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節黑板報內容

1927年(民國十六年)8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城舉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1927年4月至7月,國民黨內的蔣介石和汪精衛集團,相繼背叛孫中山制定的革命政策,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中國共產黨為了反抗國民黨主要當權者的屠殺政策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7月,中共中央委員會進行了改組,停止了陳獨秀的領導職務,組成臨時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決定實行“民眾武裝暴動的新政策”。中共中央準備集聚自己能掌握的武裝,聯契約共產黨尚有合作關係的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重回廣東,以實現土地革命,恢復廣東革命根據地,再行新的北伐。

中共中央派李立三、鄧中夏、譚平山、聶榮臻等到九江,與第11軍副軍長兼第24師師長的共產黨員葉挺一起實施這一決策。李立三等到九江後,開會研究,認為張發奎不可能同共產黨合作,並發現張已開始在第2方面軍“清黨”。李立三隨即向中共中央建議,集中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了的部隊,在南昌獨立舉行起義,再向廣東進軍,恢復廣東根據地,再行北伐的決策。中共中央批准這一建議,同時派周恩來、惲代英到南昌,與李立三、彭湃組成中國共產黨前敵委員會(以下簡稱前委),周恩來任書記,領導這次起義。

7月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前委正式成立。同時,譚平山、劉伯承等也趕到南昌。前委決定由周恩來、惲代英、葉挺負責組織駐南昌部隊的起義工作;聶榮臻到馬回嶺組織領導第25師的起義工作;譚平山等負責籌備起義後革命委員會的組織工作。起義時間定於7月30日晚,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第20軍,第11軍的第24師、第10師,第4軍第25師第73、第75團,第3軍軍官教育團和南昌公安局的保全隊各一部,共2萬餘人。從7月26日起,起義部隊相繼集中南昌。

此時,南昌市區的守軍只有第5方面軍各部的留守人員及第6軍先頭部隊1個團共3000餘人。兵力對比,起義軍占絕對優勢,舉義成功有充分把握。就在起義工作緊張進行時,共產國際來電要中共中央慎重行事,如無成功把握,則不可起義。中共中央討論了共產國際的指示,認為南昌起義有成功把握,即派張國燾前往南昌向前委傳達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的指示。30日晨,張國燾趕到南昌,前委召開會議,除前委委員出席會議外,還有譚平山、葉挺、周逸群等參加了會議。會上,張國燾提出必須爭取張發奎參加才可起義。他的主張受到周恩來和其他領導人的堅決反對。7月31日,前委決定8月1日凌晨起義。

8月1日2時,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的領導下,起義開始。第20軍在賀龍、劉伯承的指揮下,先以一部兵力搶占舊藩台衙門附近的制高點鼓樓,掩護其主力從側後突入守軍指揮部,迫使守軍繳械投降。第24師在葉挺指揮下,分別向松柏巷天主教堂、貢院、新老營:房等處的守軍發起突然進攻,全殲各處守軍。同時,起義軍還分別殲滅了百花洲、呂祖祠、高升巷、牛行車站等處的守軍。戰鬥至拂曉勝利結束。起義軍令殲守軍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5000餘支、火炮數門、子彈70餘萬發。下午,駐馬回嶺的第25師大部,在聶榮臻和第73團團長周士第率領下,也按預定計畫起義。並於次日開到南昌集中。8月1日上午,譚平山按前委指示,以國民黨左派中央執行委員會名義,召集在南昌的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推舉宋慶齡、鄧演達、譚平山、張發奎、賀龍、郭沫若、惲代英7人組成主席團,以宋慶齡等人的名義發表《中央委員宣言》,宣言號召一切革命者團結一致,繼承孫總理的革命遺志。“共同努力為革命獲一新根據地”,以“集中革命勢力繼續革命”。革命委員會任命了所屬機關各委員會主席、委員、總政治部主任和保衛處長。並決定組成參謀團,劉伯承為參謀長。起義部隊仍稱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賀龍兼代總指揮,葉挺兼代前敵總指揮;所屬第11軍葉挺任代理軍長,第20軍賀龍任軍長,第9軍朱德任副軍長;前委任命聶榮臻、廖乾吾、朱克靖分別任第11、第20、第9 軍中共黨代表。全軍共2.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