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手抄報資料:漢語命名的文學美感

但話又說回來,儘管漢語言文字在命名上具有顯現美感的優勢,但許多命名者卻沒有認識到這一優勢,這一優勢在我們本域也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例如,有一種婦科沖洗藥,廠家定名為“潔爾陰”,下面發生在一藥房櫃檯前的對話,使人深切感受到這一命名的“不美感”:

女顧客:小姐,我要“潔爾陰”。

女售貨員:大吉利事!(邊收錢,邊給藥)拿回去潔你自己啦!

女售貨員的不快,當然同藥名的意義有關。

再如,在江蘇的某個縣級市有一家餐館叫做“池上便當”,也許這是域外一個知名的餐飲,“池上”也許是個地名(本人幾年前看後一直未細究),但在這個不大的城市裡,普通的老百姓看見了,難免會把它與“便池”聯繫,說不準還有人會把“便當”誤解為“方便”之義,這不與本旨已相去十萬八千里!這樣的命名,不僅不美,還很不雅了。

還有一些命名,刻意追求新奇、時尚、洋派,如“斯麗康男子美容霜”、“夢丹娜沐浴露”、“娜娜菜館”、“桑塔納酒店”、“希爾頓歌廳”、“大西洋服裝城”。這些所謂的洋文洋名真讓人不知所云,既不直觀,也沒有個性,還不如老老實實地用自己老祖宗的語言說得明白,看著清楚。用得好,還能平中見奇、平中見美。何樂而不為?

還有一些命名,在設計上毫無新意,有的甚至是粗製濫造。如“常來往小吃店”、“味道好餐館”,顯得很不含蓄;還有的店名冠以“開開看”,很平淡;有的冠以“想吃就來”,顯然是廢話,誰不想吃會跑來呢?一家理髮店竟命名為“大頭理髮店”,很不雅觀,和美容場所難以協調。這些命名人,可以說運用語言的態度比較輕慢隨便,對不起我們老祖宗世代相傳的這么傳神的語言,更談不上發揮漢語言在命名上的美感優勢了。

美學語言學告訴我們,以表意文字為符號的語言,它的美感是同意義(內容)聯繫在一起的。所以我們在為人、事、物命名的時候,就應該尊從和利用漢字的特點,從音形義三個方面琢磨推敲,重視其間的聯繫,使之相得益彰;反之,如果抽出意義或忽視意義,光是形式,或形式和意義結合不佳,那么這樣的命名也就乏善乏美可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