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手抄報:生活舉例

穿棉布衣服 過“低碳”生活

“我更喜歡棉布衣服。因為生產化纖衣服要消耗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這是不環保的。”林輝說。

棉布衣服是不是真的比化纖衣服更環保姑且不論,但是林輝希望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細小改變來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這就是所謂的“低碳”生活方式。

“我個人能做的都是小事,但是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效果就是巨大的。”林輝說。林輝所工作的環保網站“中國低碳網”上提供了各種各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信息,既有相關政策,也有生活中減少排放的小竅門。

最熱鬧的社交網站之一豆瓣網上有十幾個與低碳生活有關的小組,他們積極推廣著“碳中和”的概念,即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就得補償多少。其中名為“低碳生活”的小組更提供有碳排放的網上查詢,比如,一家三口如果一年用電3000千瓦時,就排放了2.36噸二氧化碳,那么他們需要種22棵樹才能抵消。

這種減排方式也漸漸為企業所採用。線上旅行服務網站攜程網2008年9月推出了一項“碳中和”服務:顧客預訂機票時,網站將根據飛行里程告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相應的補償選項。比如,飛行15000公里積分5000點,就可以換一棵樹苗,由非政府組織“根與芽”的志願者種在內蒙的沙漠地區。

攜程網客戶服務部總監劉洪兵說,顧客對這項服務反饋很好,過去三個月已經有2300多名顧客用積分換了樹苗。

中國第一家實施“碳中和”的旅館URBN2007年在上海開業。管理方說,旅館從國際碳排放中介機構“零排放”購買了排放指標,這家有26個房間的旅館運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都通過“零排放”機構的節能減排項目抵消掉了。

只有16.5%的人了解“碳中和”

然而,像林輝這樣的人仍是少數。中國低碳網2008年4月對300名網民進行的調查顯示,只有16.5%的人了解“碳中和”的理念。

計程車司機劉永說:“低碳?沒聽說過。我知道全球變暖。不過,這是不是二氧化碳引起的,還不好說吧。”在他眼裡,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從西方傳來的舶來品,是趕時髦,跟自己沒什麼關係。

“其實,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傳統的生活方式。節約一向是傳統美德。可是現在,人們崇尚消費主義,總想賺更多的錢,住更大的房子,開更好的車子。”林輝說,“我希望中國人能夠重拾傳統哲學提倡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國曾被稱為“腳踏車王國”,現在卻成為全球最有潛力的汽車市場之一。

社科院研究可持續發展的專家崔大鵬說:“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我們有責任防止全球變暖。如果所有的中國人都像美國人一樣生活,我們也許需要五個地球。”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已經是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僅次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