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班主任開家長會發言稿範文

2、思想意識:思想從單純走向複雜,也就是說想的事情多了,開始有自己意向,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想乾什麼,也就是有些家長在說的:"我們孩子很強,不聽我們家長的話了。"但是他們的辨別力弱。不能把社會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這也就家長經常給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誡,經常提醒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以給他明確的方向,需要主要的是大人的"口風"必須一致。不要爸爸媽媽這么說,爺爺奶奶卻是那么說,這樣孩子就更辨別不清楚了。

其他幾點建議和希望:

1、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就以我自身的經歷來講,一個懂事的孩子不在於家長給予了他多少,而在於家長陪伴了他多久。每次開家長會或是學校的集體活動,只要您來了,孩子就會很開心。愁眉苦臉的那個孩子你一問,絕對是爸爸媽媽沒有來。因為對於學生來講,只要自己的家長身在其中,來參加會議對他們來講就是驕傲,就是幸福。他們就會體會到父母對他們的關心。並且更加努力的學習,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建議這學期的春季親子運動會、家長會等一些需要家長參與的活動,您一定能來。

2、孩子的成長需要指導和幫助。

曾有這么一幅漫畫,孩子坐在地上哭,父母在旁邊捶首頓足,父母說:"我們把心肝都給你了。你還要我們怎么樣呢"孩子說:"你們生我的時候怎么不要張使用說明書呢"是啊。家電什麼的都有使用說明書,不按說明書操作會出問題的。而我們的孩子沒有使用說明書,就要我們去仔細了解他的性格特點,並給予指導和幫助了。

孩子需要我們大人給他以引導,給他以方向,所以我們家長需要多花心血和時間去正確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分析自身的現狀(學習上的情況、優勢、問題),鼓勵孩子跳一跳去摘到桃,如,背過一篇學過的課文;檢查一單元的生字詞;讀一本喜歡的圖書等等,千萬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要多與孩子交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檢查孩子的作業,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抽讀、抽背、聽寫、考題等。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有潛力的,是經過努力完全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的。

我覺得對女子的關心不是在孩子身上多花錢,而是多花時間,跟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溝通,特別是當孩子犯錯誤,或者某次考試成績不好時,不要一味用簡單的打罵等方式來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如果孩子已經盡力了,就不能簡單粗暴,如果的確是學習態度的問題,那也不能遷就,要讓他自己心中也有一個評價自己的尺度,那就是態度是底線,態度決定一切。另外作為家長,孩子每天什麼時候回家,做了些什麼,節假日孩子在家裡幹些什麼事,平時喜歡到哪裡去玩,與誰在一起玩,都要做了如指掌。要讓孩子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拒絕參與不正當的遊戲與活動,特別是不要讓他打遊戲機或進網咖上網玩遊戲。

3、不要過分嬌慣孩子。

我覺得過於嬌慣孩子,怕孩子吃苦,這是不少家長的共性。請大家想一想,像這樣孩子,眼前確實是不吃苦,不受累,不缺錢花了,可是孩子缺少與困難抗爭的經驗和能力,將來遇到困難怎么辦?面對竟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沒有吃苦精神的人將來能在社會中是否有競爭力?並且學生手裡的零用錢多了,往往會用於上網、打遊戲、買零食等。所以對孩子的零用錢家長要有所控制。

4、與老師多一點交流溝通。

在接觸中我們發現,有些家長是過分依賴學校、依賴老師,認為孩子進了校門就是學校的事,就是老師的事;還有些家長則不信任老師,我行我素。我覺得這兩種現象都不好,首先,大家要相信我們的老師,您大多有且只有一個孩子且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而老師經歷過成百上千各種各樣、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而且您在研究怎么炒股票的時候老師在研究怎么教孩子,所以請您相信我們的老師一定能教好您的孩子!其次,我們作為家長要配合學校和老師,家長要真正地關心孩子,不能以工作忙為藉口,將孩子託付給老人或丟給學校就不管。要經常來學校向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了解學生在校情況,同時向老師反映學生在家的表現,這樣才能達到相互了解,共同配合,共同教育的目的。我希望在您每周接孩子時能夠跟老師打個照面,讓孩子感覺到您跟老師的配合;在您方便的時候瀏覽下老師的部落格或者打個電話發個簡訊,讓孩子感受到您對他在學校生活的關注。

家長同志們,我們的目標是統一的,我們的任務是一致的,願我們相互合作,把我們的學生,您的孩子,培養成學習勤奮,品質優良的優秀人才,最後,歡迎家長多多與老師交流情況,帶來你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