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智慧從哪裡來》有感作文

時間:2022-06-26

讀《教育智慧從哪裡來》有感

這個月一直在讀王嘵春老師的《教育智慧從哪裡來》一書,感覺有幾點感受最深:

一、王老師實話實說。

面對如今鋪天蓋地的成功教育案例,王老師提出質疑:教育事業真是這樣

簡單化、輕鬆化、單一化的嗎?王老師的見地我非常贊同,作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線的國小教師,我深深地感覺到教育感化一個孩子真的是“難於上青天”!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做案例研究。我們做案例研究的根本目的在於積累經驗與教訓,指明研究的方向,從而為實踐提供導向作用。因此,我們做案例研究應側重於過程和邏輯分析,不應側重於是否成功;側重於理智的判斷,不側重於激情燃燒。

回顧了一下自己以前所謂的案例分析,總好象是為了凸顯自己的成績在塗脂抹粉。其實說句心理話,十幾年的教育教學經驗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教育的蒼白無力。

二、做研究不要總立足“怎么辦”?應先找“為什麼”。

對於這一點我也感同身受。剛開學接了個新班,劉斌是班級的“老大難”。

一開始我總想:怎么辦才能不讓他拖班級的後腿。於是天天中午留他在學校與我一塊兒吃飯,並給他輔導功課。可是半學期下來,他依然如故,儘管在行為習慣上略有好轉,但對於學習還是能躲則躲,能賴就賴。

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什麼”?為什麼他這樣不願學習?為什麼小小年紀的他竟然如此大膽?這么多的壞習慣又是怎樣養成的?為什麼他有努力的願望卻看不見進步呢?

經過與家長的多次接觸我逐步了解到由於父母忙於生意疏於管教孩子。租住場所魚龍混雜,他與哥哥只有狠一點才不會吃虧。至於學習因為父母沒有明確要求、期望,自己也就順其自然。待到落後時便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家人也無暇顧及。而我們的學校教育又是主動或被動地採用了“學習成績”這一把丈量的尺子,於是,成績落後的他自然就將自己列入了班級、老師和家長的對立面,以此來保護自己。

查看全文

智慧600字作文範文

【篇一:節約是大智慧】

你是否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道理?中華民族節儉的傳統美德已經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中取得了輝煌成就。

然而,我們發現現在有許多人丟棄了中華的傳統美德,不重視節約,沒有意識到在今天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中,“節約”是一種我們必須學會的大智慧。

首先,節約的智慧體現在觀念上。日本是個小國,資源要比中國匱乏得多,但卻以低於我國的能源消費創造出遠遠高於我國的經濟。這與他們全民奉行節約立國的風尚有很大關係。這是為什麼呢?有報導說一個日本旅行團的遊客吃飯時全用自帶的筷子,目的是為保護、節約森林資源,此點滴之舉就顯示出他們的節約精神和智慧。對我國而言,對上海而言將節約都是十分重要的,有益的。上海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的時期,資源消耗強度增大。在這緊迫時期,讓我們發揚中華傳統美德——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節約的智慧體現在行動上。減少廢品率就是節約。在生活中,使用節能燈比普通白熾燈能夠省75%的電,用噴頭淋浴比浴缸洗澡可節省水量達八成之多,而晚上開啟空調的睡眠功能就可以節電20%等等。在學習中,少扔一張廢紙,天亮時,教室里少開一盞燈,在筆快用玩時,再多用來演算幾道題目,在書包破舊時,再多讓它陪伴你一些時日,資源是有限的,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好處,我們應該節約它,保護它。這些資源才能更好的保護人類!

為了上海的明天,讓我們共同艱苦奮鬥,我們要謹慎記“艱苦奮鬥——榮、驕奢淫逸——恥”。

查看全文

智慧的作文300字

智慧是由智力體系、知識體系、方法與技能體系、非智力體系、觀念與思想體系、審美與評價體系等,多個子系統構成的複雜系統。小編整理的關於智慧的作文,供參考!

智慧的作文300字1

四年級時,我轉入了新的學校,在這裡,我認識了嚴厲而和藹的蔡老師、工作仔細的周老師、溫柔可親的劉老師等,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我最尊敬的語文老師——充滿智慧的謝老師。

她是一個十足的樂天派,看起來有滿腦子學問和新點子,實際上也是這樣的,她不僅性格好,耐心足,而且知識深淵、博學多才,眼睛裡時不時流露著一道道智慧的光芒,讓你不敢在她面前耍半點花招。

子曰:“眾星居而拱之”。謝老師就是夜空中那顆最亮的星星,指引著我們全班同學團結一心,共同進步。記得剛到這裡時,我和同學們相處得不夠融洽,因為有些調皮,同學們常常瞧不起我,我感到很沮喪。一次語文課上,我料想老師會為我們上一篇新的課文,老師卻沒有那樣做,而是把這寶貴的課堂拿出來給我們講相處的道理,為我們鼓勁。

我深深記得,那節課上的每個細節。謝老師好像早早察覺到我對新環境的不適應,也感覺到同學們對我許多壞習慣的不滿,她通過一系列的故事講解後,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彭毓舟同學儘管有些調皮,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優點,作為一名新來的學生,更需要我們的幫助,希望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包容他,鼓勵他,積極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聽到這些話,我有點想哭了,因為老師堅信,我一定能走出黑暗的迷宮,能爬出人生的沼澤,能攀登上人生的高峰。那節課上,同學們紛紛向我道歉,爭先恐後地說著我身上的優點,我的眼淚最終不聽使喚地往外涌。我的心裡慚愧極了,也下定決心,要快快改掉身上的壞習慣,回報老師和同學們。

查看全文

聰明與智慧作文1000字

我們常誇讚某人聰明,往往是由於他能巧妙地解決當下某個棘手的問題。而智慧,則是一種貫穿人生的態度與能力。所以簡單一點來說,聰明是一時的隨機應變,而智慧則是更為長久的聰明。

在人的一生中,挫折如影隨形。聰明的人或許能想盡辦法規避風險,而當遭遇了無可迴避的挫折之後,智慧的人則能更迅速地爬起來繼續生活。作家朱西甯十年的心血手稿被白蟻吃去後,他並未惱火地計較自己投入了多少努力,在懊喪的情緒里停滯不前,而是將白蟻看作“天主派來的既嚴厲又殘暴的批駁家”。認為是上帝覺得他寫得不夠好,要他從頭再來,可見,智者未必能抵擋得了天災人禍,而他們會將挫折看作是人生的必經旅程,不執迷於當下的得失,馬不停蹄地向未來奔去。所以說,在挫折面前,智者因為具有更長遠的眼光,會更加積極樂觀。

中國有許多俗語,比如“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作聰明”、“耍小聰明”等,似乎都在暗示著聰明是有所欠缺的。推其本源,我們會發現聰明的弊端常常在於時機把握不當,分寸拿捏有差。譬如要唱一首歌,聰明人掌握著高超的歌唱技巧,聲音婉轉動聽,卻有時卻會因為進錯拍子,或是突然唱破了音,反倒顯得滑稽可笑。而學會在適當的時刻表露出聰明,那便成了智慧。當哈姆萊特得知他的叔父殘忍的殺害了他的父親時,他並不急於顯露出自己的憤怒,而是裝瘋賣傻,苦心籌劃一場戲劇來求證。我們構想,單憑他一個先皇的王子身份哪能與現任國王抗衡?假若他不識相地對叔父破口大罵,那就只能是死路一條。中國也有一個成語叫“大智若愚”。所謂“大智”就是懂得韜光養晦、能屈能伸的智慧。智者因為能審時度勢、把握時機,才會真正笑到了最後。

查看全文

關於智慧的話題作文800字

在這和平而寧靜的小路旁,我聆聽著樹的低語,草兒的私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智慧的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大自然的智慧

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無論是令人厭惡的蒼蠅蚊子,還是美麗可人的鮮花綠草;無論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星空,還是不值一提的灰塵,都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質創造出了這樣豐富多采的生命,而人類卻不能製造出一個哪怕是最簡單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體現,是她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人體共有一萬億多個細胞,這么多的細胞不僅能夠相互協調,而且每個細胞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分工,每個細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絕對不會混淆,從而使整個人體處於高度有序的狀態。在近百年的時間中,人體細胞儘管替換許多次,但這種秩序並不會改變。

最不可思議的恐怕要數我們的大腦了,它使人有喜怒哀樂,還能夠思維,能夠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學原則,在創造每個事物以及我們身體的時候運用了各種美的規律,比如對稱性、協調性等等,使人體、花朵等表現出難以形容的美。用盡人類的全部智慧,恐怕也難以造出這樣的一個人來,讓那一萬億個細胞協調工作,是人類的智慧所不能勝任的。

自然之所以創造出會思維的生物,也許是有深意的。在我看來,宇宙之所以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人是自然發展的高級階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級形態,其高級之處僅在於他會思維、能夠進行理解以及有自我意識。人的智慧與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階段。宇宙或者說自然借我的眼睛來觀看她自己,借我的嘴來表達她自己,說出她億萬年來想說而沒有說出的話。

查看全文

智慧之燈作文600字

一個艷陽高照的下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搖頭嘆息著,腦子裡充滿了陰暗和恐懼。

到了家,我拿出了一張73分的試卷,給媽媽看。沒想到,媽媽竟然用溫和的目光看著我,還拍著我的肩膀將我推了回去,媽媽用溫柔的聲音一遍一遍地教我怎樣訂正,而且以免以後再犯錯。我坐在棕色的木椅上一直盯著試卷,沒有一次離開過試卷。

不知不覺中,夜幕已經降臨,媽媽從座位上站起來,把窗簾拉下來,開起了我最心愛的白色檯燈。我的心情暢快了許多,這一個檯燈仿佛激起了我心靈之窗,讓我受益匪淺,從遠處看,猶如一顆耀眼的明珠。從此以後,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每天進步一點點。

不久,在一次數學考試中,我取得了一個非常不一般的分數,100分,我的心如同一支玫瑰,心花怒放,心裡有說不完的喜悅。回到家,我把這個不一般的分數給媽媽看時,她表揚了我。可是,她補充了一句: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說的時候,特彆強調了“驕傲使人落後”。我突然失去了笑意,臉上的笑容頓時暗淡了下來,就像心裡的花又含苞了,又開始努力學習了。媽媽和我說的兩個道理,我不僅刻骨銘心,而且覺得心裡亮堂。所以,每次考試不落於90分以下。媽媽似乎打開了我眼前的燈,一直照著我的路走,現在我長大了,媽媽把燈遞給了我,讓我自己學會照路走。這一個燈,可真不一般,它打開了我心靈的窗戶,它照亮了我眼前的道路,它教會了我怎么面對現實,使我再也不會誤入歧途,謝謝您,媽媽!您給了我一個深刻的啟示。

查看全文

放手也是一種智慧1200字作文

放手也是一種智慧

人生不如意常八九,窮其原因,更多的來自我們的內心。對名利的貪慾,對某種事物、情感的執著一念,對個人情感、恩怨的耿耿於懷,常常讓我們痛苦,感到幸福離我們那么遙不可及。人生苦短,何必那么疲累呢,學著放棄,也許會讓我們的人生不再那么沉重,甚至會別有洞天。

放棄浮華的名利,會讓我們的生存變得輕鬆、灑脫一些。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過“翅膀墜上黃金的鳥兒將無法飛翔”,鳥兒的世界是天空,倘若因貪戀黃金的貴重、色澤的美艷而系在翅膀上,它不僅飛不高,甚至飛不起來,最終成為人們的盤中餐。一些把世事看透的人把名利比做韁鎖,就是看到了名利對人的強大的牽制力量。我們看看周圍的那些星們,有幾個不是人前光鮮,人後慨嘆呢?何妨學學陶潛、李白,放棄那如網一般的官場仕途,換得一個自由身,寄情山水田園,要喝酒時喝酒,要唱歌時唱歌,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陶潛是智慧的,當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時,就毅然掛印而去,灑脫地活在自己的理想天地里,雖然貧窮,卻是自由;李白是智慧的,“摧眉折腰”損害了尊嚴時,他決絕地放棄,從此放浪在山水之間,用他那不羈的才情描畫大唐的錦繡河山。

對某種事物執著追求,固然是可敬的,倘若自己力不能逮,又不放棄,則是笨死的犟牛。跨欄運動員劉翔,今天被人們吹捧得大紅大紫,殊不知他原來是練跳高的。初入體校,他儘管刻苦,但是跳高的成績總是難以有突破。後來,轉學跨欄,各方面的機緣巧合,再加上個人的勤奮努力,終於取得了輝煌成績。如果一根筋,不肯捨棄跳高項目,他也就是國家訓練隊里的一個無名小卒而已。放棄自己的短處,選擇自己感興趣、具備發展潛力的事情當做事業來做,人才會有所建樹,乾出點成績。這种放棄難道不是一種智慧?

查看全文

容忍是一種智慧作文600字

莎士比亞曾說:“容忍是最大的智慧”。

古往今來,關於“忍”的美談數不勝數。藺相如讓廉頗,忍著廉頗的傲慢,求得將相的團結;越王勾踐忍得十年臥薪嘗膽,終於敗吳;韓信忍得胯下之辱,成就了漢朝的大業;拿破崙忍得聖西爾·馬克多爾等人的憎恨,賞其才能而重用他們,最終得到許多人才,成為叱吒風雲的人物。可再看看現代的馬加爵由於一時沒能容忍,斷送了三條人命,這是何等的愚蠢啊!忍一時,風平浪靜,要是他當時能夠忍讓,何致現在的下場。

一時的忍讓,看似吃了虧,其實不然。“忍人所不能忍,必能成人所不能成”,風雨過後,必有碧波蕩漾的嫵媚風光。心多了一份廣度,刃就少了一份亮度;心多了一層厚度,刃就薄了一層利度,這便是“忍”的智慧。《尚書》中有記載,一個人有容忍的大量,他的德行就大。所以說,容忍非但沒吃虧,相反,它展現了人格的高尚,張揚了無聲的風度。

當然,容忍並不是懦弱,忍讓並不是退縮,而是靈魂的高境界。它是堅韌和頑強,是面對挫折時的坦然,面對嘲諷時的凜然。成功若不容忍失敗,就無法尋得突破和轉折。晉朝的朱伺說:“兩敵相對,我能忍,是以勝耳。”容忍是適當的抑制。荀子說“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惰性,然後能修。”陸游胸懷“上馬擊狂虜,下馬草戰書”的報國壯志,不也寫下過“忍志常須”來自勉嗎?忍是放棄小我,顧全大我,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智慧。

查看全文

勤勞等於智慧作文900字

漫長的的暑假,轉眼間快過去了,又要面對沉重而繁瑣的學習課程,入學後,就要生九年級了,學習的路我已經走了一半了,可是成績總不能讓自己和關心自己的人滿意,為此我感到很慚愧。

回頭想想,這九年來的學習路程,我從中學到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是考試失利後的後悔,是放假後的開心,是玩耍時的意足,是被批評時的流淚,好像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可是那什麼又是主要的呢?恐怕我自己也說不出來。真的,我爸爸總說我是沒有長遠打算的人,是個只顧貪圖眼前玩耍時間的人,我聽後,怨啊。為什麼自己總是被批評的那一個?難道就沒有一丁點值得別人表揚的嗎?我嘗試著過要努力,要努力讓別人瞧得起,可是我的動力在哪裡?有誰能給我動力?圖強。自己腳下的路是自己踩的,別人再怎么好,對你來說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要上場的時候沒人替你,不靠自己永遠不行。

努力過後的我,還是弱不經風,經常為一點小事而解不開思緒。我難道就這么脆弱?我不甘心,我想往上趕。利用這剩下的最關鍵的一年,不對,準確的來說是半年的時間,因為九年級下學期全是複習的,新課程是很少學的。我努力還來得及嗎?

記得我在此前問過我的一個老師,老師給我的答覆是:馬克思50歲學習英語成功了。我聽後深受啟發,這證實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況且自己還這么年輕。我知道今後的路很漫長,而且很坎坷,這一步至關重要(考高中)。我有壓力,總擔心自己會不會因為考不上高中,而使自己的前途走上了後悔莫及的道路。現在基本上每個人都會口若懸河的在自己的作文上亂如麻的歇一大堆關於要好好學習的語句。可是真要叫他們顯示自己的水平時,卻不是這樣的,看到的則是他們扼腕抱怨的氣憤表情。不過並不是說每個人都這樣,人家好學生當然是不用咱說了。

查看全文

有關智慧的素材:“蘇必克陷阱”

一次雞尾酒會上,主持人宣布拍賣一張千元大鈔,大家以50元為單位互相競價,出價最高和第二高的兩人,都要如數付給他所開的價錢,但只有前者獲得這張鈔票。接下來,大家開始此起彼伏地競價。當價錢抬高到500元時,只剩三四個人在競價。最後,只剩下甲乙兩人相持不下。

當甲喊出“950元”時,乙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1050元。”會場裡出現一陣小小的騷動。主持人轉而得意地看著甲,等待他加價,或者退出。甲咬一咬牙,說:“2050元”。人群里出現更大的騷動。此時,只見乙擺擺手,表示退出這個“瘋狂的拍賣”。結果,甲付出2050元買到那張千元鈔票,而乙則平白付出1050元。兩人“平分秋色”,各自損失的1050元都入了主持人的荷包。

這就是著名的遊戲“蘇必克陷阱”,它是耶魯大學經濟學家蘇必克發明的。

這個遊戲是由耶魯大學經濟學家蘇必克(Martin Shubik)發明的,因此被人們稱之為蘇必克實驗。只要選擇的時間地點正確,參與的人數較多且不相互聯合情況下,拍賣者似乎總能在實驗中獲得利益。但在這裡我們不是要討論這種“賺錢方式”,也不是去辯駁經濟學中關於“理性的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基本假設,而是探究人們在經濟行為中由於認識上的偏差所帶來的不理性行為。

實際上這個遊戲也是一個陷阱。社會心理學家泰格(A.Teger)曾對參加此遊戲的人加以分析,發現掉入陷阱的人通常有兩個動機,一是經濟上的、一是人際關係上的。經濟動機包括渴望贏得那張千元大鈔、想贏回他的損失、想避免更多的損失;人際動機包括渴望挽回面子、證明自己是最好的玩家及處罰對手等。從100元到1000元是報價的第一階段,報價人在此階段追逐差價利潤。每個人都看到有顯著的經濟利益而踴躍報價,因為大家都想到我可能只花1000元以下的成本就可以拿到那一千元,這種想法一直延續到競拍人的報價接近1000元。儘管在此過程中,有些競拍人已經發現自己掉進一個陷阱中,但已不能全身而退,他們都已投資了相當多,只有再增加投資以期掙脫困境。報價在1050元到2050元是第二階段,此階段報價人主要是想減少損失。當報價人報價在1000元以上時,他還會繼續往上報,因為他考慮到儘管他報價高出1000元,但如果拿到1000元鈔票,他的損失更少。於是在這種推理下,競價人在陷阱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後付出了更大的代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