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釗簡介

章士釗簡介

章士釗,字行嚴,曾用筆名黃中黃、青桐、秋桐、等。1881年(清光緒七年)生於湖南善化縣(今長沙市)。其父章錦曾在鄉里為里正,後業中醫。

章士釗幼讀私塾,非常勤奮。1901年,離家赴武昌,寄讀於兩湖書院,在此認識了黃興。次年3月考入南京陸師學堂。

1903年4月,拒俄運動發生,上海各學校學生罷課,章士釗不顧學堂總辦俞明震勸阻,率陸師同學三十餘人赴上海,加入蔡元培等人組織的軍事民教育會,任軍理教習。不久被聘為上海《蘇報》主筆,經常發表激烈的革命言論,並因此結識了章太炎、張繼、鄒容,意氣相投,結拜為異姓兄弟。四兄弟中,章太炎、張繼、鄒容均有鼓吹革命的書籍。於是章士釗將日本人宮崎寅藏所作《三十三年落花夢》編譯成《大革命家孫逸仙》一書,將孫之別名“中山樵”與姓氏連在一起。於是1903年9月用黃中黃的筆名刊行,國內由此書而知重孫中山。1903年7月初,清政府查封了《蘇報》,並先後逮捕了章術炎、鄒容等七人。章士釗因得主辦此案的江蘇候補道、陸師學堂總辦俞明震徇情,未予追究,僥倖得脫。於8月7日又與陳獨秀、張繼等人創辦了《國民日報》,並繼續激烈地鼓吹革命。

1903年11月,他與黃興由上海赴長沙,醞釀華興會的籌建工作。次年春,同楊守仁等在上海建立“愛國協會“,作為華興會的外圍組織,楊是會長,章為副會長。1904年8月,華興會決定當年11月6日在長沙舉行起義。章在上海餘慶里密設機關,暗中接濟。因事機不密,未經發動即遭失敗。10月,黃興赴上海,召集楊守仁、陳天華、章士釗、張繼、楊度等人開會,準備在湖北、南京等地再舉義旗。後因發華興會在餘慶里的機關遭破壞,張繼和章士釗等十餘人被捕,再起義的計畫未能實現。章士釗等人經蔡鍔托人營救,被關押四十餘天后,得以保釋。出獄諸人恐清吏再行深究,急急東渡日本。

1905年春,入日本東京正則英語學校。到日本不到半年,章回顧過去,認為自己“才短力脆”,連累了同事,感到內疚,一改革命救國為求學救國,乃發憤力學。1905年8月,同盟會在東京成立,雖經友人勸說,亦未加入。

1907年,赴英留學。1909年4月,他與同盟會員吳弱男在倫敦結婚,婚後入愛丁堡大學學政治經濟兼攻邏輯學。留英期間,他常為國內報刊撰稿,介紹西歐各派政治學說,於立憲政治尤多發揮,對當時中國政壇很有影響。

1911年章得知武昌起義的訊息後,即攜眷返國,次年春到南京,繼受黃興、于右任之邀,主持同盟會機關報——上海《民主報》,兼任江蘇都督府的顧問。

1912年7月,章在《民主報》上發表了《政黨組織案》,主張將當時國內新有政黨(包括同盟會)一律解散,在一段時間內各抒已見,然後根據不同政見分為兩黨,出而競選,得多數擁護者,管理國家。這就是著名的“毀黨造學說”。此論遭各方攻擊,同盟會內部大嘩,章士釗乃脫離《民主報》,於同年9月與王無生別創《獨立周報》,繼續議論時政,提出了民國政制究取法國制還是美國制等引起國人注意的問題。

1913年3月,袁世凱主使刺殺宋教仁反嫁禍於黃興。章由此看出袁之險惡,乘隙逃往上海,拜晤孫中山、黃興,加入了反袁行列,並草擬了《二次革命宣言》。“二次革命”失敗後,章亡命日本。

1914年5月,章在東京與陳獨秀、谷鍾秀等人創辦《甲寅》月刊,章在第一期上發表《政本》一文,重申兩黨制的主張,提出執政黨應借反對黨之刺激而維持其進步。後又發表《學理上之聯邦論》等一系列關於政體的文章,宣稱聯邦制可以用輿論力量達到革命的目的,引證西文學說,結合中國政治實際,文法謹嚴,理論充足,為時人重視。同年,參加歐事研究會,任書記。

1915年冬,袁公開稱帝,護國軍起。5月,肇慶軍務院成立,章出任軍務院秘書長,併兼兩廣都督司令部秘書長。6月袁死,黎洪元就任總統。章留居北京,任國會議員,並應蔡元培之邀請,受聘為北京大學研究所倫理教授。1917年1月,在北京出《甲寅》周刊。1920年,毛澤東、蔡和森發起組織赴法勤工儉學,持楊懷中先生介紹信往見章士釗,籌措出國經費。章雖政治主張不同,義之所趨亦盡力為之,立即發動社會名流募捐二萬餘元銀元巨款贈之。

國內政局紛擾,章乃於1921年2月重遊歐洲考察政體。在倫敦訪問了英國學者威爾斯、肖伯納、潘悌。章與諸人講座後,認識到農業國與工業國不同。1922年11月,受北京政府教育部之聘任北京農業大學校長。

1923年10月,曹錕賄選大總統事發生,章在上海《新聞報》上發表文章痛斥賄投票議員之無恥,並連續撰文抨擊代議制。

1924年,段祺瑞上台。章主張毀棄約法及國會之主張正合段的心意,因此段邀章北上。段從章建議,以“臨時執政”之名兼任總統與總理之職,委章為司法總長。次年4月,再派章士釗兼教育總長。章受命後,即宣稱要整頓學風,宣布大學統一考試,合併北京八所大學,引起教育界進步人士及青年學生的反對。5月9日,各校學生聚會請願罷免章士釗。章遂辭職赴滬,後經段祺瑞挽勸,乃復任司法總長之職。7月底段又派章出任教育總長,要他繼續“整頓”學風。章不顧人們的反對撤換了一批反對他的大學校長。8月1日他又派出武裝警察護送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到校就職,後又下令解散“女師大”,鎮壓愛國學生運動。因章的《甲寅》雜誌作為整頓學風的言論陣地,而《甲寅》封面繪有一虎,當時人們稱之為“老虎總長”。1925年11月10日,在學生運動衝擊和進步人士反對下,章請辭教育總長職,段仍請章任執政府秘書長。1926年4月,執政府垮台,章出走天津,繼續在日租界出版《甲寅》周刊。章利用該刊強調反對新文學運動、新文化運動,反對白話文,反對“歐化”,引得罵聲一片,但章我行我素。

1927年10月,李大釗在北京被捕,章雖已失勢,仍與楊度積極設法營救。1928年,南京政府通緝前執政府高級官員,章亦在被通緝之列,乃於是年底作第三次歐洲之行。1930年春,受張學良之聘,回國任東北大學政治學教授。因張的申請,國民政府撤銷了對章的通緝令。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章到上海,為杜月笙賓客,不久正式掛牌當律師。1932年10月,陳獨秀在上海被捕,押解到南京。次年4月,章以老朋友身份未經陳同意為陳辯護,請求法庭宣布陳無罪。其“辯論狀”著力闡述政府應當容忍不同政黨之理論,文氣逼人,震動法庭,中外報紙競相登載。1934年,杜請章任上海政法學院院長。1936年秋,應宋哲元之邀北上,任東北冀察政務委員會法制委員會顧問。

蘆溝橋事變發生後,章士釗避居上海。次年3月,南京“維新”偽政府成立,漢奸梁鴻志誘章入伙,被章拒絕。不久杜月笙派人迎護,章由香港轉赴重慶,國民政府給以“參政員”名義。1943年著《邏輯指要》在重慶出版。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李宗仁代總統欲試探與中共和談之可能性,乃請章及江庸、顏惠慶三人。章返上海後,曾專程至南京,會晤長沙綏請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向程介紹了與毛澤東晤談的情況,轉達了毛對和平寄予的期望,對程消除“懲辦戰犯”的疑慮起了一定作用。3月25日,李宗仁決定正式成立代表團,派邵力子、張治中及章士釗等五人為和談代表,於4月1日到北平,與中共舉行和平談判。4月22日和談破裂,章士釗與邵、張等乃留居北平。嗣後去香港,同年6月,程潛派程星齡赴港,會晤了章士釗。章托程星齡帶信給程潛,轉達了毛澤東對程和平起義的期待和中共對陳明仁將軍的熱誠態度,勸說程、陳起義。

1949年9月,章被推選出席了中國人民政府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章士釗相繼被推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二屆、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歷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等職。晚年曾集研究柳文心得為《柳文指要》,於1971年出版。

1973年5月,他帶病赴香港探親訪友,7月1日病逝於香港,終年九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