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載名言佳句名句

48、義理有疑則濯去舊見,以求新意,心中苟有所聞,即命名札記,不思則還塞之矣?更須和朋友之助。

49、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盡亦可,有終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當識其要,總其大體,一言而乃盡爾。

50、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為太柔太弱。

51、人謂已有知,由耳目受也。

52、知之而不信而行之,愈於不知矣,學者須得中道乃可守。

53、聖人未嘗有知,由問乃有知。

54、人之好強者,以其所知可也。所知多則不自強滿。學然後知不足;有若無,實若虛,此顏於之所以進也。

55、此非可以聰明思慮,力所能致也。然而得博學於文,以求義理。

56、有急求義理復不得,於閒暇有時得。益意樂則易見,急而不樂則失之矣。

57、學者欲其進,須欽其事,欽其事則有立!有立則有成;未有不欽而能立;不立則安可望有成!

58、“蒙以養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59、有志於學者,更不論氣之美惡,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奪志也,惟患者不能堅勇。

60、蓋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兒,且先安詳恭敬。

61、形而後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

62、蒙以養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63、古之小兒,便能敬事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問之,掩口而對。蓋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兒,且先安詳恭敬。

64、人多言安於貧賤,其實只是計窮力屈,才短不能營畫耳,若稍動得,恐未肯安之。

65、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66、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今夫石田雖水潤沃,其乾可立待者,以其不納故也。

67、若心但能弘大,不謹敬則不立;若但能謹敬而心不弘大,則入於隘,須寬而敬。

68、學者所志至大,猶恐所得淺,況可便志其小,苟志其小,志在行一節而已,若欲行信亦未必能信。

69、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如此可盡物之性。

70、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

7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72、古樂不可見,蓋為今人求古樂太深,始以古樂為不可知。

73、如只據己之聞見,所接幾何?安能盡天下之心?所以欲其盡也。

74、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75、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76、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則當以博大求之,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也。

77、人雖有功,不及於學,心亦不宜忘。

78、聖人必以天下分之於人,則事無不治者。

79、居仁由義,自然心和體正。學必如聖人而後已,以為知人而不知天,求為賢人而不求為聖人,此秦漢以來學者之大弊也。

80、學貴心悟,守舊無功。

81、且立志不可大小,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人若志趣不達,心不在焉。

82、無不知則無知,有不知則有知。

83、天資美不足為功,惟矯惡為善。

84、書須成誦。精思多在夜中,或靜坐得之。不記則思不起。

85、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

86、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

87、道德性命是長在不死之物也,己身則死,此則常在。

88、人能不疑,便是德進,蓋已於大本處不惑,雖未加工,思慮必常在此,積久自覺漸變。

89、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言,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90、學者學所以為人。

91、人多是恥於問人。假使今日問於人,明日勝於人,有何不可?

92、禮即天地之德也,如顏子者,方勉勉於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勉勉者,勉勉以成性也。

93、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94、言有教,動有法,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瞬有存。

95、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而無盜,臂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

96、尋春何需東郊外,春在千家萬戶中。

97、凡人為上則易,為下則難。然不能為下,亦未能使下,不盡其情偽也。

98、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99、居仁由義,自然心和而體正。

100、學未至而好語變者,必知終有患。蓋變不可輕議,若驟然語變,則知操術已不正。

更多文章
左傳經典讀書名言佳句名句大全
管理學的經典名言佳句名句
個性張揚的搞笑名言佳句名句
有關誠信的名言佳句名句
莫言關於讀書名言佳句名句
寫讀書的名言佳句名句
周恩來讀書名言佳句名句
鼓勵人多讀書名言佳句名句
我愛讀書名言佳句名句
關於學習的名言佳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