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簡介

曾蔭權

姓 名:曾蔭權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44年10月生於香港一個普通的警察家庭

籍 貫:山東

職 務:香港政務司司長

香港特首董建華因健康原因辭職。在過渡期內香港的代理行政長官,是現年60歲的政務司長曾蔭權。

香港傳奇

在香港政壇,董建華與曾蔭權堪稱兩大傳奇人物。董氏力挽狂瀾令家族生意起死回生,從船王之子到掌舵香江的經歷,在港島家喻戶曉。而在香港政府任職37年的曾蔭權經歷也頗為不凡,他從一名藥廠推銷員做到了政務司司長。

祖籍山東、曾子第74代孫曾蔭權,1944年10月生於香港一個普通的警察家庭。

20世紀50年代的香港,經濟尚未騰飛,曾蔭權的童年沒有逃脫窮困的命運。由於舅母早逝,父母不但要撫養他6 兄弟,還要撫養3個表兄弟。作為家中長子,曾蔭權很小時就要打工幫補家計。他曾回憶說有頗長一段時間,母親要車尼龍袋賺家用,“而我整個讀預科的時間,要教夜校才能應付書簿費和部分學費”。

在香港華仁書院讀中學及預科課程的曾蔭權跟其他中學生一樣,不愛課本,迷上了中英文課外讀物和連環畫。他租來《辛巴歷險記》、《苦海孤雛》、英文莎士比亞小說和《三國演義》,報紙上連載的金庸武俠小說更是不肯放過。

然而中三時的作文不及格給了曾蔭權一個教訓,他從b班被“貶”到d班,心高氣傲的曾蔭權視此為“奇恥大辱”,發憤讀書,終於升入a班,自言體會了“只要努力便會進步”的道理。

曾氏辯才過人,歷任財政司司長、政務司司長的他,應對議員及記者連珠炮般的質疑是家常便飯。對此他全無懼色,經常在現場直播的談話節目中舌戰主持人,這要得益於他早年勇於講故事的口才訓練。據說中學時只要老師示意,曾蔭權可以滔滔不絕地站著講上半小時。

前香港警務處處長曾蔭培說起大哥來一臉敬佩:“哥哥自小就很有領導才能。爸爸不在家時,哥哥便會成為一家之主,負責出主意。”

藤條下的文兄武弟

在熟悉者的眼中,曾蔭權“該嚴肅的時候嚴肅,該活潑的時候活潑,既固執,又長袖善舞”。

曾蔭權五妹、渣打中國區總裁曾璟璇對大哥的評價是:“永遠要保持一個典範,樣樣要做到做好,又性格率直,心想什麼就會毫無保留講出,可說直腸直肚。”

風度翩翩、中英文流利的曾蔭權一直是中外媒體追逐的熱點。他深諳外交手腕,能與對立方相處融洽,為香港政壇之罕見。

周星馳的《功夫》,曾蔭權也為之著迷。他與星爺接受電台訪問,笑稱自己得悉要與星仔做節目,就謝絕一切應酬,以免錯失機會,兩人惺惺相惜甚為投契。

曾氏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註冊商標”——蝶形領結,香港人稱“煲呔撚⑽奈猙ow-tie斣”。他曾在一次公務員慈善籌款晚會上參加“快打領結比賽”,一展絕活。

曾蔭權曾對媒體笑言喜歡領結原因:“我個子不高,系領帶很花時間,系得太短不好看,太長了又要重新系,反反覆覆地系來系去,而佩‘煲呔’就沒有這些煩惱了。”他透露自己家中至少有100個領結。

瀟灑活潑的曾蔭權還有著做事謹慎負責、堅毅固執的一面。

曾氏對自己和工作要求甚為嚴格。在他手下工作過的官員向記者透露,他們曾經驚訝地接到曾蔭權在凌晨4時發出的電郵,可見“老闆”工作確實是不眠不休。

亞洲金融風暴席捲香港時,曾蔭權入市打擊國際炒家。入市前,社會上一片批評之聲,學者、商界紛紛指責他是“自由市場的叛徒”,然而曾蔭權堅持:“作了決定後,立場東搖西擺絕對不是好事”、“固執是我性格的一部分”。

曾蔭權說話時一派嚴肅。他自認這份後天的性格是父親“嚴打”出來的。

曾蔭權與曾蔭培兩兄弟可謂一文一武,各在香港行政區的行政系統和警隊坐上“一哥”的位置,其獨家秘方竟然是現代教育所不容的“藤條”式教子法。

曾父對子女管教甚嚴,曾蔭權與弟弟童年時特別頑皮,兄弟倆沒少挨父親的“大刑伺候”,買錯麵包、買到隔夜豆腐要挨打,使弟妹們受傷更要狠打。曾蔭權稱,童年每星期至少吃一次父親的“藤條燉豬肉”。儘管如此,兄弟倆說起這些童年往事仍是津津樂道。

1997年曾父病逝,曾蔭權翌年以10倍價錢(800多萬)購回父親居住20年的舊居以紀念,父子情深可見一斑。

首位華人財政司長

曾蔭權最與眾不同之處,是他並沒有大學學士學位,卻擁有哈佛公共管理碩士的學位。

1964年,曾蔭權預科畢業。他沒有機會上大學,只能進入輝瑞藥行任西藥推銷員,兩年後考入港英政府做一名公務員。

這開啟了曾蔭權平步青雲的序幕。

1974年,曾蔭培加入財務科,受到他仕途上的伯樂——當時財政司長夏鼎基的賞識。夏鼎基於1977年向馬尼拉的亞洲發展銀行總部,推薦當時並沒有大學學位的曾蔭權,借調一年從事地區財務分析工作。這次的借調經驗成為後來哈佛大學錄取曾蔭權攻讀公共行政碩士學位課程的關鍵。

在哈佛,曾蔭權才華盡顯,以9個a的輝煌成績畢業,後來更獲該校頒發的最出色校友殊榮。學成歸來,曾蔭權晉升權力核心,在1985至1989年間成為“強人”布政司霍德的左右手。

此後,曾蔭權步步高升,一直在港府負責財經工作。1991至1993年他出任貿易署署長及總貿易談判代表,負責所有關於香港的貿易談判及管理事宜。1993年5月,他又晉升為庫布司,負責香港政府的整體資源分配和稅收制度等政策。當時各界已預測他前途不可限量。曾氏果然不負眾望,1995年他繼麥高樂成為香港首位華人財政司司長,負責制訂過渡期預算案。一舉打破了百多年來由英國人擔任財政司司長的傳統。

曾蔭權深受前財政司司長夏鼎基的理財哲學影響。夏鼎基的理財原則,有一條就是“積極不干預”政策,現在也成為港府遵守的“金科玉律”。

背水一戰

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位財政司司長後,曾蔭權又於2001年5月任政務司司長,2002年6月又任香港特區政府第二屆政府政務司司長。

一項調查顯示,當董建華特首公布由曾蔭權出任下任政務司司長後,曾蔭權的民望達至過去三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市民對其滿意度高達百分之八十。

他之所以這么受市民歡迎,當歸因於“還富於民”的決策——也即出售官股盈富基金和讓捷運上市。這不得不提到曾蔭權政績中最戰績彪炳的一役。

1998年8月香港政府首次入市,曾蔭權在險境中動用1200億元外匯儲備基金,與外國炒家在外匯市場、股票市場和期指市場同步炒作,最後,更成功擊退外國炒家,穩定股市,引導香港度過了亞洲金融風暴,走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蕭條。因入市炒作而賺到的豐厚基金,最後政府還富於民,以出售官股盈富基金方式,與民分享。

這段經歷,無疑是曾蔭權最難忘的。曾蔭權曾坦言他在決定入市打“大鱷”之前,堂堂一個男子漢曾“夜晚靜靜地哭過兩三次”。他說,當時他連續多個晚上失眠,睡著了也會做惡夢,有時坐在床邊,想著想著就流下眼淚。因為這一決定不僅與他不干預市場的理念不符,他也十分擔心一不小心輸掉香港人的錢,就算自己“跳樓”也無法挽回損失。

“當時‘老闆’(指董建華)問我,這一決定是否在我權力之內?我回答道:‘是,我來承擔!’”曾蔭權還說,他明白如果入市失敗,他、任志剛(時任金管局總裁)和許仕仁(時任財經事務局長)都會卸官以謝港人。

此役最終完勝。曾蔭權、許仕仁和任志剛3位主管財經事務的高官在關鍵時刻,表現出超人的智慧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