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國語黑板報:國語的發展歷史

我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於是出現了“雅言”。《辭海·雅言》條說:“雅言,古時稱‘共同語’,同‘方言’對稱。”孔穎達在《正文》中說:“雅言,正言也。”“雅言”就是我國最早的古代通用語,相當於現在的國語。

據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語言為基礎,周朝的國都豐鎬(今 西安西北)地區的語言為當時的全國雅言。孔子在魯國講學,他的三千弟子來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來講學的。《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周以後,各朝隨著國都的遷移,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隨之修正,但多數仍以京城語言為標準。 國語並不是古代正宗的漢語,而是變味的漢語。

這是因為國語是滿清官話,是清朝的時候滿人統治者的專用語言。英語稱為mandarin。

其中man就是滿族的意思。國語是滿人學習北京漢人講明朝官話時產生的,其發音跟明朝官話已經有較大的不同,因為滿人學講明朝官話的時候,由於受滿語的影響,帶有了濃厚的滿語腔調,發音不倫不類,在當時的北京人聽起來很蹩腳,當時的明朝官話是江蘇話,是吳語。

當時的外國傳教士進入北京時,曾把北京人講的明朝官話的拼音記錄下來,發現只有z c s ,沒有zh ch sh ,是典型的吳語特徵。

語言專家的考證證明明朝官話是吳語。另外,即便從常理考慮,朱元璋定都南京,他講的就是吳語,他兒子當然也講吳語,遷都北京後,明朝官話還是吳語,當時的北京人也講吳語。國語脫胎於明朝官話吳語,但是經過滿人的口後和吳語就不大一樣了,變音變調了。

由於滿人是統治者,通過政權的權力,本來只是滿人專用的滿清官話就在全國推廣傳播,後來就被稱為國語或者是國語。所以國語是經過滿人改造後的漢語。是滿人創造發明的。

南方的廣東廣西,福建等省由於天高皇帝遠,古代漢語保留的很好,沒有被滿清官話也就是國語消滅。所以現在的南方人還講明朝以前的古代正宗漢語,北方人居然稱它們為鳥語,這是無知的表現,唐詩宋詞用南方的鳥語來念,非常順暢,壓韻壓得非常好,但用國語念,就有問題了.因為唐宋詩人詞人他們不講國語。他們講的是古代漢語。跟南方鳥語一樣或者相似或者相近。

國語的歷史只有400年,400年前中國沒有現在所謂的這種“國語”。現在的國語是滿人的專用漢語!是滿人發明的。深深的打上了滿人的烙印。大家如果不相信,去問問語言學家就知道了。孫中山恨滿人統治者,曾想用廣東話(古漢語)作為國語(國語),但沒有成功。因為滿清官話勢力太強了。

後來民國政府投票。國語比四川話多了一票成為了國語。其實四川話和國語是同一種語系的語言,只是腔調不同而已,能聽懂國語的人也能聽懂四川話。 (註:這是以訛傳訛,實際上是由專門機構,一個字一個字的定音)

北京話,明朝的時候是吳語,後來和滿清官話(即國語)相互的影響,逐漸接近。所以北京話和國語極其相似,但是不會完全相似.他們只是相互靠近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