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內西路建福宮楹聯欣賞

建福宮位於內廷西路西六宮西側,清乾隆七年(1742)利用乾西五所之西四所及其以南的狹長地段修建而成。嘉慶七年(1802)重修。建福宮為一南北狹長的院落,東西寬約21m,南北長逾110m。整座院落從建福門起,以撫辰殿、建福宮、惠風亭和靜怡軒4座重要建築為核心,依次構成4進庭院。建福門是建福宮正門,位於南端宮牆正中,門內即第一進院落,撫辰殿居中而立。撫辰殿後即建福宮,其間以寬闊的甬道相連。撫辰殿後檐廊與建福宮前廊東西各接轉角遊廊9間,圍合成廊院。建福宮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綠剪邊卷棚歇山頂,檐下施斗拱,前後檐明間各安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次、梢間前檐為檻窗,後檐為磚牆。室內明、次間以槅扇分隔,形成“一明兩暗”的格局。明間後檐金柱間亦設槅扇,槅扇前設寶座,上懸乾隆御書“不為物先”匾。所有槅扇均為黑漆描金,槅心為雙層燈籠錦欞條,中間夾紗,裙板、絛環板均繪五彩吉祥圖案,工藝十分考究。東、西兩次間後檐分設紅漆描金炕罩和落地罩,西次間落地罩內供奉神位。房頂設軟天花,頂棚及牆壁通貼團花圖案銀花紙。建福宮內裝修色彩豐富,做工精緻,是紫禁城建築室內裝修的代表作。由建福宮兩側遊廊穿行可至第三進庭院,院中央即惠風亭。亭之北以紅牆隔出最後一進院落,院中的靜怡軒、慧曜樓後來劃入西花園(建福宮花園)內。建福宮初建時擬為乾隆皇帝“備慈壽萬年之後居此守制”之用,後因故未行。乾隆帝十分喜愛建福宮,時常到此遊憩,吟詠亦頗多,著名之作有《建福宮賦》、《建福宮紅梨花詩》等。後清宮定製每年嘉平朔日(臘月初一)皇帝御此宮開筆書福,以賀新禧。鹹豐皇帝曾奉皇貴太妃在此進膳;孝德顯皇后、孝貞顯皇后(慈安)的神位也曾設於此宮。現建築完好。

致虛涵白室;
式古凜丹書。
——乾隆題建福宮敬勝齋

吉雲垂大地;
慈鏡昭諸天。
——佚名題建福宮

交泰三陽肇羲象;
斂時五福協箕疇。
——乾隆題建福宮

十二靈文傳寶炬;
三千淨土蔭慈雲。
——佚名題建福宮凝暉堂

墨壺琴薦相先後;
舊詠新裁自品評。
——佚名題建福宮靜怡軒

蘭殿藹晴暉,爐煙結翠;
芝宮呈秀采,砌草舒芳。
——佚名題建福宮靜怡軒

雨潤湘簾,苑外青巒飛秀;
風披錦幕,階前紅藥翻香。
——佚名題建福宮靜怡軒

香藹綺疏,惠圃敷榮滋湛露;
風清釦砌,芝房擢秀映長春。
——乾隆題建福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