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訓會上的發言《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當然,創造幸福還很需要一些活動為載體。運動會、文藝晚會、野炊等都是很好的形式,能促進班集體的形成和健康發展。我班裡還有一些保留節目,比如每個學期一次的生日party。給每一個同學過生日有點不現實,我一般在每一個學期的期末給這個月生日的同學過集體生日。其實也很簡單,提前買個大蛋糕,寫上過生日同學的名字和祝福語,然後全班同學一起過。那場景還是很美好的,有些農村來的同學第一次這樣過生日,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我還在高三上學期平安夜那天帶全班同學徒步100分鐘走到白雲山,然後爬山、拜佛、遊戲。回來後全班同學在小飯店裡聚餐,餐後一路走回學校,邊走邊唱,詠而歸,給大家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回憶。

三、感受幸福

當班主任,雖然辛苦,但幸福卻也無處不在。冬天的早上六點,天還是漆黑一團。開著車子從家裡出發,路上除了環衛工人外幾乎沒有行人,車也很少。路燈還沒有關。車進學校大門,有時候還能看到一輪圓月掛在光濤樓頂上方。教學樓已經燈火通明,班裡已經有不少同學在,書聲朗朗。看著坐在位置上埋頭苦讀的同學們,心裡就有一絲寬慰,一股幸福。

教師節同學們寫在賀卡上的一句句祝福語,我生日時同學們瞞著我給過準備的驚喜等等,都會令我感到無比的幸福。

高考結束後,一些同學邀請我和其他同學到他們的家裡去玩,大家在沒有了高考壓力的情況下再次相聚,也有別樣的幸福。

尤其是得知我老婆生下孩子時,班裡的qq群熱鬧非凡,線上的同學們熱議給孩子取個什麼名字,據說還有個同學還激動得哭了起來。好多同學紛紛來醫院看望我妻子和孩子,並送上各種各樣的禮物(我知道這是他們的一片心意,就不拒絕了),他們還相約過一段時間,大家一起到我開化老家看寶寶。

在和同學聊天的時候,經常有同學問我:“老師你接下去還要當班主任嗎?”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後,問我的同學常常搖頭嘆息。我很納悶,為什麼聽說我還要當班主任他們都不是很開心呢?有一次我在qq上和一位女同學聊天,我問她為什麼?她說:“你不懂的!”在我的一再追問下,她才告訴我:“我們希望你只專屬我們9班,不想有人分享!”——有這樣的學生,夫復何求啊?

其實班主任的最大幸福,就是產生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種“相互依戀之情”,我清楚地記得在高考後舉行的畢業典禮上,我和我班裡的同學都哭得稀里嘩啦地,那種不捨,那種依戀,怎能不讓我一生牽掛?

四、記錄幸福

可以利用各種方法把班級里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比如照片、視頻、文字等等。

現在很多同學都有數位相機,他們往往在不經意間拍下班裡的一個個瞬間,並且上傳到班級的qq群里。三年下來,我班裡的qq群存下了大量的照片,看著那些照片,時光仿佛倒流,三年來的一幕幕都會重現,別有一番滋味。

班級日誌是另一種非常好的記錄形式。我班裡從高三暑期開學開始記班級日誌,按照學號從1號輪到49號,然後繼續,每個輪迴的第一篇都是我寫的。同學們寫的日誌形式多樣,內容不限、體裁不限,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甚至有同學記錄我的“經典搞笑語錄”。用的本子也很簡單,就是學校給老師印的備課本。到畢業的時候,我班裡已經記了整整三大本。我把每個同學寫的日誌複印給他們,並請他們自己列印成電子稿,然後發給我匯總成總的電子版,這樣每個人就都有了一本自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