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的來源,姓郭的名人

一、得姓淵源

1、出自夏、商時代郭支與郭崇的後代。據《姓氏考略》記載:"夏有郭支,見《抱朴子》。商有郭崇,見《三一經》,此郭氏之始。"看來,郭姓早在我國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處為氏。拒《風俗通》上記載:"氏於居者,城、郭、園、池是也。"郭,字義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為氏。在我國大多數的姓氏起源中,這種現象是比較少的。

3、來自炎黃,出自姬姓,古代"郭"與"虢"兩字相通,郭氏即為虢氏,為黃帝姬姓後裔。周武王時封文王弟虢叔(一說虢仲)於西虢,虢仲(一說虢叔)於東虢。周平王時,鄭武公功滅鄶和東虢,建立鄭國,都今河南新鄭,此時平王也不得不認可,併名正言順地將虢叔之地分封給鄭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諸侯王的不滿,於是,位於南方的楚國,從楚莊王時起不斷發動對周的戰爭,兼併了周圍許多國家。被分封給鄭國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將東虢叔的裔孫序封於陽曲作為補救。由此,號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稱"郭公",其後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稱成虢,在西周滅亡之後,也向東遷移,建都上陽,史稱南虢。後被晉國所滅。西虢東遷時,還有虢國支族留居原地,史稱小虢。後被秦所滅。這些虢國的後代,均以郭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後梁有成納,後冒姓郭氏;後晉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漢姓;後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隨母適郭氏,故改姓郭。

5、出自古郭國。

二、遷徙分布

春秋戰國時期,郭氏除留居於今河南、陝西、山西省外,已播遷於山東、河北。至秦、漢時,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漢代及其以後的較長時期內,太原一直是郭氏的發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漢代又有居於今內蒙、甘肅、四川、安徽者。

三國時吳國有富春人(今屬浙江)郭成。晉代有武昌人(今屬湖北)郭翻,聞喜人(今屬山西)郭璞於西晉末避亂徙居建康(今江蘇南京)。唐初與唐末,河南郭氏曾兩次向福建遷徙:一是唐總章年間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在龍溪郭埭鄉安家落戶,又有將將佐郭益,亦隨陳氏父子入閩;一是郭嵩隨王審知從弟王想入閩,家於新寧,子孫傳衍於仙遊、莆田及南安之蓬島鄉。

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隨之逃到江南,居於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兩廣,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遷居台灣,後散居彰化、嘉義、高雄等縣,後發展為台灣十大姓之一,並有部分人遠徙歐美及東南亞。

三、郡望堂號

【堂號】

"尊賢堂":戰國時燕昭王招賢,郭隗對他說:"你有招賢,先從我開始。你對我當賢人尊重,比我賢的人就會找你來了。"於是昭王給他建了宮室曰金台,並把他當作老師來尊重。於是樂毅、鄒衍、劇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來歸附燕國。燕國於是強大起來。

郭姓另外還有"太原"、"華陰"、"馮翊"、"汾陽"等堂號。

【郡望】

太原郡:戰國時置郡。此支郭氏,為漢郭全之族所在。

華陰縣:漢時置。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

汾陽縣:西漢時置。此支郭氏為華陰郭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郭子儀。

馮翊郡:三國時置郡。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東漢馮翊太守郭孟儒。

昌樂郡:漢時置郡。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東漢郭泰之後。

西平郡:東漢置郡。其屬西虢故地的郭氏族人遷徙而去。魏晉時期西平郭氏因郭皇后而顯赫一時成為望族。

敦煌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 )分酒泉郡置郡。同西平郭氏一樣大致也是西虢後人遷徙而去。魏晉時期成為望族。

中山郡:西漢高祖時確立。東漢初光武郭皇后一支鼎盛一時。

四、歷史名人

郭子儀:唐朝名將,在中唐平息安史之亂,德宗時被尊為尚父,亦稱郭令公。

郭守敬:元代科學家,為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水利學家和數學家,他主持編制了《授時曆》,施行達360年,為我國歷史上施行最久的曆法。

郭 嘉:三國時,魏曹cao之謀士。多謀善戰,屢建謀功,尤以官渡之戰顯名。死時年僅38歲。

郭 璞:東晉訓詁學家。博學多才,好古文奇字,注釋《爾雅》、《穆天子傳》、《山海經》、《楚辭》等為後世註疏家所推重。

郭 解:西漢遊俠。折節以儉,以德報怨。

郭 縱:戰國時,大工商業者。因經營鐵冶煉鑄造業而成為巨富。

郭 泰:東漢時儒林領袖,在郭姓中與郭子儀齊名。

郭 玉:東漢時廣漢人。與華佗齊名的神醫。

郭 威:後周開國皇帝。

郭沫若:中國現代最著名的學者,不僅是一位值得郭姓引以為榮的人物,而且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是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和著名的社會活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