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廉潔小故事作文

時間:2022-06-26

小學生作文素材寓言小故事

小學生因生活閱歷、實踐經驗、知識積累有限,缺乏素材的積累,習作能力較弱而怕寫作文。不少學生在寫作文時東拼西湊,根本達不到習作訓練的目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寓言小故事的小學生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學生作文素材寓言小故事一

誰有責任

三隻老鼠一同去偷油。它們決定疊羅漢,大家輪流喝。當一隻老鼠剛爬到另外兩隻的肩膀上,“勝利”在望之時,不知什麼原因,油瓶倒了,引來了人,它們落荒而逃。

回到鼠窩,它們開了一個會,討論失敗的原因。最上面的老鼠說:“因為下面的抖了一下,所以我碰倒了油瓶。”中間的那隻老鼠說:“我感覺到下面的抽搐了一下,於是,我就抖了一下。”而最下面的老鼠說:“我好像聽見貓的叫聲,所以抽搐了一下。”原來如此——誰都沒有責任。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還少嗎?

小學生作文素材寓言小故事二

貪婪的懲罰

“吝嗇的人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也如同沒有一樣的感到缺乏。”

一個生性吝嗇的人遺失了一個公文包,內有100萬元現金。他遍尋不著,急得不得了,於是報警懸賞10萬元欲找回失物。

數日後有人將這公文包送到警察局,警察於是通知失主來領回失物。但這位吝嗇的失主此時卻反悔了,他不想付酬金給拾獲的人。因此,他打開公文包便謊稱說:“我所遺失的公文包內有110萬元現金,現在卻只剩下100萬元。”警察見公文包外有鎖,並且沒有被破壞及開啟的現象,因此對物主說:“你確定你的公文包內有110萬元?”吝嗇的失主回答:“的確是的!”警察於是說:“照這樣看來,這個公文包應該就不是你的,因為這裡面只有100萬元。我看你先回去好了,按照規定6個月內無人來認領,這100萬元就屬於撿到它的那個人了。”

查看全文

成語小故事大全

成語我們經常會用到,它們對應的故事大家知道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語小故事大全,歡迎閱讀!

1、愛屋及烏

這個典故出自《尚書大傳.大戰》。殷商末代的紂王是個殘忍無道的昏君。當時的西部諸侯之頭領姬昌,因反對紂王被囚禁。出獄後,姬昌回到周的都城岐山,稱周文王,要推翻商朝。他聘請姜尚(姜太公)為軍師,開始擴軍備戰,並遷都豐邑(今陝西省)。不久,周文王去逝,其子姬發繼位,稱周武王。他聯絡幾個諸侯,出兵伐紂。大軍渡過黃河,直逼商朝京城朝歌。商紂王早已失盡人心,朝歌很快被攻克,紂王自殺。紂王雖死,敵人並未完全肅清。周武王召見姜太公,請教如何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能否使局面安定下來。姜太公答道:"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之鳥;不愛人者,及其胥余。"就是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他屋頂上的烏鴉也喜歡;如果不愛那個人,就連他住處的牆壁也討厭。姜太公的主張是要把敵對分子徹底消滅。

後來,這個典故常被人們用作描述因為深愛某人,連帶也喜愛他的親屬朋友等人這種現象。

2、安樂窩

這個典故出自《宋史.列傳.道學一.邵雍》。邵雍字堯夫。初到洛陽的時候,住在四面透風的破房子裡。富弼、司馬光和呂公著等各位賢人,被罷官以後也住在洛陽。平時他們很敬重邵雍,經常跟邵雍來往,而且為邵雍買了園田與住宅。到了農時,邵就自己去園田耕種與收割,但收穫下來的糧菜,只夠一個人的吃用和換取必備的衣裳。為表示"安貧樂道,不求榮華富貴",邵雍把自己的住處叫作"安樂窩"。早晨起來,點好香坐著休息,到了傍晚,自己便斟上三、四杯酒喝下,稍微有一點酒意就行了,但從不喝醉。興趣來了,他就吟成詩章,然後又放聲朗誦。每到春天和秋天,邵雍就到洛陽城裡去遊玩。颳風下雨是不出門的。出去的時候,就坐一輛小車,讓一個人拉著,心裡想到哪兒,就到哪兒。官宦人家的人一聽出他的車音,就爭著出門等候迎接。這些人家的小孩子與奴僕,也喜歡他來,互相說:"我們家的先生來了。"他們就不再稱呼邵雍的姓名了。他在這些人家,有時竟一連住上兩宿方肯離去。有一些好多事的人,便在自己家裡仿照邵雍的"安樂窩",蓋一處房舍,等邵雍來了住,他們把這房子稱作邵雍的"行窩"。

查看全文

名人謙虛的小故事

一個人寄了許多履歷表到一些貿易公司應聘。其中有一家公司寫了一封信給他:“雖然你自認文采很好,但是從你的來信中,我們發現你的文章寫得很差,而且文法上也有許多的錯誤。”他非常生氣,但轉念又一想:“對方可能說得對,或許自己在文法及用詞上犯了錯誤,卻一直不知道。”於是他寫了一張感謝卡給這個公司。幾天后,他再次收到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被錄用了。

寓意:你一定要明白,人們都喜歡謙虛的人,而不願意與自以為是的人為伍。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一些好為人師的人,他們總喜歡指出別人這做得不合適了,那做得過分了,似乎他什麼都在行,對什麼都可以說出個道理來。這種自負,恰好是自卑心理的曲折表現。他們之所以擺出一副“萬事通”的面孔來,就是惟恐被人輕視,他們炫耀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可是這樣做的結果更只能使他們捉襟見肘,遭人厭惡。道理很簡單,你認為別人沒有辦好事情的能力,別人也不會把你的能力放在眼裡。只有謙虛才能學得更多的知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懂得的一切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更不要說好為人師了。一個人有才能是件值得佩服的事,如果再能用謙虛的美德來裝飾,那就更值得敬佩了。任何人潛意識裡都是爭強好勝的,自負是人的本性之一。你的自我表現和炫耀往往會刺傷別人,謙虛正是使你人際交往中受歡迎的有效方法。不論你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想要追求成功,謙虛都會是你必要的特質。在你到達成功的頂峰之後,你會發現謙虛更重要--只有謙虛的人才能得到智慧。

查看全文

2022復活節小故事:耶穌復活

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並被埋葬。安息日一過,抹大拉的馬利亞、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和撒羅米買了香料,要去抹耶穌的遺體。星期天一清早,太陽剛出來,她們就往墳地去。在路上,她們就在心裡盤算著:「有誰能幫我們把墓門口的石頭滾開呢?」忽然有強烈的地震,主的天使從天上降下來,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他的容貌像閃電,他的衣服像雪一樣潔白。守衛們驚嚇得渾身發抖,像死人一般。

那天使向婦女們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要找那被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他已經復活了。你們過來,看安放他的地方。你們趕快去告訴他的門徒:『他已經從死里復活了,他要比你們先到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會見到他!』要記住我告訴你們的這些話。」

婦女們就急忙離開了墳地,又驚訝又極歡喜,跑去告訴他的門徒。

忽然,耶穌在路上出現,對她們說:「願你們平安!」她們上前,抱住他的腳拜他。耶穌對她們說:「不要害怕,去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到加利利去;在那裡,他們會見到我。」抹大拉的馬利亞去告訴那些跟從耶穌的人,他們正在悲傷哭泣。他們聽見耶穌復活和馬利亞已經看見了他的這些報告,以為這些婦女胡說八道,不相信她們的話。彼得卻起來,跑到墳地去,俯身探視墓穴,只看見那塊麻紗,沒有別的。於是他回去,對所發生的事非常驚奇。

向兩個門徒顯現

同一天,門徒中有兩個人要到一個村子去。這村子名叫以馬忤斯,離耶路撒冷約十一公里。他們沿路談論所發生的一切事。正談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跟他們一起走;他們看見他,卻不認得他。耶穌問他們:「你們一邊走,一邊談論些什麼呢?」他們就站住,滿面愁容。其中一個名叫革流巴的,問耶穌:「難道你是耶路撒冷居民中,惟一不知道這幾天在那邊發生了什麼事的人嗎?」

查看全文

寓言小故事:“善跑”的小豬

寓言故事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用假託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小編整理了寓言故事,歡迎欣賞與借鑑。

“善跑”的小豬

一棵大樹下,一隻沒跑幾步就氣喘(chuǎn)吁(xū)吁的小豬哈哈大笑道:“我真高興,今天我聽到了不少朋友讚美(zàn měi)我!”

“喔?”大樹被它的話吵醒(chǎo xǐnɡ)了,就問:“是哪些朋友?讚美了你什麼呢?”

“烏龜、刺蝟(cì wei)、蝸牛(wō niú)、螞蟻(mǎ yǐ),等等,它們都一個勁地誇我跑得快呢!它們熱烈(rè liè)的語言和羨慕(xiàn mù)的眼光讓我陶醉了,那種感覺呀,太好了!”

大樹聽罷,笑著說:“哈哈!原來是這么回事呀!不過,我那天倒是聽野狗(yě ɡǒu)說過你,它說你跑步慢得可憐。”

“就它一個說我跑步慢嗎?”

“我確實(què shí)聽它這樣說過。”

“那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一個總不會比許多強吧?!”小豬躺(tǎnɡ)了下來,不屑一顧(bú xiè yí ɡù)地說道:“那么多朋友都誇我善跑,不是已經充分證明(zhènɡ mínɡ)了我確實是跑步高手嗎?”

“你呀,你呀!”大樹聽了它的話,不再爭辯(zhēnɡ biàn),只是搖了搖頭。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大樹為什麼搖頭嗎?

蘑菇桌

咦?瞧它發現了什麼?大樹下有個特別大特別大的蘑菇,就像一張小圓桌,真好看。採好花,我就在這蘑菇桌上吃午飯。

查看全文

關於感恩的小故事作文700字

【一:《感恩故事》隨感】

我的書桌上,《感恩故事》這本書一直放在了醒目的位置,因為一有空我都會讀上幾篇。今天,《有一種愛,深刻而偉大》這篇文章深深的觸動了我。

文中作者小時候因舌頭割壞而感染,母親驚人的冷靜與堅強把他從接近啞巴的邊緣拉回到了基本能說話的境地,然而由於說話的不清楚引來了同齡小孩的嘲笑,又是母親一次次形象的笑話讓他破涕而笑,同時母親耐心的教他說話,終於讓他漸漸開朗起來樹立了自信,養成了自立。

讀到了這裡,我的眼眶濕潤了,“兒子,你是最棒的”一遍遍親切而又堅定的話語在我的耳邊油然而生。記得剛上幼稚園時,一次意外的口腔炎症使我的舌苔根部發炎,導致呼吸道受壓迫影響了正常的呼吸,這可急壞了爸媽。爸爸連忙先去樓下開車,媽媽背著我下樓,“兒子,你是最棒的,一定能堅持”媽媽邊走邊鼓勵著我,呼吸吃力,加上望著媽媽瘦小的臉龐上豆子大的汗珠一滴滴的往下落,此時我早已淚流滿面。好不容易馬上要到醫院門口了,交警把我們的車子攔了下來,原來,爸爸一著急忘記了那裡有一段路是單向道的,爸爸急忙下車和交警解釋情況,媽媽二話沒說背著我就往醫院奔去……

經過醫生一番檢查,必須馬上做穿刺手術,我一聽就嚇壞了,怎么也不肯配合醫生。“兒子,你是最棒的”媽媽又一遍遍的鼓勵,同時想起媽媽那瘦小的身影,我擦乾眼淚終於鼓起了勇氣接受治療,手術時我從移光中看到媽媽那焦慮的眼神夾著淚花,自始自終我沒有哭出聲來,最後通過及時的手術終於脫離了危險。

查看全文

名人小故事匯總10篇

1.玩笑——喬治.居維葉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是比較解剖學的奠基人,對古生物學也很有研究。一天,他的學生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當時,居維葉正在工作室里忙於實驗。突然,門被兩隻犄角頂了開來。一個怪獸隨後沖了進來,張著血盆大口,獠牙又尖又長。居維葉聽到聲響,抬頭看了一眼,又低頭做事了。

事後,學生們好奇地問道:“先生,您怎么一點也不害怕?”

“這很簡單,因為所有帶蹄子的動物都是食草動物。”他笑笑說。

2.說謊話——馬克吐溫

一次馬克吐溫應邀赴宴,席間他對一位貴婦說:“夫人,你太美麗了!”不料那婦人卻說:“先生,可是遺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樣的話回答你。”頭腦靈敏,言辭犀利的馬克吐溫笑著說:“那沒關係,你也可以像我一樣說假話。”

3.大衣——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成名之前,生活拮据,衣著隨便。有一位朋友曾勸他說,應該添置一件大衣,否則難以進入社交界。他笑著答道:“我本來就默默無聞,就是穿得再漂亮也沒有人會認識。”幾年後,成了大科學家的愛因斯坦和從前一樣,依然衣著簡樸。那個朋友再次提醒他,快去做件像樣的大衣,以便與自己的身份相符。他還是笑著回答說:“現在即使穿得更隨便些,同樣也會有人認識我。”

4.棄醫從文——魯迅

在中國被稱為“東亞病夫”的黑暗年代,魯迅抱著醫學救國的熱情東渡日本留學。當他從電影中看到中國人被日寇砍頭示眾、周圍卻擠滿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後,內心受到極大的震動,他覺得“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為不幸的”。他毅然棄醫從文,立志用手中的筆來喚醒沉睡的中國民眾的靈魂。

查看全文

讀《大名人、小故事》有感

前兩天我看了一本書----《大名人、小故事》。

“大”字說的是他(她)們的名氣很大,“小”說的是這些大人物身上發生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裡又包含著一些大道理,比如:

發生在英國科學家----達爾文身上的“痴情可待”,講述的是小達爾文對植物的如痴如醉,告訴了我們: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奇蹟, 熱愛是指導你創造奇蹟的最好老師。

發生在蘇俄作家----高爾基身上的“裝蛋糕的智慧”,告訴我們再鑽研的問題也會有漏洞,再周密的詭計也不會無懈可擊。所以一切見不得陽光的事情,最終總是會大白於天下的,因此絕不做刁難坑人的事情,做人一定要光明磊落,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就是做人的最大成功。

發生在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童話作家----安徒生身上的“勇敢地面對”告訴我們對邪惡勢力退讓是對邪惡和暴力的一種縱容,弱者的眼淚絕對不會換來壞人的同情與憐憫,勇敢是不可戰勝的。

德國作曲家、音樂家----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告訴我們;貝多芬一生痛苦,世界沒給他歡樂,命運也沒給他歡樂,但他卻沒有被這種痛苦所打倒,反而創造出歡樂的音樂獻給世界,他的音樂一直撫慰著人類的心靈,他頑強不屈的意志將伴隨著這些樂曲,一直激勵人類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退縮,勇敢的前進。

美國科學家、發明家----愛迪生的“重新開始”,告訴我們愛迪生的成就令人佩服,但更令人佩服的是他面對挫折的勇氣,愛迪生在他的一生中遭遇到很多挫折與磨難。每一次挺過來之後,生命都變得更加精彩更有意義。

查看全文

2024年裡約殘奧會舉重冠軍譚玉嬌的小故事

9月11日,在里約殘奧會女子舉重67公斤級決賽中,26歲的韶山妹子譚玉嬌一舉獲得金牌。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20xx年裡約殘奧會舉重冠軍譚玉嬌的小故事,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20xx年裡約殘奧會舉重冠軍譚玉嬌的小故事

挺不容易,但不意外

“成功了!破了世界紀錄!”台北時間9月12日凌晨4時,譚自力收到了女兒譚玉嬌從里約發來的微信。

興奮之餘,譚自力如釋重負,“她這么多年的付出,終於有了一個好的結果。”

“運動員很辛苦。”譚自力對這句話有著深刻理解。“這次比賽前一兩個月,她的手還受了傷,都是些老傷。”

在譚自力看來,女兒的付出比正常孩子多10倍還不止。談及女兒的奪冠,譚自力認為“很不容易,”另一方面,也並不感到很意外,“上屆殘奧會拿了銀牌後,她就告訴我下次一定要拿金牌”。

最大特點:能吃苦

譚自力介紹,譚玉嬌8歲那年,不幸患上“骨髓炎”,落下了下肢殘疾,但一直都在學校讀書。“從國小到高三,她成績都還不錯。”譚自力說。

國小快畢業時,12歲的譚玉嬌參加省運會被教練看中,從此走上舉重這條路。

公開資料顯示,譚玉嬌12歲進入湘潭體校訓練,20xx年進入國家隊。此前,她先後獲得20xx年倫敦殘奧會銀牌、20xx年世錦賽金牌等國內外大獎,多次刷新殘疾人舉重世界記錄。

“她最大的特點是能吃苦。”當記者要譚自力評價一下女兒,他不假思索地說出了這幾個字。

查看全文

名人小故事大全

【名人小故事篇一:孔子吃飯】

孔子被圍困在陳國與蔡國之間,整整10天沒有飯吃。有時連野菜湯也吃不上,真是餓極了。學生子路偷來了一隻煮熟的小豬,孔子不問肉的來路,拿起來就吃;子路又搶了別人的衣服來換了酒,孔子也不問酒的來路,端起來就喝。可是,等到魯哀公迎接他時,孔子卻顯出正人君子的風度,蓆子擺不正不坐,肉類割不正不吃。

於路便問:“先生為啥現在與在陳、蔡受困時不一樣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樣做是為了偷生,今天我這樣做是為了講義呀!”

【名人小故事篇二:王羲之練書法】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捨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 "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