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冶方簡介

孫冶方

姓名:孫冶方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08年10月24日

籍貫:江蘇省無錫縣玉祁鎮

學歷:大學

孫冶方是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經濟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 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顧問,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議組成員, 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原名薛萼果, 1908年10月24日生於江蘇省無錫縣玉祁鎮。1925年參加上海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的鬥爭。1925年底, 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畢業後, 在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擔任政治經濟學講課翻譯。1930年9月回國。1933年與陳翰笙等發起成立“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1937年任中共江蘇省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1941年後, 曾擔任中共中央華中局宣傳部宣傳教育科科長、華東局黨校教育科科長、淮南津浦路西地委宣傳部部長、蘇皖地區貨物管理局副局長、華東財辦秘書長等職。1949年至1957年, 先後擔任上海軍管會重工業處處長, 華東軍政委員會工業部副部長兼上海財經學院院長,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等職。1957年調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任代所長, 1964年10月被撤銷所長職務, 1965年9月被下放到北京房山縣“改造”、“鍛鍊”。1968年4月5日, 被康生、陳伯達逮捕入獄, 1975年4月10日被釋放。1983年2月22日因病逝世。為紀念孫冶方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科學的重大貢獻, 經濟學家薛暮橋、于光遠、許滌新等發起於1983年6月19日成立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勵基金委員會”。

孫冶方的經濟學觀點獨到精深,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 所堅持的經濟觀點又有不同的特色。30—40年代, 主要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常識, 論證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認為: ①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社會生產關係, 而不是生產力本身。研究生產力, 也不脫離一定的關係。②國際財政資本的統治與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 特別是二者相互勾結, 是造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經濟根源。③廢除土地私有制是農民解放運動的最高形式。50—60年代, 潛心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勇敢倡導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他從事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學習和研究, 應該從他在蘇聯擔任講課翻譯算起, 但真正形成他獨立的思想體系卻始於50年代中期。1956年, 孫冶方去蘇聯考察時, 同蘇聯統計局的索波里交換了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看法。爾後, 他開始批判自然經濟論和唯意志論, 探索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體系。其主要內容是“一線四論”: ①紅線: 用最小的勞動消耗取得最大的有用效果應該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一條紅線。②價值理論: 價值規律是任何社會化大生產都不能取消的客觀規律。③流通理論: 流通是社會再生產的物質代謝過程。④企業擴權理論: 企業是獨立核算的生產經營單位。⑤利潤理論: 利潤是考核企業經營好壞的綜合指標。

70—80年代, 結合政治思想路線上的撥亂反正, 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繼續探索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的體系。這一時期的主要經濟學觀點是: ①批判史達林對生產關係的定義, 認為在生產關係之外去孤立研究所有制是有害的。②批判史達林對生產力的定義, 認為把勞動對象從生產力因素中排除掉是錯誤的。③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的看法:肅清“左”的思想影響; 堅持劃分國家和企業權責的“槓槓”; 改革統計管理體制; 以25%作為積累率的界限是沒有根據的; 改革計畫方法。④基本採用馬克思《資論》的體系, 組織撰寫《社會主義經濟論》(大綱)。“大綱”除導言部分外, 共分三篇: 生產篇、流通篇和社會再生產總過程篇。“生產篇”以經濟效果為中心, 運用馬克思產品二重性、勞動二重性學說, 從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財富以及組成財富的細胞即產品出發, 揭示它所體現的生產關係。“流通篇”首先在流通概論中批判了無流通論觀點, 論述流通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從個別企業的資金循環入手, 從資金占用的角度分析社會主義資金運動規律, 加速資金周轉, 以最小的資金占用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接著論述了幾種交換關係等。“社會再生產總過程篇”著重論述綜合平衡。在一定的有效需求水平下, 社會主義社會通過統計和計畫自覺安排各種產品之間的比例。

孫冶方的經濟觀點在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發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①他是中國經濟學界對自然經濟論最早進行批判的經濟學家; ②他是中國經濟學界對經濟體制實行根本改革的最早倡導者; ③他是中國經濟學界創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體系的積極探索者。

主要著作有:《社會主義經濟的若干理論問題》(1979)、《社會主義經濟的若干理論問題(續集)》(1982)、《社會主義經濟的若干理論問題(續集增訂本)》(1983)、《孫冶方選集》(1984)、《社會主義經濟論稿》(1985)、《中國社會性質的若干理論問題》(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