好地攻擊對方。

立:“立”與“長”有著微妙的差別,“立”主要指向緊靠著自己原有的棋盤上的棋子方向向下或向邊線方向的行棋。

擋:“擋”的意思也就是直接阻擋對方侵入自己的地域或防止對方棋子衝出包圍時,用己方棋子緊靠住對方的棋子的行棋方法。擋的作用也就是含義中所說的兩點,一是阻止對方破自己的空,二是防止己方包圍住的對方棋子衝出。初學者掌握之後,可在護空、吃棋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並:“並”就是在棋盤上原有的棋子旁邊的一線路上緊挨著下子。

頂:“頂”就是頂撞對方的棋子的著法,換一種說法就是在對方棋子行棋方向的棋子的頭上下子。頂的特點是結實、厚重、具有先手意義。頂的形式很多,有尖頂、鼻頂等。

爬:“爬”是指一方的棋子在對方的壓迫下,沿著邊上低位,也就是一線或二線的位置上長。爬可以用於做活、連絡、占地、搜根等。

關:“關”是指與自己在棋盤上的原有棋子隔一路行棋。

沖:“沖”是指緊靠著自己在棋盤上原有的棋子向對方的“關”形中間的空交叉點處行棋,這就叫“沖”。“沖”經常是運用自己強的一面去阻擊對方,將對方的棋分成兩塊,以利於尋找機會消滅對方。

跳:跳的形狀與“關”形是相同的,都是在與原有棋子隔一路的位置上行棋。但一般情況下所說的關是含有向寬闊地帶或中腹擴展的意味,而“跳”則一般用於雙方對局彼此接觸交戰的時候,為逃出己方的孤子或者追殺對方薄弱的棋最常用到它。

飛:“小飛”,是指在原有棋子的呈“日”字形的對角交叉點處行棋。“大飛”。它是指在原有棋子的呈“目”字形的對角交叉點處行棋。“象步飛”是在原有棋子的呈"田"字形狀的對角空交叉點處行棋。“超大飛“是指比”大飛“更向前一格的位置行棋。

鎮:鎮是一方的棋子行在另一方向中腹關起的位置,這手棋叫“鎮”。

掛:“掛”也稱掛角,是布局常用的行棋方法。掛就是在布局時,一方已有一子占角的情況下,另一方在其附近相差一、二路的位置上行棋,掛是為破壞對方完全占有角部而與對方分占角部的主要行棋方法。在三線上行棋的掛,叫“低掛”,在四線上行棋的掛,一般叫“高掛”。

夾:“夾”是對局的一方用兩子將另一方的棋子夾在中間的行棋方法。“反夾”,是指當一方棋子被另一方夾住時,被夾的一方從對方棋的另一側再夾對方一手棋。

斷:“斷”是直接切開對方棋與棋之間的連絡,使對方的棋分散開的行棋方法。

跨:跨是對局的一方在有周圍棋子援助的情況下,將己方的棋插到對方小飛的棋形中。“空”是指圍成的地域。

虎:指的是在原來棋盤上呈尖形二子基礎上,再下一著,使之構成“品”字形狀。虎,還包含有虎口;雙虎等術語。虎是用來使棋盤上己方的棋子連絡,也是為了防止對方的棋子切斷己方連絡的手段,有時也作用在活棋中,由於虎狀的棋子彈性豐富,適用於作眼,所以在活棋中經常被採用。

虎口:就是虎形的三子由三面圍攏中的空著的那個交叉點,虎口朝上方也就是朝中央則叫上虎,虎口朝下,確切地說朝邊角則叫下虎。

雙虎:就是由三個棋子構成兩個斷點,三子呈連續小尖狀,(△)使其下一著棋可同時形成兩個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