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度量衡

日常生活離不開物件的計量,其中,長度、體積和重量是最常用到的計量項目,中國古代分別稱為度、量、衡。度量衡的計量取決於它們所依據的標準單位,因此,中國古代計量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不斷制訂和統一度量衡標準的歷史。

早在商周時期,中國人就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度量衡體系。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隨著封建生產關係及商品經濟的發展,度量衡體系越來越完善,但因分裂割據,各諸侯國的度量衡制度並不統一。

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統一中國後,隨即頒布詔令,統一度量衡制度。今天,全國很多地方都發現了秦代的量器和衡量,表明秦代統一度量衡的政令得到了有效實施。

西漢末年,在著名學者劉歆(約前53—23)主持下,重新修訂度量衡。劉歆以黃鐘律管和糧食作物黍為標準,重新校定各級度量衡指標。劉歆定所用黃鐘律管長度為9寸,中等大小的黍,90粒依次排列正好與律管等長。以這種大小的黍為標準,100粒黍的長度就定為1尺。將這種黍倒入律管中,填滿時正好1200粒。這1200粒黍的體積就定為1龠(yuè),1200粒黍的總重量就定為12銖(半兩)。在今天看來,劉歆所用的標準器物可能非常粗陋,但從中體現出來的標準化思想卻與今天完全相同。這一事件也成為中國古代計量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此後歷代,基本度量單位時有盈縮。雖也不時提出一些新的計量標準,但影響都不及西漢時期。1903年,清政府規定以尺、升、兩為度量衡的基本單位。1908年,又委託當時的國際權度局以鉑銥合金製作中國的計量標準器。這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次統一度量衡的活動。

綜觀中國歷史,度量衡制度從來都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還與政府的權威和合法性密切相關。歷朝歷代,每當新政府上台,必然要推出自己的度量衡體系。在紫禁城太和殿前就有二件極具象徵性的物品,一為象徵授時的日晷,另一個就是象徵度量衡的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