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手抄報:歷史的產物──避諱

我們都為生活中的各種避諱而感到煩惱 ,有時甚至會討厭起避諱。那么,面對各種避諱,你又知道避諱是怎樣產生的嗎?我們又要在平常注意哪些避諱?

  有這樣一則故事:古時有一個員外老年得子,客人紛紛到府上祝賀,第一個客人說,此子骨相奇高,將來必定是個做大官的材料,員外聽了很開心,就給了個大紅包:第二個客人來了說,令郎一臉的富貴相,將來一定會發大財,員外聽了也給了一個紅包:第三個客人到了說,這孩子將來必死無疑。結果被打得眼冒金星。為什麼呢?明明前兩位說的未必是真的,而他說的是真的,反而被打?很明顯,這位仁兄犯了別人的忌諱。避諱在中國古代是人人需懂的一門學問,哪怕是目不識丁的小民百姓。

避諱是我國歷史上一種特殊的習俗,即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不能直接說出或寫出,比如漢武帝因名徹,遂改官爵徹侯為通侯:孔丘的“丘”字,在古文獻中總是缺一筆等。避諱到底起源於何時呢?

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夏商時期。錢希言在《戲瑕》中提出,避諱之俗夏商時已有,證據是《山海經》中往往把夏後啟寫作夏後開,這就是夏人避諱的實例。但陳光堅《諱源略說》一文以為,避諱起自夏商的證據不足,《尚書》中對夏商國君的名字,都直書不諱,如《尚書·五子歌》云:“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黎鹹貳。”太康是繼啟之後的帝王,可臣下並不避諱。《山海經》、《楚辭》中之所以避啟為開,乃是漢朝人按當時日趨嚴格的諱法,抄書時避漢景帝劉啟諱所致。

另一種說法是起源於西周。《左傳·桓公六年》說:“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禮記·檀弓下》也說:“卒哭而諱,生事畢而鬼事始也。”因此,宋代洪邁《容齋三筆·帝王諱名》提出,避諱之制始於周代,但僅在宗廟中避諱。對生者的避諱是很不嚴格的,當時有所謂“讀書不諱”、“臨文不諱”、“不諱嫌名”等,如《詩經》“克昌厥後”以及《詩經·噫》“駿發爾私”中的“昌”“發”,都沒有僻諱。

還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春秋時期。清代趙翼《陔余叢考·避諱》認為避諱習俗始於東周。其理由是,晉西僖侯名司徒,宋武公名司空,魯獻公名具,魯武公名敖,避諱之風興起後,造成晉國廢司徒的官職,宋國改司空為司城,魯國改掉且。敖二座山名。他們都出生在西周末年,如果當時已有避諱之俗,為什麼要為他們取那樣的名字呢?陳光堅《諱源略說》也力主避諱之俗起自春秋時期。

避諱之風到了唐朝就極為盛行,至宋朝和清朝,更是嚴苛了。

因為春節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尤其是正月初一,更是禁忌多多。

語言方面,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凶禍。故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為方面,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不慎打壞時,在場的人就得馬上說上兩句吉祥的順口溜[如“擊(瓷器)開嘴。大富貴”等]來彌補。

這一天米缸不能空著,以免一年之中有斷炊之虞。忌灑水、掃地、倒垃圾,這叫做“聚財”。人們往往將水、土視作“財氣”,將垃圾、糞便視為“肥水”。灑掃、傾倒垃圾,唯恐把“財氣”掃走、倒掉,與此同時,人們在除夕將大小水缸裝滿水之後,就舉行封井儀式。即用一個大的簸箕將井口蓋住,然後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開簸箕,因為人們往往將水視作財水,一揭開簸箕用水。豈不意味著財氣外流?近年來由於用上了自來水,往往是這裡在舉行封井祭神,那裡卻擰開水龍頭,讓水嘩嘩直流。因此,蓋井禁取水一俗已經徒有形式而已。禁掃地這一習俗也正在慢慢地被淘汰,因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如圖64.1所示),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從講究衛生出發,不少年輕人也就對這些傳統禁忌習俗不怎么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