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辨論隊長的7個行為準則

能拼能恆,世界上什麼事情是不能解決的?

【6】為辨論隊開闢更廣闊的交際空間與思維空間。

其實在很多地方的辨論圈,都會形成一種醬缸效應。就是一些比較強勢的辨論隊主導了一個圈子的辨論風氣,結果一些戰術成了教條,一些習慣成了規則,一些手段成了目標。而創新很可能被加上種種很有創新精神的罪名

比如場面好就是花辯,場面好被指責為過分倚重技巧,理論深被指責為脫離生活,邏輯,重視邏輯沒有錯吧。可以扣上經院邏輯的帽子。

其實,一個理論可以解釋這一切 “ 沉默的螺鏇”

沉默的螺鏇概念基本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並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復,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鏇發展過程。

也就是說一個辨論圈子,很容易出現風格趨向統一的情況。

一個隊伍必須要超越本地的圈子,面向全國,要有全國的視野,才能不被這種醬缸這種螺鏇所局限。

另外,不斷的引入各種學科的學習。

經濟學,管理學,傳播學,心理學,辯手其實需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很多,平時可以組織這樣的探討,即使不能找到好的教授與導師,也可以通過其他東西進行豐富隊伍的學習。

辯手即使是隊長不能局限於辨論賽,更應該從歐美的辨論等其他形式存在的辨論吸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