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溪胡氏宗祠楹聯欣賞

周永濟,清末民國時宿松人,光緒28年舉人,任過知縣、鹽大使等職,民國初年為宿松縣議會副議長。

1、萬石君,指石氏18世祖石奮。這是我石氏先祖中一位非常顯赫的了不起的前輩,《史記》《漢書》均有傳。十五歲時為漢高祖小吏,後升中涓,文帝時“積功勞為大中大夫”,景帝時為“九卿”“上大夫”,與四個兒子皆官至二千石,景帝親稱為“萬石君”。 2、祠宇,此指“石相祠”《史記》說萬石君小兒子石慶為內史御史大夫丞相封牧丘侯,他為齊相時“舉齊國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齊國大治,為立石相祠”。 3、宮牆,指文廟。 4、耆舊、故老,年老的好友。 5、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古上曰衣下曰表,冠,衣帽。 6、六順堂,石姓譜堂。 7、乙科、甲科,均為古代科考名目,明清時代舉人為乙科,進士為甲科。據不完全統計,明清時期我石姓中舉為官者達30餘人,進士10餘人。8、譜諜,記述氏族或家族世系的書,即族譜或家譜,此指《石氏族譜》。9、部曹,古代職官的治事機構中,有部又有曹。漢時尚書五人,一人為僕射,四人分為四曹(猶現在的部)。後世尚書為各部長官,各部之司官為部曹。查家譜“部曹”猶指石綸(吏部郎中)、石礪金(候選刑部郎中)、石長仁(吏部主事)、石廣均(兵部主事曾國藩為之作《榘先生傳》)、石鳳池(工部員外郎),等均在京城各部為官,地位顯赫。 10侍御,古代貴族侍從官,清代稱御史為御侍。家譜載:石長信為監察御史、石鏡潢為刑部主事直隸司部員外郎遼瀋道御史兼雲南部監察御史、石葆元為翰林院編修、石毓瓚為翰林院中書舍人、石雲龍、石長佑為內閣中書,均為地位顯赫的天子腳下的京官。11松滋,宿松別稱,宿松漢時置松滋縣,晉武帝時改稱宿松縣。

大意是:萬石君,為人謙恭,處事謹慎,開一代典範家風,其家多忠臣孝子,堪稱時代楷模,齊國為其子慶立“石相祠”與孔廟相併排。今天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緬懷當時九十高齡的萬石君,德高望重,子孫個個成才,皇帝讚賞,群臣欽佩,百姓仰慕,威名赫赫,百年望族,京中名宦,鄉下聖賢,名垂史冊,為石氏家族增光添彩。

今日以“六順堂”著名譜堂為標誌的宿松石姓,是本縣名門望族。青年人讀書求功名,舉人、進土層出不窮,光宗耀祖,通志、府志、郡志、家譜中三十多人名載史冊。近百年在朝廷天子腳下為地位顯赫的京官,各部委擔任要職的有石綸、石礪全、石長仁、石廣均等二十餘人,書香門第,人才輩出,宿松只石氏一姓,為祖上增光,也為宿松地方添彩。

唐以前世系難稽東浙侍郎西江學士先開後繼祖若孫恪守官箴當年燕翼相承歷十朝昭穆源流確向圖書核定;

元之始門庭愈熾臨淄花縣閩省薇垣大法小廉兄與弟各標勳業今日鳳毛迭起萃一族功名人物全憑家乘收來(朱典撰)

1、稽,考查,稽考。2、東浙,唐時浙江分置東西兩路,以錢塘江為界,東稱東浙,西稱西浙。3、侍郎,官名,權位僅次於尚書。譜載石山任浙江嵊縣知縣,後升任福建漳州府通判兼署本府同知。石思哲任浙江秀水令。4、西江,珠江幹流之一,在廣東西部;西來的大江,泛指大江。學士,官名。魏晉六朝徵文學之士主掌典禮編纂撰述之士,通稱學士。唐開元時始置學士院,官員稱翰林學士,掌起草皇帝詔命。其後有承旨、侍讀、侍講、直學士、侍制等品秩之分。清內閣翰林院皆有學士之官,從四品。“西江學士”可作兩種理解:其一指在江西為官,如石壽祺任江西安福等五縣知縣,石邦鎮任江西安遠知縣,石序任江西分宜知縣。其二指宿松在朝廷內閣翰林院任職,如石雲龍、石長佑二人皆為內閣中書,石述、石葆元均為翰林院編修,石毓纘為翰林院中書舍人。5、祖若孫,即祖父與孫子皆顯耀,遠祖如石奮祖孫三代十八人皆官二千石,石良四代將軍,石葆元、石廣均、石長佑“祖孫三進士”成為宿松讀書人的楷模,下聯“兄與弟”亦指石奮四個兒子皆官二千石,石佐邦、石補卿兄弟皆知縣等。6、官箴,原指百官對帝王的勸戒,後指對官吏的勸戒。7、燕翼,善為子孫謀慮。8、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或墓地的排列,以始祖居中,二四六居左,稱“昭”,三五七居右,稱“穆”,用於分別宗廟內的長幼,親疏和遠近,泛指家族和輩份。9、熾,火旺,旺盛,昌盛。10、臨淄花縣,任臨淄花縣知縣。臨淄,舊縣名,即今山東淄博市。花縣,即河陽一縣花,是對縣令政績的稱頌。通志府志郡志載,石尚貞任膠州判署,免高密縣“租田稅”,擢蒼梧令,後任膠州牧,受當地百姓愛戴。11、閩省薇垣,福建省布政司。薇垣,清初稱布政司。林則徐撰《敬齊先生傳》介紹,石鼎任福建省寧化等五縣知縣,遷升廈門府同知,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12、大法小廉,謂大臣盡忠,小臣盡職。《禮記禮運》13、鳳毛,喻珍貴稀見的人物,即鳳毛麟角。14、家乘,即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