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機電安全演講稿

3、嚴格管理。機電管理也要見事、見人、見作風。重點要關注機電副礦長(經理)和機電副總工程師的工作狀態,發現苗頭性問題盯住不放,對管理中出現的較嚴重問題必須一查到底。對各類機電運輸事故的調查分析要實事求是,見底見天,找出管理中的不足與差距,針對性地制定防範措施。生產部對供電、提升、抽風、運輸等重大系統,要安排專人負責監管,不僅要監管系統運行情況,還要監管基層機電管理人員責任心及業務技能是否勝任本崗位工作。

4、強化問責。杜絕機電死亡事故發生,首先是要消除違章,違章就要追查,追查就要有結論,有結論就要問責。二是按照集團公司規定,對各類事故嚴格實行分級追查處理。三是機關職能部門對基層上報項目不及時核准,審查的技術方案和設備選型不科學不合理,影響生產造成事故的,嚴肅追究機關部門責任。四是機關部門監管不到位發生重大機電運輸責任事故的,對部門和有關人員進行嚴肅問責。用強問責的手段保障機電運輸管理各項制度的落實,進一步推進機電運輸管理的嚴細實。

(四)加強機電運輸管理的幾項工作。

1、加強機電運輸事故防範,開展機電運輸系統安全評估與評價,建立機電運輸系統資料庫,定期對系統參數進行測定。

2、對新上機電運輸系統工程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最佳化技術方案,進行技術經濟一體化比較,選擇最佳方案。

3、在設備選型上,要制定大型固定設備配套標準,用3至5年時間逐步實現設備配置標準化、規範化、系列化,最大限度地使機電設備的備品備件具有互換性和通用性,減少儲備資金。

4、新井建設及水平延伸,設備配套要一次性考慮到位,主要生產系統要留有空間,避免重複建設。

5、加強礦井電網安全運行研究,消除電網系統過電壓對礦井供電的安全威脅,杜絕因系統過電壓引發礦井災害事故。要開展電網防雷電、井下供電系統選漏技術研究,把供電系統動態無功補償延伸到井下變電所和採煤工作面,實現就地補償。

6、改造雙滾筒繩纏繞式提升機液壓站,使制動系統和打離合操作成為兩個相互獨立的工作機構,有效控制雙滾筒提升機在打離合時發生事故。

7、落實日檢、周檢、月檢循環圖表,把每個項目都納入檢查範圍,不留死角和盲點。落實每月一次的強制性檢修工作。在提升系統上,加強對主繩、尾繩、罐道繩、制動繩以及井筒內懸吊鋼絲繩的檢查,制定檢查方法、鑑定標準,嚴格按標準認真落實。

XX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們要用“健康、前瞻、集成、精細”的管理理念,指導和推動機電運輸管理工作,緊緊摳住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紮實工作,提升機電運輸管理水平,確保機電運輸管理工作邁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