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行簡介

捻軍

太平天國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軍。源於捻子(一稱捻黨)。“捻”為淮北方言,意即一股一夥。捻子是民間的一個秘密組織,有說產生於清康熙年間,有說出現於明朝末年,成員主要為農民和手工業者,早期活動於皖北淝水和渦河流域。嘉慶末年,捻子集團日多,小捻子數人、數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經常在安徽、江蘇、河南、山東間護送私鹽,並與清政府發生武裝衝突,後甚而起義攻城。1853年(鹹豐三年),捻子在太平天國影響下發動大規模起義。起義後的“捻”,史學界稱捻軍。

捻軍起義從1853年至1868年,長達十六年,其歷史分為兩個階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為前期捻軍。1853年1月至3月,太平軍連克武漢、安慶、南京,安徽、河南捻眾紛紛起義回響。及至太平天國北伐軍經過時,已開始從分散鬥爭趨向聯合作戰。1855年秋,各路捻軍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會盟,力量最大的當地捻軍首領張樂行(張洛行)被推為盟主。聯合後的捻軍建立五旗軍制,用黃白紅藍黑五色旗區分軍隊。總黃旗主由張樂行自兼,總白旗主龔得(龔得樹),總紅旗主侯士維,總藍旗主韓老萬(萬峰、狼子),總黑旗主蘇天福。總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個以宗族、親戚、鄉里關係結合起來的領導集團。由於各旗間互不統屬,各種集團林立,不易離開本土,形成了它的分散性和落後性。

1857年春,張樂行率領捻軍渡淮河南征,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軍會師霍丘和正陽關。從此以聽分封不聽調用為條件,接受太平天國領導,配合太平軍作戰,但不接受改編。年底,內部出現分歧,以藍旗將領劉餓狼(劉永敬)為首的部分捻軍堅持要回淮北,被張樂行等殺死。捻軍於是分裂,大部分旗主返回淮北,只有張樂行、龔得等少數留在淮南,與太平天國保持著較密切的關係。還有一部分如孫葵心、張宗禹等,轉戰南北,曾深入河南、山東,推動了當地人民以各種形式起義反清。在皖北、蘇北,捻軍或協同太平軍或獨立作戰,屢破清軍。1860年,張樂行被太平天國封為沃王。1861年9月和1862年(同治元年)5月,清軍攻陷安徽太平天國重鎮安慶和廬州(今安徽合肥)後,捻軍因而失去太平軍為依託,處境困難。張宗禹等部自淮北西入河南、陝西,與遠征西北的太平天國陳得才等軍會合。1862年秋以僧格林沁為首的清軍大舉進攻皖北,次年3月攻陷捻軍根據地雉河集,張樂行被叛徒俘送至清營遇害。

自1863年4月至1868年8月為後期捻軍。前期捻軍失敗後,餘部活動於河南、湖北、陝西邊區。1863年5月張宗禹等在安徽桐城境與李秀成相會後,仍回到皖北。太平天國封張宗禹為梁王、任柱(任化邦)為魯王,張琢(張禹爵,張樂行侄)襲封幼沃王,捻軍其他將領亦各有所封。

1864年4月,張宗禹、任柱等和陳得才、賴文光等部太平軍在河南內鄉會師,欲東下救援太平天國都城天京,被僧格林沁所率清軍困阻於鄂皖邊界。時天京已陷,陳得才於兵敗後服毒自殺,所部紛紛投降。張宗禹、任柱與賴文光突圍,將餘部太平軍和捻軍合併為聯軍。賴文光被推為首領。

聯軍以太平軍軍制重新整編,易步為騎,採用流動戰術,賓士豫、魯、蘇之間,聲勢復振。1865年5月,在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高樓寨殲滅清精銳蒙古騎兵,擊斃僧格林沁。清政府改派曾國藩督湘軍、淮軍鎮壓捻軍。曾國藩更多使用洋槍洋炮,實行重點設防、堅壁清野,畫黃、運、淮、潁四河圈圍的戰略,尾追、迎擊聯軍。1866年9月,聯軍突破潁河上游賈魯河防線。曾國藩因圍剿不力被清廷撤免欽差大臣,李鴻章繼其任。1866年10月起,聯軍分為東西兩軍。賴文光、任柱繼續在中原地區活動,為東捻軍;張宗禹、張琢進入陝西聯絡回民起義,為西捻軍。1867年東捻軍轉戰湖北,曾敗淮軍主力劉銘傳部,但企圖入川、陝與西捻軍會合未遂。是年6月經河南進入山東,後被李鴻章淮軍圍困於黃河南岸、運河東岸、膠萊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區內,突圍失敗,任柱被奸細殺害,餘部於次年1月在江蘇揚州覆沒,賴文光被俘就義。西捻軍轉戰陝西後,經山西洪洞向南穿王屋山入河南濟源,再向東北挺進直隸(約今河北),1867年初至保定,威脅北京。鏇退入河南,最後進入山東黃河以北、運河以東地區,被李鴻章、左宗棠軍包圍。1868年8月在茌平潰敗,全軍覆沒,張宗禹渡徒駭河不知所終。至此,捻軍起義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