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對聯

天門倒瀉一簾雨;
梵石靈呵千載文。 虞斌岱題高山流水亭,在斗母宮東北山谷內,附近有石刻《金剛經》全文。字徑五十厘米,現存1043字,篆隸兼備,歷代尊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

且依石欄觀飛瀑;
再渡雲橋訪爵松。

雲步橋酌泉亭,在中天門北,為一單孔石橋,因橋附近常有雲霧繚繞,人行橋上,仿佛雲中行走,故名

曲徑通幽處;
連山到海隅。 集句題酌泉亭。 海隅:海角,沿海地區

拔險驚心,到此浮雲成幻夢;
登高極目,從茲俗慮自消沉。 劉光照題酌泉亭

默除驚心,到此浮雲成夢幻;
登高極目,從茲俗慮自消沉。 酌泉亭

風塵奔走,應盡艱辛思跪乳;
因果研究,積成功德敢朝山。 劉振聲題酌泉亭

斷崖瀑落晴天雨;
一線路入青冥端。 酌泉亭

天留宋朝壘:
人說岳家軍。 伊秉綬題岳墩,傳為岳飛軍壘遺址

小朝廷難與圖功,看戰壘乾雲,遇毒含冤,知魂魄不忘故土;
舊令尹行將歸去,借泰山片壤,題楹志別,願威靈長衛吾民。 牛皋祠

這裡是包老祠堂,願我賢長官,後來者與古人齊美;
門前繼秦檜鐵像,勸他害民賊,何苦在無佛處稱尊。 趙新儒題包公祠,位於泰山下,1931年重修時,當地人將民國初年任泰安縣令的馮汝冀鑄成鐵像,立於祠門外,並請趙新儒撰此聯

 

下方雷雨晴空見;
上界星辰靜夜捫。

玉皇頂。 玉皇頂:泰山極頂。 捫:按,摸

地到無邊天作界;
山登絕頂我為峰。 天山閣,位於泰山極頂

把酒時看劍;
焚香夜讀書。 王羲之題泰山極頂刻石,在玉皇廟內,石上刻有“極頂”二字

一日無心出;
群山不敢高。 蕭髯公題玉皇殿,位於泰山之巔,在此可觀賞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四大奇觀

四顧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覽眾山小,人奚足算哉。 蕭髯公題玉皇殿

未離海嶠千山黑;
剛到天心萬國明。 絕頂亭,在玉皇頂

九州積氣峰前合;
萬里浮雲杖底來。 晴光閣,在泰山頂

雨不崇朝遍天下;
花隨流水到人間。 雨花道院,在泰山之嵮

睢睨千峰,下臨無地;
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蕭培元題摩崖。 睢睨:仰視貌

 

諸公豹皮已留,黃土泰州真並重;
蝦氣精常貫日,白衣易水至今寒。

辛亥灤州革命烈士祠,在泰山南麓石堂遺址東北,為紀念1911年回響武昌起義而舉行灤州起義時犧牲的王金聲、施從雲等烈士而建

百世名猶存,眾所瞻仰,祠巍泰岱;
三代道未泯,聞茲義烈,氣肅冰霜。 李宗仁題辛亥灤州革命烈士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