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鞅簡介

公孫鞅

中文名稱: 公孫鞅

又名: 衛鞅 商鞅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春秋戰國時代

生 卒 年: 約390—338

生平簡介

衛國人,公孫氏,名鞅,亦稱衛鞅,後來他到秦國被封於商,號商君,才又稱商鞅。戰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進說秦孝公。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為左庶長,實行變法。隨後,又升為大良造。至孝公十二年,秦由雍(今陝西鳳翔南)遷都鹹陽(今陝西鹹陽東北),他進一步變法。公元前340年,因戰功封於商(今陝西商縣東南)十五邑,他前後兩次變法,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秦孝公死後,被貴族誣害,車裂而死。《漢書·藝文志》有《商君》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又有《公孫鞅》二十七篇,今佚。遺物有“商鞅方升”。

商鞅的祖先姓姬。商鞅“少好刑名之學”(《史記·卷六十八》),李悝、吳起等人的思想對他有很大影響。周顯王四年(前365年)左右,商鞅到了魏國國都安邑(今山西北禹王城),在相國公叔痤的門下任中庶子。公叔痤知到商鞅很有才能,便欲魏惠王舉薦,這時,公叔痤患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痤便向惠王舉薦商鞅,“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史記·商君列傳》)但魏惠王未予以理睬,對手下說:“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史記·商君列傳》)

公叔死後,公孫鞅聞秦孝公徵求“有能出奇計強秦者”,於是商鞅到了秦國。商鞅向秦孝公建議“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富國強兵,成就霸王之業。秦孝公贊成商鞅的意見,並試行了鼓勵開墾荒地等變法政策,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於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任命商鞅為左庶長,正式實行變法。

為了加強專制統治,商鞅首先施行了“相坐法”。主要內容是:將居民以五家為“伍”、十家為“十”為編制,登記入戶籍,責令互相監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須連舉告發。若不告發,則十家同罪連坐。此外,還下令“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爭,各以輕重被刑”,以獎勵軍功而禁止私鬥。規定爵位依軍功授予,宗室非有軍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即“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商鞅還推行了重農抑商的政策,即所謂“困末作而利本事”。他規定:凡努力於耕織而生產粟帛多的人,可以免除本身徭役;凡經營商業、圖謀末利和因懶惰而貧窮的,將連同妻子兒女沒入官府為奴婢。

通過初步變法,秦國“主以尊安,國以富強”,軍事力量日趨增強。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又進一步在經濟、政治領域進行變法。

在經濟上推行的重大政策是“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所謂“阡陌”是指“井田”中間的灌溉渠道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縱橫道路,縱者稱“阡”,橫者稱“陌”。“封疆”就是奴隸主貴族受封的井田的界限。新法規定開封疆阡陌,從法律上革除了井田制度。允許人們開荒,可以占為私有,自由買賣;賦稅則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來均平負擔。這樣就破壞了奴隸制的生產關係,解除了對生產力的束縛,促進了新的發展。

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鄉邑聚為縣”,“凡三十一縣”(一說四十一縣)。縣設縣令、縣丞、縣尉等官吏。商鞅通過縣的設定,將全國政權、兵權集中到了中央,從而鞏固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削弱了豪門貴族在地方的權力。此外,商鞅在周顯王二十五年(前344年),頒布了標準的度量衡器,統一了國內的度量衡。

為了便於秦國向東擴展勢力,商鞅又經營了地處渭河平原中心而又物產豐富、交通方便的鹹陽(今陝西鹹陽東北),按照中原各國國都的規模,建造了冀闕和宮廷。公元前350年,秦將國都從雍遷到鹹陽。

商鞅變法,遭到了保守貴族的頑強反抗。新法初行時,連太子駟也不遵守。商鞅“劓”、“黥”了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和公孫賈,還把“亂化之民”盡遷邊城,保證了新法的貫徹執行,終於使得秦國一躍而成為“家給人足”,“鄉邑大治”,“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的強國。

軍事上,變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後,商鞅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魏國河西之地發起進攻。

在一系列的作戰中,商鞅顯示出傑出的軍事才能,為秦國奪回大片河西之地,給魏國以沉重打擊。他因功而受封得於(今河南內鄉縣東)、商(今陝西商縣東南)之地15邑,號為商君。

周顯王三十一年(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駟即位,為秦惠文王。公子虔誣告商鞅謀反,惠文王派遣官吏捕拿商鞅。商鞅逃到自己的封邑——商,徵兵反抗。不久,兵敗被俘,被車裂而死。

點評:商鞅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改革家,商鞅變法也是中國古代一次最徹底的改革,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變法使秦國一躍而成為諸侯中的強者,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商鞅也是一個著名的軍事家,他在河西之戰中所顯示出的才能就足以證明一切,但是他的軍事才能往往被其卓越的政治才能給掩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