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脫脫簡介

《遼史》

記錄遼朝史事的紀傳體史書。元脫脫等奉敕修。全書一百一十六卷,包括紀三十卷、志三十一卷、表八卷、列傳四十五卷。記載遼代(907~1125)和建國以前的契丹及西遼的歷史。末一卷是《國語解》,凡官制、宮衛、部族等以契丹語為稱號者,多參考史文,略加注釋;也解釋了部分非契丹語的名物制度。

遼朝沿承中原文化傳統,曾編修《起居注》、《日曆》、《實錄》和《國史》,最後由宰相耶律儼(燕京李氏,賜姓耶律氏)集成一代《實錄》。金朝兩次纂修《遼史》,都以這部《實錄》作底本。第一次由耶律固、蕭永祺編修,金皇統八年(1148)完成,未刊行,元修《遼史》時已佚;第二次由耶律履、党懷英等編修,泰和七年(1207)由陳大任完成,後人稱之為陳大任《遼史》,也沒有頒行。元代在中統二年(1261)、世祖至元元年(1264)先後擬議修遼、金兩史。滅亡南宋之後,又議修遼、金、宋三史,均因義例正統等問題爭論未定,長期拖延。直到元末順帝至正三年(1343)始由脫脫任纂修三史都總裁,決定遼、金、宋“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陳繹曾四人分撰《遼史》,則以耶律儼《實錄》、陳大任《遼史》為基礎,兼采《資治通鑑》、《契丹國志》及前朝各史《契丹傳》等參訂編排而成。遼朝在中國歷代王朝中歷年甚長(共296年),但《遼史》記錄簡略,篇幅很不相稱。往往同一事實,分見於紀、志、表、傳;且因史料來源相同,故所記僅只互有詳略,而重複甚多。前人譏《遼史》編纂為“縱橫舞劍”,即指此類而言。此外,《遼史》中的錯訛、疏略及各紀、志、傳相互牴牾之處也不少,史筆不夠規範,不少人有名無姓,甚至僅載“皇太妃”之類稱號,而無姓名。由於遼代的記載流傳不多,《遼史》以外,有關的資料極少,因此它成為遼代的唯一史書,更加珍貴。《遼史·營衛志》在二十四史中是獨有的篇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牧社會的差別。契丹宮帳的四時移動;冬夏捺缽(會議處理政務),春水(捕鵝、鉤魚),秋山(哨鹿),屬於草原遊牧生活傳統,與中原農耕社會不同。《百官志》分列北面官(契丹草原舊有的官職)、南面官(中原傳統的官職),也屬於記實的做法。

元人修《遼史》是在一年(至正三年四月——四年三月)內倉促完成。發凡起例,歐陽玄是實際負責人。但在修史過程中卻多草率從事。蘇天爵所提的一些建設性意見,也未能正視與採納。甚至對同時修成的宋、遼、金三史,也沒有互相進行參考補充。加王稱《東都事略》記載,遼太宗耶律德光建國號大遼,遼聖宗耶律隆緒即位,改大遼為大契丹國,道宗鹹雍二年(1066)復改國號大遼。出土碑誌,並與《東都事略》相合。而對於更改國號一事,《遼史》卻沒有記載,可見修遼史的人對史局裡已有的資料也未曾充分利用,造成不應有的疏漏、混亂和錯誤。《遼史》修成後,至正五年與《金史》同時在江浙、江西二行省刻板印行。現在通行的百衲本《遼史》雖系元刊本,恐非初刻,其中訛錯亦多。197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標點校刊本,取百衲本為底本,並吸取殿本等其他版本和前人成果,進行校注,是目前比較好的版本。

清厲鶚《遼史拾遺》二十四卷,摘錄《遼史》原文為綱,參考他書條列於下,凡有異同,則分析考訂,綴以按語,引用群書至三百餘種,足備參考。楊復吉又以厲鶚未曾見到的《舊五代史》和《契丹國志》等徵引未臻周備的資料作《遼史拾遺補》五卷,都是研究遼史的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