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花田半畝》有感作文

時間:2022-06-26

讀《花田半畝》有感700字

淺藍色的封面,印著田維最愛的龍膽花,還有一行小字:一個美麗女孩的生命絕唱。同樣,也是淺藍色的,平靜,安詳。

田維,一個北京女孩,十五歲時身患絕症,卻依舊開朗樂觀;二十一歲時,她平淡地離去了,只留下“半畝花田”。我難以想像,一個柔弱的女孩如何在病痛的折磨下寫出《花田半畝》?

這是一本磚頭書,很厚,很重。我知道,這裡面凝結了這個女孩對生命的洞察和站在死亡面前的平靜。我知道,她並不是不懼死亡,而她是在用愛,用善良和勇氣去抵禦著病魔的入侵,以殘缺的生命在堅強地獨舞。

扉頁中有這樣一句話: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這句話很吸引我,反覆細讀,恍然大悟,支撐起田維的堅強的就是——愛!她說:“花田裡的文字,不是生活真實的熱鬧,而是飄在半空的寂寞。”剛讀了幾頁,作者美麗的文字就給了我極大震撼,我喜歡這樣的文字,於是《花田半畝》便成了我的枕邊書,夢裡都是她淺淺的微笑。我把書中的文章稱為“日記式散文”,記錄的是生活中的一處景物、一個人、一個夢、一段往事或者一次“碎碎念”。

田維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躺在蒼白的醫院裡,躺在蒼白的病床上,蓋著蒼白的床單,面對蒼白的牆壁和傷心得臉色蒼白的母親時,她沒有落淚,而是忍住病痛強顏歡笑,安慰她的母親,緊緊抓住母親日漸消瘦的手……看到“強顏歡笑”四個字,我感覺心裡的某個角落被一種什麼東西一把揪住,久久不能釋懷。

查看全文

讀《花田半畝》有感900字

在那半畝花田之上,她是一株可愛的龍膽花,有著水藍的憂傷,淡紫的芬芳、亮粉的嬌艷、翠綠的希望……

再次合上這本書,她的笑容,淚水,她與母親的溫柔相伴,與病魔的苦苦掙扎,至今仍深深刻印在腦海中——田維,一個早已離開人世的姑娘,在短暫的20xx年生命中,在與死神波瀾不驚的對視中,她留下了這本我握在手中的《花田半畝》。

很久以前,我就接觸到這本書,淡藍色的封面,淡淡的名字,封面上的一句話“一個美麗女孩的生命絕唱”卻狠狠的敲在我心上。所以,我欣賞田田,勝過欣賞這本書。

她是一個美麗的女孩子,真誠、善良、純潔、靈秀。

她愛這個世界,用一顆清水做的心,純粹地愛著,虔誠地寫著。

她用明亮的雙眸捕捉了生活中所有細微的美好,種在她的心裡。

溫暖,繽紛,芳香,感動,淡然,幸福,多情,憂傷,痛苦……是她的情懷,燦爛地,在她的心田裡,生長出來。很生動,很鮮艷,似一片蘊含了無限深意的風景。

我欣賞她對生命的熱愛。她說,把她的滿腔情懷,比作花田吧!在春天裡從容地播種,在夏天裡熱切地期盼成長,在秋天裡快樂地收穫,在冬天裡安然地沉默。她的花田裡,枝椏搖曳,清香朵朵。多么純粹的女孩,她用她脆弱的心愛著這個世界,心存眷戀,面含微笑。可惜,這美麗的花田,只有半畝。因為,在一個寧靜的夏天的夜晚,這美好的女孩化作翩翩的蝴蝶,飛到了另一個世界,戀戀不捨地告別了她所鍾愛的這個珍貴的人間。只留下她的花田半畝,繼續明亮記憶的星空,延續著感情的溪流,延續著對生命的思考和珍重。

查看全文

讀《花田半畝》有感

初拿到半畝花田這本書,心跳好像不由得漏了一拍,封面上一朵淡藍色的花,大氣而又散漫,澄澈而又放縱,華麗的鋪滿了整個封面。淺淺淡淡的藍色,瀟灑而又不乏細膩的筆觸,美得動人心弦。楷體的花田半畝四個勁道的字赫然出現在封面上。

翻開書頁一個清純的女孩正笑盈盈的看著你,是田維。邊上還伴著幾張田維畫的畫,美的如就如同她本人。咋一看像個高中生,但實際卻是一個大學生,她在最亮麗的青春年華逝去的,美得如同一朵花。

書頁翻動,我進入了她的花田,裡面記錄了她對生死的看法,對人生的感悟,一個走在死亡邊緣的人如此清新淡雅的文筆寫下了一個個字,直面於死亡,不懼於死亡,就像一個舞台上的舞者,用最美的舞姿呈現於觀眾,每一曲都宛如絕唱。她用散文般輕盈的文字講述一個個真實故事,她和哥哥的玩耍,病房裡孤獨的女孩,和朋友的友情。田維是不幸的,痛苦將她包圍,田維也是幸運的,友情,親情,愛情,都存在於她的小小世界幸福的將她包圍。她在疼痛的日子裡,獨自蜷縮在被子中,忍受著痛苦,在朋友、親人面前卻像一個健康人般,又笑又跳,似乎病痛已經離她遠去。她的親友何時不知道她的痛處,即使止不住的落淚,但到了田維面前,也要強顏歡笑,她們不想讓田維的心裡有一絲的陰霾。她們是田維活下去的勇氣,她勇敢的活著,不想任何人為她傷心,如此美的心,上帝定是在天上望地下一瞧便見到了這個女孩,便想讓她到天上來陪著他,定是的。田維,你在天上可好。

田維的心是如此細膩,文字就像一滴滴圓潤的水珠,晶瑩剔透,陽光透過映出裡面小小的世界,雖小,卻是整個世界。獨愛田維的文,獨愛這個美麗的女孩。

查看全文

讀《花田半畝》有感

曾經看過一本令我終身難忘的書,叫《花田半畝》,是一位美麗清新的大學女孩田維所著,雖然年僅21歲,卻擁有非凡的才華。只是這樣的才女永遠停在了21歲,這繁花似錦的年齡。

田維,一個只有21歲的仙女般的少女,愛寫作,愛聽音樂,愛龍膽花,我從她的文字里總看得見充實、快樂,似乎所有的疾病痛苦都是人生的一道的美味......

她,面對死亡的沉靜,我們都沒有預料到,她對病痛的忍受,對生命的洞察,讓我們感知到一個堅強的生命。在一個個疼痛蔓延的夜晚,她用自己年輕的光芒點亮了生命的燭光。

田維安靜地走了,室友在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在她的電腦部落格里儲存著大量的日誌。從得知病情到生命逝去,一直都在寫,每一篇無不是感恩、憂傷的故事。她的故事感動著上千人,她用自己的雙手書寫下身邊點點滴滴的感動,沒有任何抱怨,用平靜的眼神直視死亡,她說:“這樣的生命,將是驕傲而尊貴的。”她就像一隻蝴蝶,不管外面的風雨有多大,仍舊在花朵上採集著花粉。她在用愛、善良、勇氣、堅強抵禦著病魔的入侵和生命的獨舞。

她曾經在日記中寫道:“如果可以,只讓我的右眼流淚吧。另一隻眼,讓它擁有明媚與微笑。”她開朗,愛笑。媽媽說,如果能夠再孕育你一次該多好呀。“您仿佛在怨恨自己,將我生成多病的身軀。您覺得是您造成了我連綿的苦難。媽媽,我卻時常感激您,您給了我生命。即使這身軀有許多不如意,但生命從來是獨一無二、最可寶貴的禮物。我感謝,今生是您的女兒,感謝能夠依偎在您的身旁,能夠開放在您的手心。媽媽,不幸的部分是我們共同的命運,幸福卻是更深切的主題。”讀到這裡時,我已淚流滿面,面對命運的不公,她沒有不滿,更沒有怨恨,而是淡然地接受命運,接受這不公平的,殘酷的命運。

查看全文

讀《花田半畝》有感

風拂過我的耳旁,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與淺淺的惆悵。

看著眼前那海洋般浪漫的龍膽,安靜,憂鬱,沉默,孤獨,這讓我想起了那猶如曇花一現的美麗的女孩,她是那么的美麗,卻又那么的脆弱。

田維就是這個美麗的女孩,她是一個地道的北京80後,於1986年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她是一個樂觀的女孩,是快樂的代表。但命運何其不公,讓她早早的便離我們遠去。或許,她是上帝指派下人間的精靈吧,是上帝的寵兒,上帝捨不得讓她在人間便早早的命她回去陪伴自己了吧!一切都未曾得知。總而言之,我們知道,她確確實實離開了我們。

查看全文

讀《花田半畝》有感

不記得當初是怎樣合上這本書的,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人們說“因為一座城,愛上一個人。”那么我要說,因為《花田半畝》這本書,我,愛上了田維。

猶記得書里照片印著的那個笑得如此開懷的女生。一頭清爽的短髮,一雙沉靜的眼,一個小巧的鼻子,總掛著笑容的嘴。這,便是田維。一個樸實的田維。記得梁曉聲大師為她寫到,“經常與死神波瀾不驚對視的人,是了不起的人。”是的,在我心裡,甚至在所有人心裡,田維,是了不起的。她沒有因為疾病而放棄寫作,沒有因為痛苦而與世人叫著不公平,亦沒有因為這紛擾的世間遺棄最純潔的心靈。我想,這樣的田維,才是最令人敬佩的吧。

《花田半畝》是田維對生命絕唱。在病痛的折磨與寂寞交織在她心靈上時,只有文字才是最深最好的依戀了吧。

印象最深的是《說話》一文。“擁有什麼,又放棄什麼。一切完滿,我無力把握,回望,總是如沙從指縫中漏去”或許,田維是無助的吧。面對疾病卻無能為力,默默忍受這病痛的折磨。一想到要與這難以忘卻的一人一物,一花一草分別,內心只有深深的眷戀與悲戚吧。田維筆下的火車,總帶著悲鳴從耳畔疾馳而去,擊打她內心的敏感。敏感什麼?我不完全懂得。可能是時光的匆匆吧。亦可能是難以磨滅的回憶吧。她說,“火車本是火車,火車卻早已不僅僅是火車。”火車是什麼?這才是引人深思所在的。田維在《有關咖啡》一文中寫到“春天明明已經來了,怎么卻又被鎖在窗外了呢?”每當讀起這句話,我總會莫名心疼起來。這是怎樣的一個女孩呀。上帝對她又是如此的不公啊。為何要將痛苦施加在這個女孩身上,為何讓她只能呆在那充滿刺鼻藥水的醫院裡,為何讓熱愛中文的她早早失去了生命,別了這美麗的文字,別了這美好的世界。

查看全文

讀《花面母靈貓》有感

【篇一:讀《花面母靈貓》有感】

在這個假期里,我讀了一本書——《花面母靈貓》,也喜歡上了裡面的故事。

《花面母靈貓》一共分為19個故事,雖然每個故事都很精彩,但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花面母靈貓》。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叫土娃的棄兒在去射擊花面母靈貓時,發現有一隻靈貓的幼崽被拋棄在旁邊。土娃想到自己也是被媽媽拋棄的孩子,於是他想幫助這個可憐的幼崽回到母靈貓的身邊,可是他試了好幾次都是被花面母靈貓拒絕了。土娃不明白為什麼,於是他仔細觀察到這隻小靈貓不僅很瘦弱,而且尾巴也很短。尾巴短對於靈貓而言可是致命的,因為靈貓的尾巴只有長長的才能捕捉到食物。看到這些土娃很是氣憤,他決心帶走小靈貓,他堅信自己一定會把它培養成一隻優秀的靈貓的。

土娃的做法讓我很贊成,也不僅為他豎起了大拇指。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外表的美醜都不能成為決定自身能力的關鍵。我們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判定一個人,所以那些小瞧別人的勢力眼們,你們是不是更應該看看這個故事呢?

這讓我想到了醜小鴨的故事。雖然醜小鴨,又瘦弱又醜,但最後不也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嗎?生活中有許多個醜小鴨和小靈貓,希望你們也要像它們一樣,勇敢地生活下去,向人們證實你們的實力,活出精彩的自己。

【篇二:讀《花面母靈貓》有感作文】

本書精選了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創作的中短篇動物小說。

這本書講述了關於長臂猿、斑羚、靈貓、魚鷹、猴子等多種動物的傳奇故事,展現了動物世界中的善與惡、美與醜揭示了作家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動物的尊重。

查看全文

讀《花婆婆》有感600字

我第一次讀《花婆婆》這本書還是在上國小前,那時吸引我的是美麗的封面和插圖。今天,我偶然又翻出這本繪本,看到扉頁上寫著——獻給所有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人,我好奇地又讀了一遍,果然有了新的感想。

主人公盧菲絲小姐在小時候常常聽爺爺講旅行的故事,她也立下了兩個心愿:第一個是長大後要像爺爺一樣去很遠的地方旅行,第二個是當老了的時候也要住在海邊。爺爺笑著告訴她,還有第三件事一定要記得做,那就是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盧菲絲小姐長大後,她實現了她的前兩個心愿:去了很多地方旅行,老了也在海邊住下了。後來當她背傷復發,躺在床上不能行走的時候,她還在思考怎樣完成第三個心愿。忽然看到去年種的魯冰花,覺得很美,她就有了主意。傷好後,她到處播撒花種,大家都叫她“又老又瘋的怪婆婆”,等到第二年春暖花開時,漫山遍野開著魯冰花,別人都稱她“花婆婆”,她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第三個心愿。

當我讀到漫山遍野都開滿魯冰花時,我被這美震撼了,不僅僅是成片的魯冰花美,還有老婆婆心中那份為世界增添美的執著精神美。後面,盧菲絲老婆婆的外甥孫女,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也立下了和盧菲絲當年一樣的願望,也包括著最重要的第三條:“一定要記得做第三件事,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我覺得這句話就是美麗的,我也要和花婆婆一樣,做讓世界更美麗的事。

我又在思考:怎樣才能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呢?或許是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樣撒花種?或許是在同學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還是把看到了的垃圾撿進垃圾桶……?媽媽告訴我:勿以善小而不為,只要心中有這樣的信念,一定可以找到很多很多機會——做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

查看全文

讀花榮

在下不才,一向花痴,讀過《水滸傳》,就對花榮念念不忘。我一向喜歡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的君子俠士,花榮便是如此。花榮為救宋江,與劉高反目。他說射到左纓便是左纓,說到右翼便是右翼,說到心窩便使劉高軍心渙散。這就從狹義上表明了花榮言行一致的君子風度。花榮答應宋江要棄暗投明,他就說到做到,殺了劉高去投靠梁山泊,放棄了榮華富貴,放棄了功名利祿,去兌現諾言。

其實,他明明可以帶領光軍在那一次剿滅梁山泊,然後加官進爵,好處不少,而他為了自己的諾言,放棄了一切。花榮更是重義氣的,他當初為了救劉高手中的宋江,單槍匹馬地沖入劉營,置自己的生死於度外。對於花榮,絕不會不管朋友的死活,哪怕死也要為了兄弟情意而死。他明明可以不管宋江的死活,而冷眼旁觀;或趁群龍無首,去剿滅梁山泊,他為了“義”卻沒有那么做。後來梁山泊歸順了朝廷,昏庸的皇帝一杯毒酒將賜死花榮。花榮端起酒杯,哀哀地看了宋大哥最後一眼,揚起頭來一飲而盡,然後凝視著天空倒下。

查看全文

讀花

行到水窮處,坐看花開時。

——題記

四季更替,成了花兒爭奇鬥豔的舞台。那一絲一縷的暗暗幽香,盈了誰的袖?一簇開無主的桃花,引來杜甫“可愛深紅愛淺紅”的追問;一池綠葉紅蓮,得到楊萬里“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讚賞;一枝蕭瑟的殘菊,引發元稹“此花開盡更無花”的嘆息;一樹高潔的寒梅,又受到王安石“為有暗香來”的褒揚。

讀花,花初綻。

陽春三月,踏著那才能沒馬蹄的淺草,白居易漫步在小路上,星星點點的野花迷了誰的眼?燦爛的春光籠罩著大地,清新的氣息瀰漫在綠草野花之中……

讀花,花已凋。

寒冬臘月,萬花凋零,而牆角里的幾枝梅花,卻還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王安石遠遠看著,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是因為有陣陣幽香隨風傳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