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瀋陽市般若寺楹聯欣賞

  〖般若寺〗般若寺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河瀋河區大南街般若寺巷8號,系佛教寺院,現為遼寧省佛教協會會址。高僧古林禪師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創建,古林禪師祖籍湖南長沙,據說是大明朱氏之後,最初在四川出家為僧。大約清初被發配來到盛京,並在此修建寺廟,已便修行。此寺初建規模不大,後經多次擴建後修繕。宣統元年(1911年)、民國十三年(1924年)兩次重修。特別是1924年高僧炎虛管般若寺之後,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建。當時此廟因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炎虛為修此廟,四出募化遊說,並得到軍政各界的資助,奉天省省長翟文選捐修藏經樓;軍政要員楊宇霆亦提供支持;居士王琅川修山門、大殿及配殿等等,始至有今日之規模。20世紀60年代中期遭到破壞,1979年後進行維修,重塑佛像。1984年10月為建寺300周年紀念,又進行了修繕,並舉行了佛像開光儀式。1985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般若寺座北朝南,分為東西二座院落,占地面積3600餘平方米。主要建築為木結構硬山式建築,青磚灰瓦頂,外檐和殿內染柱均施彩畫,是瀋陽市保存較好的佛教建築群。該寺具有布局嚴謹、中軸明顯的特點,在中軸線上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東、西兩側的配房,是住持室、僧舍、廚房、齋堂及接待室等。東院是祖師堂,東、西配房是僧舍。天王殿正中供奉泥塑金彌勒菩薩(又稱布袋和尚),彌勒背後有手持降魔寶杵的護法韋馱菩薩。兩側有四大天王塑像。大殿後院正中,屹立著鐵鑄寶鼎一尊,是1984年般若寺住持和眾弟子所鑄,上面鑄有“般若講寺”四個大字。大雄寶殿位於天王殿之後,殿內透雕刻花,供奉泥塑貼金的三尊佛坐像,正中是釋迦牟尼佛,右側是藥師佛,左側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像前,左右站立著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佛前燈、花、幡羅列莊嚴。殿內東西兩側山牆上繪有16尊者的畫像。佛像後面的迎風屏上,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彩繪畫像,生動逼真,栩栩如生。藏經樓收藏《大藏經》一部。祖師堂位於寺院東邊,建於康熙三十五年(1676年),堂內有歷史悠久的祖師傳法圖,從第一代祖師摩訶迦葉到三十三代祖師慧能大師,維妙維肖。殿內曾埋有唐朝面釉瓷壇,上繪綠葉紅牡丹,內裝般若寺創始人古林禪師之遺骨。般若寺現任主住持大惺法師,遼寧省昌圖人,75歲,1945年出家,兼任遼寧省瀋陽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瀋河區政協委員。

 

 


空慧滌諸情,般若一經昭法旨;
精藍無俗韻,圓融三諦契禪機。
——潘力生題般若寺
聖跡昭垂,任從劫火洞然爐宛在;
神功叵測,深信金剛不壞杵猶存。
——圓盈題般若寺天王殿
如是妙相莊嚴,主伴齊彰,靈山會儼然未散;
本來佛身清淨,聖凡一體,菩提道當下圓成。
——圓盈題般若寺大雄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