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毛流浪記》有感作文

時間:2022-06-26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700字

今年暑假我再次拜讀了張樂平爺爺的《三毛流浪記》,讓我深有感觸。他用通熟易懂的文字,塑造了一個鮮活的生活在舊社會最底層的人物形象;無情地鞭撻了舊社會人間的冷酷、殘忍、欺詐和不平;頌揚了在極度悽苦無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堅強、樂觀、善良、機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書中的三毛為了生計,他賣過報紙、拉過黃包車、擦過皮鞋、賣過藝……可是他吃盡了千辛萬苦還是吃不飽穿不暖。他雖然沒有錢,但還是能夠把拾到的錢包還給失主;他雖然自己也餓著肚子,卻把食物讓給了飢餓的兄妹倆;他雖然很弱小,卻不顧個人安危救出了落水的小男孩;他雖然饑寒交迫,卻也不願意與小偷團夥同流合污,毅然拒絕來路不正的錢。他的善良勇敢、樂於助人、自強不息深深的感動了我。

還記得我剛從跆拳道普通班轉到精英班學習時,心裡還不免有點小驕傲和小自豪。但好景不長,隨著訓練內容的深入、訓練任務的加大和身體對抗的增強,我一度對自己喪失了信心,並萌發了退意,而且對父母有了很大的報怨。這時,爸爸苦口婆心勸誡我:“你不是很喜歡三毛嗎?你想想三毛在那么堅苦的環境下,都能保持勇敢、堅強、樂觀,而你呢?”我聽了以後,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是啊,父母給我創造了這么好的學習條件,而我卻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把玩樂當成一種享受。相較於三毛的精神,我是多么的不應該。

再想想我的現在,以自我為中心,動不動使小性子,稍微碰到點小挫折,就灰心喪氣,不知道迎難而上,相較於三毛的善良勇敢、樂觀堅強,我是多么的自慚形穢!

查看全文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500字

近段時間,我在看張樂平爺爺寫的《三毛流浪記》一書,這本書對我感觸非常深。

書中主要說三毛是一個非常可憐的孤兒,吃不飽、穿不暖,四處流浪。為了能填飽肚子,他小小年紀就為別人擦皮鞋、賣報紙、做苦力,甚至還撿過垃圾。儘管他受盡磨難,但只要見到需要幫助的人,他就會不惜一切的去幫助別人。就像書中說的,他把一位摔倒的老人扶起來,還把自己僅有的一塊餅給了那位老人,自己卻餓著肚子。後來為了能吃飽飯,他只好跟著一位賣藝人去練功,練不好,師傅把他打得渾身是傷。三毛躺在冰冷的地上,他累極了,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在夢裡,他看見了自己的媽媽正向他跑來,三毛一頭扎進了媽媽溫暖的懷抱。還讓媽媽看自己身上的傷,母子倆抱頭痛哭,淚水滴在傷口上,弄得傷口生痛生痛的,他醒了,原來是下雨了。三毛痛苦地喊道:“媽媽,你在哪裡呀?”

查看全文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

表哥送給我一本《三毛流浪記》。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書中的那個小三毛的經歷,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三毛是個沒有父母的苦孩子。他整天在上海的街頭流浪,看見小貓、小狗都有媽媽,可他自己卻連這些動物還不如,他很傷心,忍不住抱著一隻小狗痛哭起來。不管春夏秋冬,三毛身上都只有一件破背心,寒風凜冽的冬天,他裹著床破蓆子,蜷縮在牆角下,凍得打哆嗦,而富人家的太太牽著的小狗身上卻穿著華麗的衣裳。那時,窮人還不如一條狗呢!

三毛雖然是一個苦孩子,但他倔強勇敢,愛憎分明。他常常遭到偽警察的毒打,受到富人們的唾罵……他對那些富人們充滿了仇恨,而對窮人們,卻只懷著一顆善良的同情心。有一次,他看到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不小心掉進了湖裡,就毫不猶豫地跳下水去,把小孩救了出來。還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爺爺丟了錢包,就撿了起來。當時,飢餓寒冷正在折磨著小三毛,他多么需要錢啊!可是他想那位老爺爺掙點錢不容易,丟了這些錢,也許他全家人都得挨飢受凍的。於是他緊緊褲腰帶,忍著飢餓追上前去,把錢包還給了老爺爺。生活在舊社會的小三毛的遭遇是悲慘的,可他的心卻是多么美好!雖然他自己總是幫助比他更不幸的人們。

三毛非常渴望學習。又一次,他誰在冰冷的地上做了個夢,夢見自己長了一雙翅膀,飛進了兒童學園。在那裡,他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他洗了澡,捧著新課本,和同學們一道坐在了明亮的課堂里。可這僅僅是一個夢,多么讓人失望啊!在舊社會,三毛歷盡了人間苦難,哪有上學的權利呀!

查看全文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

今天,我讀了張平樂爺爺寫的>,講述的是一個可憐的孤兒三毛在舊上海的流浪生活.

三毛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里.他從小父母就去世了,沒有一個親人.三毛他骨瘦如柴,衣不遮體,吃不飽,也穿不暖,每天只能靠討飯來維持自己的生活,要是討不到,只能餓肚子了.他每天不止沒有什麼飯吃,還總是被人嘲笑,三毛看見和自己同年齡的孩子都可以和自己的家人一起生活,心裡很不是滋味.一到晚上,三毛要找到能睡覺的地方,找不到只能睡外面又冷又餓,碰到了下雨天,就遭殃了.

三毛還當過報童,撿垃圾賣錢,黃包車車夫,印刷匠等等等等,各種各樣的苦活都做過.又是幹完了活,老闆還故意刁難他把全部的家務幹完;晚上不睡在床上,只能睡在一個有著許多老鼠的閣樓里,讓他睡不安穩.

查看全文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

南京煉油廠國小  三(3)班  錢蕾

我讀過一本書叫《三毛流浪記》,我覺得三毛是個可憐的孩子。

三毛的幸福就是把肚子填飽而我們的幸福是餓了還有美味的飯菜。渴了還有可口的飮料喝。累了就往舒適的沙發上一躺。困了就到臥室那柔軟的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覺。可三毛卻只能在路邊上撿幾張廢舊的報紙睡在人家門口和馬路邊蓋上廢報紙睡覺,為了填飽肚子拚命地為人家幹活,可幹完活有時連一塊銅板也掙不到,炎熱的盛夏時三毛赤著腳,在人家門口屋檐下歇歇,寒冷的冬天時三毛不能向我們一樣穿著棉衣而是總穿著這件破舊的衣服就這樣一年四季地流浪。

查看全文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

當我們同親愛的爸爸,媽媽圍在桌子邊吃著香噴噴的飯菜的時候,是否想過舊社會的流浪兒是怎樣生活的嗎?

其實我自己也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知道他們的生活有多么艱難。後來 我看了一本名字叫《三毛流浪記》的連環畫,這本書告訴了我答案,使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三毛流浪記》這本書讓我對舊社會的那些流浪兒有了同情,並且充滿了對舊社會的恨,雖然這本書上並沒有多少個字,其餘全都是圖畫,但它卻是含義深厚的。

在這個社會了,人們家家過的都是小康生活。可是在哪個可怕的舊社會裡,卻沒有現在那么好。在舊社會的流浪兒中,最可憐的要數三毛了,他從小失去父母雙親,誰能說清楚他的父母到哪裡去了呢?我想是被舊社會給逼死的吧,要不怎么三毛無依無靠,孤苦伶仃,過著衣不遮身,飯不飽肚的生活呢?到了寒冷的冬天,大風呼呼地刮著,連富家的狗都穿著棉衣,走在大街上,十分威風,而三毛卻只穿著有幾片麻袋片縫起來的單褲,哎,連狗都不如,時常被寒風吹的縮在路邊,。再看看我自己,平常衣食有序,可經常還因為不好看或不舒服而不穿,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三毛這樣慘是因為他沒出息嗎?不是的,他是個十分可愛的孩子,是那舊社會把他害成這樣的。看到這兒,我恨不得把舊社會打個稀巴爛!把三毛救到這個幸福,和平的社會裡來,和我們一起過幸福的生活。

看了這本畫冊,我恨舊社會,恨那些欺壓窮苦人民的人,我十分同情三毛希望他能早日過上安定的生活,實現自己的願望。

查看全文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

小時候,我便喜歡看卡通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毛流浪記》,尤其是他的堅強樂觀和執著的不懈。

他是一個流浪兒童,心地善良,可愛純真,他沒有家,沒有親人,什麼都令人感到心痛。他買過報,撿過垃圾,也睡過街頭,寄人籬下等等,日子過得十分的艱苦,三毛雖然無家可歸,無依無靠,卻很樂觀,他和一起流浪的小夥伴還積極地幫助需要幫助的好人,窮人。他總是受別人欺負,只有和他一起生活在低層的孩子哪兒才會得到關心和溫暖。他不曾感受過溫暖和呵護,反而仍舊憑藉著自己的意志力活著,可謂是一輩子都遭受別人的白眼,不僅如此,在他被別人侮辱的時候,他居然微笑面對,十分樂觀向上。

可是再看看我,與他比較起來,我慚愧難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辛福生活。父母供我們讀書,給我們吃好的,喝好的,睡好的,可謂是衣食無憂,但我卻不懂得珍惜,我的生活和三毛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尤其是父母給我的愛,而我卻對他們的愛一直無視著。三毛的命運讓人覺得心酸,至少他能在那種艱苦的環境裡和小夥伴們苦中作樂,留下了讓我們永生難忘的笑聲。父母含辛茹苦的工作就為了彼此的兒女,而三毛卻一直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艱苦的存活。我們也要學習他樂觀的精神,也要培養自己堅強的性格。

查看全文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

同學們,你們知道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課時,同親愛的爸爸媽媽圍在桌邊吃著可口的飯菜時,你可曾想到舊社會的流浪兒是怎樣生活的么?

《三毛流浪記》這本書,講了一隻小螞蟻因找不到食物而決心向蜘蛛學織網的故事,他以為有了一張網,就可以一勞永逸的等食物自投羅網了,但經過和蜘蛛的一夜相處,小螞蟻終於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只有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毛就是這千萬兒童中的一個.

《三毛流浪記》這本書喚起了我對窮苦人民的極大同情和對舊社會的無比憎恨,在這箇舊世界的縮影中,最心酸,最難過的是三毛,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誰能說得清他的父母哪裡去了呢?我想肯定也是被舊社會給逼死的吧,要不三毛怎么會無依無靠。孤苦伶仃,過著衣不遮身,飯不飽肚的生活呢?到了冬天,連富人家的狗都穿上棉衣,而三毛只穿一條由幾塊破麻袋片縫起來的單褲,時常被寒風吹得縮在路邊,三毛其實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孩子,是那萬惡的舊社會把他弄成這個樣子的。

想到這,我就恨不得一下子把舊社會打個稀巴爛!把三毛他們全請到我們這個光明的世界來,和我們一起吃飯,一起上學,一起玩耍。我想,三毛也很希望這樣吧!可能甚至連做夢都夢見自己背著書包上學。難道這個願望不能實現么?如果在今天的社會,這個願望一定能實現。

三毛他機智,勇敢,有志氣,他恨壞人,經常同那些欺壓人民的壞蛋進行鬥爭,他同情好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是那樣貧苦,確拾金不昧,他撿到錢包後,拚命追趕那個失主,把錢包還給了他。

查看全文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

國慶中秋七天長假裡,我讀了中國漫畫大師張樂平先生的漫畫作品《三毛流浪記》,書中三毛的悲慘命運深深打動著我。他在流浪生活中,做報販,擦皮鞋,當學徒,受盡苦難,但始終不屈不撓,沒有消失求生的勇氣。

三毛他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他骨瘦如柴,吃不飽,穿不暖,他沒有躲避風雨,嚴寒酷的家,更沒有享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良好的教育。其中有幾幅漫畫對我印象猶為深刻。一幅是“殘羹剩飯”,那些大老闆根本不把學徒當人看,自己大魚大肉,吃個酒醉飯飽,碗底翻天,才有學徒的份。還有一幅是“人不如狗”和“兩個世界”,外面冰天雪地,衣不蔽體的三毛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而只隔一層窗戶的是,狗穿裘皮,富豪老闆和他們的老婆卻開著熱水汀,電爐,在吃冰淇淋……

查看全文

讀《三毛流浪記》有感

今天,我讀了《三毛流浪記》這本書,覺得很感人。三毛是一個沒有父母,沒有家,四處流浪的孤兒。他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可憐極了!看到這本書,使我想起我現在有吃有穿,豐衣足食,卻經常浪費食物,還要挑食。每天吃飯時,媽媽給我挑了很多菜,我卻東挑西撿的,不好好吃飯。有一天早上,媽媽給我一個麵包,我吃了幾口,就偷偷地扔進垃圾桶里。和三毛相比,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感到羞愧極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