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工業經濟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發言

2、突出培育一批骨幹龍頭企業。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突出培育汽車及配套產業、礦產品深加工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等龍頭企業。對規模企業實行梯隊管理,重點扶持和積極引導骨幹企業擴張規模,提高效益。鼓勵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支柱產業中的重點骨幹企業流動和聚集,促進企業在原材料供應、生產、銷售、資源配置等方面進行強強聯合、將一批產銷過億元的骨幹企業做大做強。重點培育川路汽車、神河集團、佳恆液壓、凱琦公司、義興公司、清大康迪藥業、天神公司、華新**水泥、華陽撥叉公司、榕峰軋鋼等企業,力爭三至五年時間培育10家實現產銷過十億元的骨幹企業,成為三大支柱產業的領軍企業。

3、著力培植壯大一批成長型企業。通過加大融資服務、法人代表獎勵、技術改造利息補貼等手段,促進一批有市場、產品技術含量較高、發展潛力較大的骨幹企業迅速做大,實現產銷過億元。重點培植壯大興升公司、鄖齒公司、龍崗鑄造、上恆鑫正公司、德沃公司、雙龍公司、華鑫達公司、漢宮混凝土、渝川食品、偉士通公司、華恆工貿、聖濤石材、秦峰礦業等30家過億元企業,通過開拓市場,技改擴能迅速做大,使其成為工業經濟的中堅力量。

4、傾力扶持一批中小企業。通過資源整合,稅收獎勵等措施,扶持一批已達到規模企業的中小企業迅速實現產銷過千萬元。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導中小企業加強與大企業的協作配套,圍繞川路、神河兩個整車生產企業,完善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發展一批產銷過千萬元的汽車零部件加工企業;依託資源優勢發展一批礦產品開採加工企業,以水泥、石材等產品為紐帶,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改進技術,深度開發礦產資源,發展區域性石材、建材生產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基地建設,加快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研發、行銷、生產能力建設,壯大農產品加工業經濟規模,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發展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2024年要實現新進規企業24家,使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130家。

5、積極改造升級一批落後企業。按照“結構調優、效益調高”的方針,發揮我縣的區位、資源、產業基礎優勢,調整產業布局、最佳化產業結構。充分發揮技術改造貼息和科技創新基金的政策導向作用,鼓勵企業套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最佳化產品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進一步實施節能減排。按照國家淘汰落後產能、實施節能減排政策的有關政策和時間要求,加大產能落後、技術含量低、低附加值產品的淘汰力度,推動企業改造升級。利用南水北調淹沒企業遷復建工作契機,高起點、高標準做好15家遷復建企業的規劃設計、項目論證,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建設一批產業互補性強、工藝先進、標準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有市場前景和核心競爭力的工業企業。

6、努力創新一批名牌產品。支持企業通過自主開發、聯合開發、併購等多種方式發展自主品牌。通過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施自主品牌戰略,從而提高工業企業整體素質和企業競爭力。加快建立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創建體系,廣泛利用外部資源,走產學研相結合、科工貿一體化聯合開發的創新之路。進一步實施精品名牌戰略,培育一批知名企業、知名品牌。爭創1箇中國名牌(佳恆液壓油缸),扶持、指導2~3家企業爭創**名牌(義興公司“義興”牌轉向節、天聖康迪公司“清大”牌丹參注射液、登豐化工公司“堰豐牌”復混肥),5~6家企業爭創**名牌(梨花村公司“梨花村”白酒、渝川食品公司“武當紅”牌泡菜、凱琦公司“凱琦”牌制動蹄、制動底板、雙龍塑膠公司“漢江”牌擋泥板、漢宮離合器公司“漢宮”牌離合器)。同時,今年還要啟動1個**省地方標準制定工作(鄖陽松針蛋),爭取3個以上產品採用國際標準(鄖縣金屬鑄造處理廠的高猛鑄鋼件、**佳恆公司的液壓油缸、強山水泥製品廠的預應力混凝土排水管),專利申請量突破110件,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以上(義興公司、漢宮離合器公司),申報國家、省、市科技計畫15項以上。努力發揮品牌效益,提升產品附加值和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