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經典名句

(注釋)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佳句。語出《論語·學而》:“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王肅註:“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佳句。語出《論語·學而》:“孔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註:“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儘其所有余也。”(《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佳句。語出《論語·為政》:“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惘。鄭玄註: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註:“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佳句。語出《論語·雍也》:“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孔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相關文章:
劉備經典名句
經典名句大全
人生勵志經典名句
愛情經典名句大全 愛的力量是和平
非主流經典名句
經典作家的經典名句
經典名句
愛情經典名句
愛情經典名句大全
佛經經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