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手抄報:新型毒品的種類

由於科學技術和製藥工業的進步和發展,精神藥物的範圍和種類不是固定不變的,新型毒品濫用的品種也將不斷增多。

根據新型毒品的毒理學性質,可以將其分為四類:

第一類以中樞興奮作用為主,代表物質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在內的苯丙胺類興奮劑;

第二類是致幻劑,代表物質有麥角乙二胺(LSD)、麥司卡林和分離性麻醉劑(苯環利定和氯胺酮);

第三類兼具興奮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質是二亞甲基雙氧安非他明(MDMA,我國俗稱搖頭丸);

第四類是一些以中樞抑制作用為主的物質,包括三唑侖、氟硝安定和γ-羥丁酸等。

1、冰毒

通用名稱:甲基苯丙胺

性狀:外觀為純白結晶體,晶瑩剔透,故被吸毒、販毒者稱為“冰”(lce)。由於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極強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劇烈,又稱之為“冰毒”。冰毒的精神依賴性極強,已成為目前國際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濫用方式:口服、鼻吸。

吸食危害:吸食後會產生強烈的生理興奮,能大量消耗人的體力和降低免疫功能,嚴重損害心臟、大腦組織甚至導致死亡。吸食成癮者還會造成精神障礙,表現出妄想、好鬥等。

[寫真]

2000年2月7日,福建廈門某一居室內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槍戰。警方調查發現,開槍者是兩名台灣人,他們不僅合夥秘密加工製造冰毒,而且本身就是冰毒吸食者。兩人吸食冰毒後產生了強烈幻覺,神志不清,懷疑被人監視,兩人竟互相開槍對射了40餘發子彈。

[小帖士]

“麻谷”是泰語的音譯,實際是緬甸產的“冰毒片”,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外觀與搖頭丸相似,通常為紅色、黑色、綠色的片劑,屬苯丙胺類興奮劑,具有很強的成癮性。

2、搖頭丸

性狀:以MDMA、MDA等苯丙胺類興奮劑為主要成分,由於濫用者服用後可出現長時間難以控制隨音樂劇烈擺動頭部的現象,故稱為搖頭丸。外觀多呈片劑,形狀多樣,五顏六色。

吸食危害:搖頭丸具有興奮和致幻雙重作用,在藥物的作用下,用藥者的時間概念和認知出現混亂,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活躍,整夜狂舞,不知疲勞。

同時在幻覺作用下使人行為失控,常常引發集體淫亂、自殘與攻擊行為,並可誘發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腦疾病。

[寫真]

★一位吃過搖頭丸的小姐說,藥勁半個小時就會上來,先是感到渾身發熱,坐著坐著就想晃動身體,你越想忍住就越想搖頭,不搖就會渾身冒汗,上下牙打架,莫名的興奮會從骨子裡鑽出來。

★一女生在酒吧服下搖頭丸後,搖頭不止,直到呼吸困難、全身抽搐、倒地人事不省,被送醫院搶救才挽回生命。

[小帖士]

最初在我國被稱之為搖頭丸的是指以MDMA、MDA等苯丙胺類興奮劑為主要成分的丸劑,目前常被濫用的搖頭丸成分更為混雜,除MDMA、MDA等成分外,還常含有冰毒、氯胺酮、麻黃素、咖啡因、解熱鎮痛藥等毒品和藥物,從而增強搖頭丸的致幻、興奮以及對人體的毒性作用。

3、K粉

通用名稱:氯胺酮

性狀:靜脈全麻藥,有時也可用作獸用麻醉藥。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觸二、三次即可上癮,是一種很危險的精神藥品。K粉外觀上是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易溶於水,可隨意勾兌進飲料、紅酒中服下。

吸食反應:服藥開始時身體癱軟,一旦接觸到節奏狂放的音樂,便會條件反射般強烈扭動、手舞足蹈,“狂勁”一般會持續數小時甚至更長,直到藥性漸散身體虛脫為止。

吸食危害:氯胺酮具有很強的依賴性,服用後會產生意識與感覺的分離狀態,導致神經中毒反應、幻覺和精神分裂症狀,表現為頭昏、精神錯亂、過度興奮、幻覺、幻視、幻聽、運動功能障礙、抑鬱以及出現怪異和危險行為。同時對記憶和思維能力都造成嚴重損害。

[寫真]

有一位18歲的女病人兩年前開始吸食氯胺酮,當醫護人員為她作智力測驗時,發現她的智力已下降至86,與醫學上對弱智所定義的70相距不遠,而正常人的平均智力應該在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