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之行作文

時間:2022-06-26

都江堰之行作文300字

8月19日,天氣陰涼,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都江堰遊玩

我們來到都江堰就去了南橋。南橋成“凹”字形。上面是龍畫,兩邊有一幅幅書畫,真是一座文畫橋。南橋上非常涼爽。橋上的人真多啊!有觀光的,有趕路的,有畫畫的……橋下水流湍急,波濤洶湧,一個浪花接著一個浪花向前奔去。

我們又來到風景區都江堰。我一走進大門就看見了許多的銀杏樹。我好象聽見了它們正在說話:“歡迎你來到這裡。”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著旁邊嫩綠的枝葉。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西關。媽媽告訴我,《西遊記》就在這裡拍攝過。登上西關城牆向遠方去,整個都江堰的風光盡收眼底。

查看全文

都江堰之行

來到都江堰時,已是八、九點,正值遊客高峰期。

都江堰的第一大景點便是山,都江堰背負岷山,中分岷江,是歷史上一大奇觀,岷山被千里岷江力闢為二,志稱東岷、西岷。灌縣境內,東岷一支至都江堰折轉北行,莽莽蒼蒼,望彭縣方向而去,余脈直抵灌縣縣城。西岷一支自邛崍,崇慶而來,縣境內為馳名中外的青城山,群山蜿蜒,連峰接岫,風光十分秀麗。

“兩岸奇峰平地涌,源頭活水抱山來”站在一望,山光水色,樓閣城坦交相輝映,好幅奇麗的天然圖畫。

一峰高出一峰顛,高盡群峰直上雲,元氣混茫帷見水,晴光閃爍盡成煙,。身輕便覺人如蛻,音細兼疑鳥亦仙,孤鶴向南雲外去,萬重嵐翠擁青蓮。

古蹟

提到都江堰,堪稱一絕的便是古蹟了。

二王廟在城西二華里,是紀念李冰父子的專祠,廟負山面水,傑閣重樓,映稱于山光水色之中,廟內梯回壁轉,亭殿交錯,飛檐疊閣,宏偉莊嚴。是都江堰重要文物古蹟之一。

二王廟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分布在坡陡地窄的山窩裡,廟被峰巒簇擁,煙波雲樹,地極清幽,全廟為木穿斗結構建築,由“神、膳、舍、園”四部分組成,占地面積約一萬零二百平方米,讓人感到開朗、舒展。

在二王廟的裝飾上,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吉祥如意,健體長生,羽化登仙等玄學,故樂樓的裝飾則通過諧音,會意或直書其字等方旨,如裝飾的各種山水花鳥,飛禽走獸,靈芝仙果,羽土古人等,比較鮮明地形成了道教建築的風格。

都江堰作為中華古代文明的象徵,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科學的創舉,使炎黃子孫引以為榮,這座集歷史、科學、文化、藝術為一體的博物館,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智慧的精妙作品。

查看全文

都江堰之行

,玉壘關又跳了出來,站在城樓上,俯視岷江,將整個都江堰盡收眼底,讓我們感到了快慰。

穿過安瀾索橋,就到了都江堰重要地區——魚嘴。由於這裡的地形像一條大魚的嘴,大家就稱它為魚嘴。旁邊是座水閘,它封堵了外江水,使我們無法看到浪頭一個接一個的壯觀景象。只能看見岷江水流向飛沙堰。這次我們意外發現李冰制水時運用的重要工具——榪槎和竹籠。

從人字堤上走過去,再向前走,就是飛沙堰,雖說這只是都江堰的一小部分,但它為都江堰奉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量,並改變它的流向。在飛沙堰旁邊,就是寶瓶口,這是一個很窄的缺口。就像一隻寶貴的花瓶那一片狹小的瓶口。這個缺口,有效的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速,更讓岷江可以更多移向它方。

查看全文

都江堰之行

在成都這個城市裡,有一處著名景點是都江堰。一提起它,就讓人想到那年代久遠的宏大水利工程。是它那清流浸潤著千里沃土,才鑄就了今天成都“天國之府"的美譽。在暑假裡,我們一家就遊覽了令人嚮往的都江堰。

我們一進入都江堰景區,就目睹了許多形態萬千,栩栩如生的銅像。有的一臉山羊鬍子,手持羽扇,頭戴葛巾,身穿八卦衣,這應該就是諸葛亮的銅像吧;有的昂首挺胸,手持利劍,身披披風,威嚴極了,這就是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凍的銅像……欣賞完銅像之後,我們就踏著歡快的腳步,匆匆趕往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寶瓶口“,”飛沙堰“,”魚嘴“。

從遠處看,”寶瓶口“呈倒梯形,是岷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猶如一個花瓶的瓶口,嚴格控制著岷江的流速和流向。在”寶瓶口“的旁邊,便是”飛沙堰“。清亮的江水平靜緩慢地流動著,溫柔地撫摸著水壩。”飛沙堰“的主要功能是把從上游衝下的沙石排走,起到防洪排沙減災的作用,確保內江通暢。

”魚嘴“顧名思義,如同一隻魚的嘴巴,昂頭於岷江江心。聽導遊說,這魚嘴的主要作用是把波濤洶湧的岷江分成內外兩江。我靠著圍欄,俯身凝望著魚嘴,真是把岷江分成兩條渠道流通的。試想,如果是由現代人來修建都江堰,能夠超越古人修築的結果嗎?

當我還在驚嘆於古人的聰明才智時,媽媽卻拉著我走到了安瀾索橋面前。我小心翼翼地上了橋。搖搖晃晃的索橋上擠滿了人,我低頭俯視著索橋下兩邊的懸崖,立刻就讓我毛骨悚然,雙腿發軟。我們在索橋上緩緩移動著,一眨眼,我們邊走過了索橋。

查看全文

初三寫景作文 :都江堰之行800字

一來到都江堰,這個美麗的地方,我們就深深地吸引了。無論是這的空氣,這的花草,還有那陳列著的圖畫。都給我們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先來說說那形態各異的雕塑吧。城隍廟裡,城隍悠閒地坐在正中,而守護他的四大天王卻滿臉繃地緊緊的,莊嚴的坐在寶座上,手上緊握著自己的兵器,高度警惕著。腳還踩著許多動物,展現出大將的風範。

隨之,我們踏著歡樂的腳步,聽著優美的歌曲來到一個關卡——西關。這雖只是一座城樓但有著重要的意義,相傳在西關的斗屏台上,這項偉大的工程的,也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李冰。曾與蛟龍在此戰鬥過。李冰變成一頭牛,和蛟龍變成的犀牛打鬥起來,後來在李凍的計策下取得勝利,靜靜地去感受,仿佛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面再次浮現。

出西關沒多久,玉壘關又跳了出來,站在城樓上,俯視岷江,將整個都江堰盡收眼底,讓我們感到了快慰。

穿過安瀾索橋,就到了都江堰重要地區——魚嘴。由於這裡的地形像一條大魚的嘴,大家就稱它為魚嘴。旁邊是座水閘,它封堵了外江水,使我們無法看到浪頭一個接一個的壯觀景象。只能看見岷江水流向飛沙堰。這次我們意外發現李冰制水時運用的重要工具——榪槎和竹籠。

從人字堤上走過去,再向前走,就是飛沙堰,雖說這只是都江堰的一小部分,但它為都江堰奉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量,並改變它的流向。在飛沙堰旁邊,就是寶瓶口,這是一個很窄的缺口。就像一隻寶貴的花瓶那一片狹小的瓶口。這個缺口,有效的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速,更讓岷江可以更多移向它方。

查看全文

高中作文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世界水利工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因而,李冰父子是世界水利工程無壩引水工程的先驅,他們鑄造的都江堰飽經千年的風霜,依然堅不可摧,成為了成都的門衛,有專家曾經計算過,如果都江堰遭遇強洪水而決堤,成都平原將浸泡在深達七層樓約合23。1米深的洪水中長達數百天,但是,從現在都江堰的壩體情況來看,是不用杞人憂天的。

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曾經是一個水旱十分嚴重的地方,要不就是天降大旱,土地分裂,莊稼顆粒無收;要不然就是洪水來勢洶洶,勢不可擋,李白所以在著名的《蜀道難》中寫到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說的就是如此。

但是,在戰國時期,秦始皇冒險進軍戰國其他六雄不熟悉巴蜀大地,結果以少量兵力輕易攻下,發現巴蜀地區人民因岷江水患而民不聊生,許多人背井離鄉,四散而逃,於是,秦始皇派出當時的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李冰去成都治理岷江水患,這是據歷史記載大禹治水後的有記錄的最早的水利工程,他與有治水經驗的漁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選址,開渠,鑿溝,築堰,歷經兩代人的努力,都江堰勝利完工,其中,歷經千難萬險,遇原挖渠,遇山鑿壑,見溝引流,遭河建壩,將滾滾岷江水引入巴蜀大地,又在寶瓶口前建造飛沙堰;飛沙堰顧名思義有飛沙的作用;岷江水在魚嘴分開,分別流向外江與內江,巨大的離心力,將沙石第一次分開,由於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旱季水不斷,雨季水不泛,以風水學上最典型的四六分水分開,又怕萬一水暴漲,魚嘴無法大量分水,所以築起了飛沙堰,古代的飛沙堰由石籠堆砌,洪水一來,立刻自動潰堤,將洪峰排入外江,如果還無法排掉洪峰,由於寶瓶口口窄,有幾乎垂直與內江,洪峰的產生的巨大離心力可以令水直接衝過寶瓶口,流入外江泄洪。旱季時,江水產生的離心力可以將水中沙石甩出飛沙堰,不至於堵住寶瓶口,而內江水位低時,而內江的前端低於後端,水可以直接流向寶瓶口,而接近飛沙堰的地方有一個瀑布,將水混合,將氧氣放入水,所以,好水遇上成都這塊風水寶地,自然為成都帶來了無盡的財富。

查看全文

都江堰遊記作文400字

都江堰,風景優美,四季宜人,是著名的旅遊度假休閒勝地。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於都江堰遊記作文400字,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都江堰遊記作文400字篇1

詩人山春曾在《灌陽竹枝詞》中寫道:都江堰水沃西川,人開時涌岸邊。詩人運用巧妙的語言讓我們見識了這神奇的都江堰。暑假,我領略了都江堰的美麗。

一來到都江堰,我便看到了湖邊一顆顆的柳樹。柳樹小姐們的樣子也算得上是婀娜多姿,千姿百態吧。這可是在夏天,柳樹小姐們全都換上了輕柔的綠色長裙,宛如一位位綠衣仙子。往欄桿旁走,才發現欄桿上的雕刻技藝當真是無可挑剔的。有的圖案是雍容華貴的鳳穿牡丹,栩栩如生;有的是金龍出雲的花樣,十分有立體感;有的是含苞待放的菊花,可愛極了。

再往前走,便是十分著名的玉瀾索橋了。索橋用鐵索綁在半山腰,猶如一隻風掛在半空中,只有遊絲一線牽著。光是遠遠地望著,我便早已不寒而慄、膽戰心驚了。人們走在索橋上一個個都緊抓著護欄,接著再一步步地挪動著自己的身體。還有一些人膽子大些,竟把自己斜倚在護欄上,不過卻也十分笨重。只見索橋上的木板雖也結實,卻稀稀疏疏。不過,走在吊橋上,聽著下面潺潺的流水聲,卻也別有一番獨特的韻味。下面的河川流不息,一點兒小小的波浪,讓這原本就十分特別的都江堰,又有了一種獨特的美。

再繼續往上走,就來到了有“蜀中小西湖”之稱的翠月湖。啊!來到這裡的人無不讚嘆這奇妙的翠月湖。她的美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這裡景色宜人、風光秀麗、涼風習習。翠月湖的水真亮啊,亮得像一顆顆閃亮的鑽石;翠月湖的水真淨啊,淨得像一面沒有絲毫雜質的明鏡;翠月湖的水真藍啊,藍的讓人分不清楚這是天上還是人間;翠月湖的水真靜啊,平靜的沒有一點波紋。這一個美麗的湖,應該是那天宮的瑤池從天而降吧。否則怎么會有一股“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觀”的獨特魅力呢。真是仙境呀!

查看全文

游水都江堰作文500字

暑假旅遊時經過成都。剛剛經過長途旅行的疲憊讓我急忙下車呼吸一口新鮮空氣。本來並沒有去都江堰的想法,可是一聽車要在下午才會開動,這才催使我下定了決心,算了,順路去看看它吧!

一路走著,忽然遠處傳來轟隆隆的響聲,仿佛天地也因此而在震動。迎面撲來一陣陣清新的水氣,疲憊在此時也被一掃而光,仿佛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驅動我加快步伐前進。

終於到達了都江堰。站在伏龍觀向前望去,陡然一驚,只見波濤滾滾,濁浪滔天,從遠處而來的江水如同賓士的脫韁野馬,在向岸邊咆哮著撲來。與岸撞擊後,發出了驚天動地雷鳴般的響聲。江水改變了方向,轉而又向另一邊撞去,可又被迫乖乖地調轉方向……我終於看出,江水並不是脫韁的野馬,而是一匹被馴服的良馬。它按照著堤壩設計者的意願在賓士,整個過程中,沒有一滴水濺錯方向,在這裡我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蓬蓬朝氣,可以看到一種壯觀的馴服,看山看霧看松,各有勝地,看水,可不能忘了都江堰。

我不禁疑惑,是誰馴服了它呢?這不得不提起幾千年前的蜀郡太守李冰。

秦國最初的目的,也許只是為了統一天下而做準備。可是李冰卻把建造都江堰當成了一個防洪灌溉工程。他大愚又大智,他大巧又大拙。他用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人間最純樸的思考。都江堰的建成使得原本乾旱的成都平原成為當時最富饒之地。在他之後的許多治水寶典,早已乾脆得無法翻閱,而他總結的治水八字真言,至今還是水氣淋漓。

我想,幾千年來的中國官場不少青雲直上,官運亨通之流,卻少了幾個像李冰這樣真正關懷天下蒼生的人。

查看全文

讀《都江堰》有感-議論文作文

今天,我拿起《都江堰》這本書,我想這本書肯定是寫都江堰美麗的景色。我讀完後情不自禁發出一聲感慨:“好美啊!”我真想馬上飛到那如詩如畫的都江堰,親眼目睹。

讓我來告訴你都江堰有哪些景色吧!有神氣三大工程,分別是“魚嘴”、“寶瓶口”、“飛沙堰”。“魚嘴”長有3000米,寬有300米呢!還有八字格言也很棒,《“遇彎截角,逢正抽心,乘勢利導,因時制宜”》是對都江堰灌區河道進行[歲修]和維護的經驗總結。讀到這裡我深感佩服,古老的人們把自己的文化和所看到的總結出來它刻在一塊塊石頭上,便形成了今天的八字格言。“啊!”他們是多么的聰明,雖然他們不懂得如今的高科技將刻的保存,但是他們刻在了木板上為後人流下了旅遊勝地,讓後人明白那時的事情。我們要學習他們動腦,凡是都要想辦法,不要傻等。我們還要學習他們為後人做鋪路,不要破壞這世界,要讓世界有更好的生存環境,讓後人生活在世上為我們驕傲,為我們而自豪。

查看全文

都江堰之秋作文600字

我把回憶交付給夜晚窗外的窸窣聲;我把思念交付給青城山上的古銀杏,我把愛意交付給都江堰的層林盡染。沒錯,這一山一水,一磚一瓦,都裹挾著生命的溫度,這便是我的家鄉——都江堰。

這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城市,這是一個萬山紅遍的季節。

秋色在銀杏樹上泛濫,落葉喚醒了秋風,在外婆的言語下,我偶然得知,銀杏是都江堰的市樹,難怪一到了秋天,銀杏葉就紛紛揚揚地飄灑下來,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一瞬間,都江堰便成了金色的童話世界。無論是狹窄的小巷,還是繁華的大街,銀杏葉隨著微風,和著鳥兒悠閒地叫聲,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金色的原野,飽滿的麥子,跟著秋風,形成千萬朵金色的波紋;山上的獼猴桃、蘋果、紅柿、地里的草莓……散發著誘人的清香,讓人饞涎欲滴。遠山近樹,宛若一幅愜意的山水畫。這一切怎不讓人沉迷於此?

余秋雨先生曾說過:“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試想,340公里的岷江水浩浩蕩蕩地奔涌而來,跳躍、撞擊、重疊、飛濺,那該是多么雄偉壯闊的一幅圖景啊,過了飛沙堰,溫柔、馴良地奔向田野、樹林和城鎮,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最後合成了一條條清澈透明的小溪……孩子們頑皮地跳入水中嬉戲,絲帶般的水滑過雙腳,清爽至極,岸邊的垂柳也跟著一起,把自己的聲影留給這個秋天。

夜晚,華燈初上,漫步江邊,微風拂過臉頰,看輪船駛向遠方,

這秋,這落紅,讓我無法忘懷。我在想念,想這秋的迷人,想這秋的熱烈,想這秋的忙碌,想這秋的愜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