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虛簡介

張天虛

被郭沫若譽為“青年百代之表率”的張天虛,是中國20世紀30年代進步文藝運動中湧現出的優秀作家。

張天虛原名張鶴,字友松,又叫劍平,曾用名天虛、鶴、虹子、天山等。1911年12月8日出生在雲南呈貢縣龍街。天虛自幼聰穎,愛好讀書,尤其喜愛文學,14歲時考入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雲南省立第一中學。學校政治空氣極濃,天虛進校後進步很快,參加了秘密進步團體“雲南青年努力會”,積極參加宣傳和學習活動。lr9年春季,進入東陸大學(今雲南大學)預科學習,在這裡,他開始了最早的文學創作。

1929年7月11日,昆明發生了一起由於軍閥爭權奪利而引發的“七·一一”火藥爆炸慘案,造成320餘人死亡,重傷致殘者579人,直接受害者320多戶,1200多人。慘案發生後,中共雲南地下黨立即通過黨的秘密外圍組織“濟難會”,號召青年學生起來組織服務團深入災區,為災民服務。張天虛立即參加“濟難會”,積極參加救災活動和演出,在這些活動中,他認識了聶耳,並和聶耳結為終生不渝的好朋友。

1930年,昆明政治形勢惡化,雲南當局加緊對共產黨人和革命青年的鎮壓,張天虛被迫離滇出走到了上海,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創作,參加政治鬥爭。

1931年初,張天虛到北平讀書,和陸萬美共同提出“活路文學”的口號(活路即“普羅”的諧音,即無產階級之意)。此間,天虛創作了一部四五萬字的中篇小說《黃浦灘頭的夢》。1933年初,張天虛回到上海,全身心地投入到長篇小說《鐵輪》的創作中。為寫這部書,天虛嘔心瀝血,整整一個夏天,他日以繼夜地揮汗疾書,有一次曾三天三夜沒有歇筆,終於完成了那凝結著他大量心血的巨著。

《鐵輪》是一部近50萬字的長篇巨著,是“左翼”文學的重要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之一。1935年,張天虛到日本後,把這部小說送請住在日本千葉縣市川町的郭沫若審閱,郭老“敬而愛之”,為之作序,並給以很高的評價。茅盾在《新文學史料》1984年第1期的《在香港編文藝陣地》回憶中寫道:“天虛是個青年作家,我認識他是由於他把他的處女作,長篇小說《鐵輪》給我看,那是1936年初,他剛從日本回國。我發現他是一個朝氣蓬勃,很有才華的青年,就一直與他通信。”在寫作《鐵輪》時,他仍積極參加黨領導的革命鬥爭。只要是有鬥爭任務,他馬上擱下筆,和同志們一起去鬥爭。由於他表現出色,1933年他在上海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日本東京,張天虛參與了郭沫若創辦的大型文藝刊物《東流》的編輯、撰稿工作,成為“左聯”東京分盟的活躍分子。此時,同鄉好友聶耳也從上海到日本。聶耳抵達東京後,和張天虛同住一間宿舍。後來,聶耳不幸逝世。聽到聶耳罹難的訊息,他悲痛萬分,立即奔赴藤澤鵠沼海岸現場,與日本當局交涉並親理善後,為聶耳舉行了追悼會。天虛還寫了《聶耳論》一文,作為悼詞,對聶耳精神作了高度評價。其後,他又與蒲風一起,主編了第一部《聶耳紀念集》。1936年,他親自把聶耳的骨灰護送到上海,交給了專程趕到的聶耳的哥哥聶敘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