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後感作文

時間:2022-06-26

《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

《城南舊事》是台灣作者林海音的作品,講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的故事,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英子國小畢業了,可他的爸爸生病了。六年前,爸爸曾經要英子好好用功,六年後代表同學領畢業證和致謝詞。今天,她終於實現了。她多么希望爸爸能去參加她的畢業典禮啊!

一年級時,英子有早晨賴床的毛病,上學經常遲到。爸爸氣極了,把她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她哭,躲避,但最後還是坐著洋車去上學了。從那以後,英子每天早晨都是等待著校工開校門的學生之一。就這樣一年年過去了,英子闖過一道道難關……。可現在,沒有了爸爸,她更要自已管自已,並且還要管弟弟和妺妹,她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面對困難,只有咬牙挺過去了,才會成長。不闖不練便永遠無法長大。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困難每時每刻都在,只有戰勝困難,我們才會成長。縱觀歷史,有多少傑出的人物,無一不都是經過勤奮而走過來的。愛迪生是這樣,高爾基也是這樣,不勝枚舉。

我是一個生活在吃穿無憂家庭中的孩子,原來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只知道索要,要這要那,完全滿足不了,就發脾氣,甚至不吃飯……。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恍然大悟,讓我懂得了: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覺得珍貴的道理。我現在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全家人都呵護的生活,全然不知如何珍惜,這多么的危險啊!從今以後,我要好好檢討自己,養成“吾一日三省自身”好習慣,以勤奮好學的強大推力,加速成長。

查看全文

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

最初遇見《城南舊事》,是在幾年前,卻沉浸進去了。後有段時間未讀,便從熱情中退卻了。

如今又捧著這本失而復得的書,竟久久無言。

再度翻閱,感悟卻又升華了。

這本書是林海音回憶自己孩子的童年所記。以孩童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大千世界,又含有成人的思想暗藏於內。

作者用一個又一個標題,寫出一篇又一篇孩童時期的故事。

所以,我認為她是想起一件,便記下一件。這也是青少年所需要的。我們應養成記錄一切的好習慣。記憶片段是一閃而逝,靈感是轉瞬即逝。唯有記下,才能永恆。

拾掇舊時記憶的點點滴滴,然後用成年、成熟的感悟去連綴,便串成了《城南舊事》。當我們在為童年啼笑皆非之時,又為那份深意所思考,陷入沉思之中去了。

複雜與簡單,與一書中得以體現。

正如一光一暗,總是相鋪而成,相依而有,相立而形。

成年人在垂暮之時,總是會想起些美好的回憶,為兒時的自己而歡笑、而落淚。

……

人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成長,也由最初的單純無知、天真爛漫,變得深沉睿智、成熟幹練,卻也老氣橫秋、毫無生機、再無快樂。

這時候,回首,再憶往昔,看著一步步成長的自己,竟會快樂,有所感悟。

不管自己如何,總是令人喜愛的,從中,你能看到許多。

像心智的成長,外貌的變化,身心的成熟。

……

你會覺得真快,真快,一切如白駒過隙。

可那些記憶是最美的,永存於大腦皮層。

最美的永遠是過去。

有了最美的過去,才會具有最希望的未來。

查看全文

《城南舊事》讀後感500字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講的是作者懷念故鄉,回憶童年往事的一本書。作者是那么思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就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娓娓道來。暑假裡我一口氣讀完了全書,每個故事裡的人物,都久久地閃現在我腦海,讓我沉思發獃。多么美的童心,多么美的時光,多么美的記憶。

主人公小英子童年遇到的一個個人,在最後都是離別,甚至是永別。秀貞、妞兒、不是壞人的小偷、蘭姨娘、宋媽、爸爸……一個個人物來到小英子的身邊,一個個又悄然離去,這讓我對“成長與離別總是相生相伴”這句話有了深深的理解。逝去的童年令人留戀,成長過程中也有著不同的風景。一邊回望童年,一邊必須繼續勇敢向前,面對長大。這正像我正經歷的事情。

這學期我的兩個同班好友同時轉學,一個去了遙遠的美國,一個回了外地老家。雖然我早就知道這個事,暑假聚會送別後,好像很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但開學後,課堂上再也看不到他們熟悉的身影,課間再也聽不到一起嬉戲打鬧的笑聲,一個人時,我心裡還是有著淡淡的失落與想念。一個周末,我們全家去看電影。路上我趴在車座往後看風景,目光落到後擋風玻璃下的一個紙飛機上,觸景生情,忍不住“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頓時淚流滿面。因為這是放暑假那天我們三個人一起玩過的紙飛機。問清楚緣由後,媽媽對我說:“沖崽,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會有無數這樣的離別伴隨你,同學、老師、朋友、親人、父母,誰都不可能陪伴你一輩子,你得慢慢學會面對這樣的離別。好好珍惜現在正擁有的!擦乾眼淚,想念了就打個電話聊聊嘛。”

查看全文

《城南舊事》讀後感500字

最近幾天,我讀了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一書。

這本書以20世紀初的北京城南為背景,由5篇短篇組成。它以一個小女孩英子的視角,用懷舊的筆調描繪了當時北京城南的生活,講述了瘋女人秀貞、偷東西的年輕人,以及保姆宋媽等底層人物的故事,表現了成人世界的愛、恨、悲、歡,也表現了英子對人生的單純認識。

主人公小英子是個善良、天真,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她並沒有因為秀貞的“瘋”而怕她,反而和她成為了好朋友,並讓秀貞相認,還偷了媽媽的金手鐲,給她們做盤纏。這就體現了她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本質。英子是天真的。她和小偷坦誠交和他往,聽他自己的故事,和他一起讀《我們去看海》。

查看全文

城南舊事讀後感300字

在讀《城南舊事》這本書之前,我以為,寫一寫童年便罷了,沒想到讀它時讀出了色彩……

東廂房裡的小英子,玩著過家家,溫馨、幸福;農曆七月十五的蓮花燈,在節日的喜慶中度過,洋溢著紅,紅紅火火;文華閣剪髮,是驚險而有趣的,就像黃色一樣清爽、明亮……

英子的童年,是說不盡的純真,但是,那純真的字眼裡,又有多少憂愁與辛酸。都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英子13歲失去父親,擔起家庭的重任。這不是悲嗎?被迫與童年告別,與夥伴告別,這不就是離嗎?能夠回魂牽夢縈的寶島台灣,這不就是歡嗎?與妹妹隔絕兩岸,多少年後才得以通信,這不就是合嗎?喜怒哀樂,就是成長的樂章,陪伴著英子長大。

查看全文

城南舊事讀後感400字

《城南舊事》這本書是媽媽送給我的,寫的是台灣著名作家林海英在北京的童年往事,每當拿起它,我總是愛不釋手。

讓我感悟最深的有《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和《惠安館傳奇》兩篇文章,一篇父愛如山,一篇母愛似海。

現實生活中,自己的父母不也是這樣嗎?犯錯時,母親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呵護自己的小寶寶,猶如春風拂面;父親則像一隻被激怒的雄獅,不留情面去呵斥教訓,如同電閃雷鳴劈面而來。

記得那一次,我正在家中洗碗,一不小心,一口好碗落到了地板上,瓷器瞬間化成無數碎片,我愣住了。本以為會迎來一陣河東獅吼,出乎意料的是,媽媽非但沒有怪我,還關切地問道:“沒受傷吧?下次一定要小心了。”這句暖心話猶如久違的春日撫照,讓我全身暖洋洋的。另一次,我數學考砸了,當爸爸看到成績時,狠狠教訓了我。雖然棍子落下來時,掌心火辣辣的,但是我沒有感到一絲疼痛。因為我知道,爸爸的嚴厲責備是為了我好,這將關係到我的未來。

查看全文

《城南舊事》讀後感400字

老師曾經讓我們讀過一本書,書名叫做《城南舊事》。

說到讀這本書,還要從我翻開它的第一頁說起。起初我只覺得它是一本專門敘事的書,估計又像駱駝祥子一樣,十分羅嗦。於是我懷著隨便看一看的心翻開了第一頁。可是,我一下就發現了這本書的好處,作者把人物的心理和動作都寫得十分到位,細緻。特別是在看描寫惠安館瘋子那一段,仿佛那個人就站在我的面前一樣,我能看到她凍的發紅的臉頰,能看到嘴裡呼出的一點點熱氣,和那烏黑髮亮的頭髮。

而且這本書我怎么看都不膩。故事情節一點都不羅嗦,讓人看的根本停不下來。我跟著主人翁一起笑,一起哭,那種感覺真的是妙極了。

查看全文

城南舊事讀後感600字

陌生人怎么會熟悉呢?這么一件事就發生在了秀貞與妞兒之間。

剛與秀貞交談時,秀貞口口聲聲說小桂子是她的女兒,殊不知小桂子就是那個妞兒。秀貞求女心切,甚至英子,秀貞也要撩開小辮子看看有沒有一個胎記。後來英子無意中聽到了秀貞她原來剛準備結婚,結果思康說他要回老家賣田賣地,一個月後再娶秀貞。然而,一等就是六年,後來秀貞她娘把她的孩子“裹包裹包”送到城牆根下面了,之後就杳無音信了。秀貞從此就瘋了。

有時,秀貞會動情,哭喊著:“小桂子,小桂子,你怎么不要媽了呢?”有時,當英子來找秀貞時,秀貞會像待小桂子一樣的對待英子。那一刻,我也忍不住熱淚盈眶,偉大的母愛、感人的母愛!多少年了,親生孩子一面也未曾見過?她,是一個母親,當別人家的孩子幸福時,她仍然想到失散多年的小桂子。

有一次,英子和妞兒玩,英子忽然要看妞兒脖子後的胎記,英子撥開頭髮,一個手指印大小的青色的胎記赫然現在了眼前。當天晚上,英子就帶妞兒去見了秀貞。當時,秀貞就大喊:小桂子!我苦命的小桂子!那一刻,叫做重逢。我真為秀貞的執著而感動,也為母女倆的重聚感到欣喜。

那一刻,我流淚了。這淚水盛滿了欣喜與感動。這一切,都是因為英子的善良,才能讓秀貞與妞兒久別重逢。臨別之時,還給她們一些盤纏。這裡面英子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應該謝謝英子。在那個時候,這樣的善良也是難能可貴的呀!我想,妞兒與秀貞一定十分感激當時英子的善舉吧!

查看全文

城南舊事讀後感500字

《城南舊事》是令我觸動最深的一本書,它是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惠安館》《我們去看海》《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這些故事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這本書不刻意去表單什麼,緩緩地敘述著,就像生活在講故事。英子用她童真的雙眼觀察者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書中的一切是那么的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和緩緩流逝的歲月結合在一起,如一首淡雅的詩歌。

整本書的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深深觸動了我。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台是一樣!”時,就明白爸爸不能親眼看見女兒上台講話,女兒就只能戴著一朵夾竹桃是的心情。文章最後一句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了”。當英子聽說父親去世後,沒有哭,反而異常的鎮定。我知道,從那時起,英子變不再是小孩。

查看全文

《城南舊事》讀後感400字

說起童年,我不禁想起自己快樂的童年和我讀過的《城南舊事》這本書里所描繪的童年。

當我手捧《城南舊事》這本書時,讀著讀著我漸漸走進了書里,這本書寫的真是太好了,我如饑似渴地把它讀完。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她以年少的心態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她的童年過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像戲劇一樣變化的,可是卻那么的真實、純樸。特別是她的父親早逝,令她一日之間長大成人,再也不是小孩了,她的母親不想讓她受苦,盡心地呵護她,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媽媽也像她的媽媽一樣對我的愛和呵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