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訓會上的發言《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從XX年2月開始寫教育部落格,基本上每周2篇,其中從XX年5月1日至6月9日聯考結束這段時間每天一篇,至今已經有180多篇,20多萬字了。我用我的文字,留下了孩子們的青春記憶和我的教育寶藏。不僅如此,我的部落格還成了一些家長了解學班級了解孩子的一個途徑。

藉此機會,我還想和大家交流下教育寫作的話題。李鎮西老師說過,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好模式是“一邊實踐、一邊思考、一邊閱讀、一邊寫作”。教育寫作必然伴隨著實踐、閱讀、思考。它與實踐相隨,與閱讀同行,與思考為伴。實踐是它的源泉,閱讀是它的基礎,思考是它的靈魂。教育寫作對於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是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的,也給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留下了很多素材,帶來了很多的方便。比如4月份市教科所舉辦了一次“教師成長記事”徵文,我就從部落格中拿了一篇《追隨李鎮西》,略加修改後投出去,結果還獲得了比較好的成績。我們有一些老師在評職稱的時候總是苦於沒有論文,其實只要你堅持寫教育日記,這個問題必定迎刃而解。朱永新教授幾年前搞過一個教師“成功保險公司”,他說只要你能堅持寫三年教育故事,如果到時沒有成功,他來負責。順便向大家推薦幾位教育家和他們的書:李鎮西,《愛心與教育》、《民主與教育》、《做最好的老師》、《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長》。朱永新,《新教育》、《我的教育理想》。吳非(王棟生,南京師大附中語文特級教師),《不跪著教書》、《前方是什麼》、《致青年教師》。

今天在座的都是班主任,工作很辛苦很累,壓力很大,甚至有很多委屈,時間長了難免產生職業倦怠。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職業不滿意,要么改變職業,要么改變職業心態。我想我們基本上不太可能再改變自己的職業,所以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職業心態,愛上班主任這一行。因為這是值得我們終身為之努力的一項偉大事業,用青年馬克思的一句話來和大家共勉:

“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