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昪簡介

南唐前主李昪

(888~943) 南唐國的建立者。字正倫,小字彭奴。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西)人,一作徐州(今屬江蘇)人。少孤,戰亂中為楊行密所收養。後為行密大將徐溫養子,因姓徐名知誥。

唐末,吳主楊行密據淮南。徐知誥從徐溫攻伐,以功拜昇州(今江蘇南京)刺史。知誥接待人士,勸課農桑,修整城壁,府庫充實。天祐十二年(後梁貞明元年,915)徐溫封齊國公。後來,他遷知誥為潤州刺史,以親子徐知訓留揚州,掌握朝政。貞明四年(918),知訓為朱瑾所殺,徐溫以知誥代知訓為淮南節度行軍副使、內外馬步都軍副使,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那時徐溫在金陵,知誥除軍政大事須稟命以外,一般政務即由自己決定。時稱知誥為政事僕射。知誥築延賓亭以招徠四方人士,改革一些弊政,緩徵積欠賦稅,藉以收攬人心。武義二年(920)楊溥立,徐知誥累遷侍中、中書令、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封齊王。

吳天祚三年(937)十月,知誥廢楊溥,自稱皇帝,建都金陵,國號大齊,年號昇元。次年,自稱唐玄宗子永王璘  (一雲唐憲宗子建王恪)之裔,複姓李,改名昪,國號大唐,史稱南唐。

李昪自管理吳國政事以來,興利除害,又與吳越約和,休兵息戈,在比較安定的條件下,生產迅速發展,不到十年,江淮間呈現“曠土盡辟、桑柘滿野”的繁盛景象。他建學館於廬山白鹿洞,置田供給諸生,後來成為歷代有名的書院。昇元七年(943)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