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演講的突破口

這裡的“角度”,是指演講的立足點,著眼點和出發點,是關係到確立主題、選擇材料和選用表達方法等諸方面,它是成功演講的有效“突破口”。

一、主旨的方位定向要從提示事物本質出發

演講者就古物本質屬性的某一面,進行剖析、升華。某一“靈感”,可能導致演講者“萌生”主意,在這個意念之下,所選擇的演講材料就要服務於主題的表達了。而主題定向,就決定了演講的優劣高下。因此,無論是講人、傻事,還是論理,都不能停留於表面,而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挖掘事物本質從提示事物主旨出發選擇和確立角度。

筆者曾觀看了成都“偶像與青春”青少年演講大賽。有幾位選手的演講就很有味道。

“我覺得,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和你、我他都一樣,只是在某些方面更具天賦,成績突出罷了....我們卻往往只抓住他們的長處而忽略了他們的短處,比如知識。處世、人格....我們青年人應該正視自己的長處,發展自己的長處,把偶像身上的長處有選擇地拿來,彌補我們的不足對偶像的那種理想化的寄託,合乎現實地放在自己身上,作為一個努力的目標。”

演講立足於“偶像以長‘勾’人”,狂熱膜拜便是“否定自我”,其主旨水到渠成:“我的偶像就是我自己”。

<<青春需要崇拜偶像>>則認為:“青春需要偶像,因為青春時代是我們樹理想、立志向和時代,偶像是我們忠實的朋友,偶像是我們成長進步的參照物。以他們的經歷鼓勵我們,使我們的生活塗滿燦若春花的色彩。生活中哪怕有再大的風雨,只要我們心中有永不褪色的偶像,那么我們頭頂將是一片燦爛!”

演講者緊緊抓住“參照物”在我們青年人的人生理想、事業成就、生活情趣待方面大做文章,旨在“青春需要偶像”。

這兩篇演講,其主題都提示了“偶像”本質上的東西,但由於角度不同,其主題也就不一樣了。可見,從不同角度去認識客觀事物的本質,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也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演講主題。換言之,對於同一事物,選取的角度不同,立意也就不一樣了。

二、選擇材料的角度要從反映事物特徵出發

事物的特徵往往不是唯一的,這就決定了其外在特徵深入內質、橫向推演的途徑不一,或者說,有很多切入點。演講者由事物的某一特徵作為觸發點,作為論理抒情的突破口,通過形象的渲染,延伸推想到人類社會某種經驗、規律和哲學思想。就反映了主題在某一特徵框定下的意義。這不僅能夠啟迪聽眾的智慧和洞悉力,還可以創設哲理美的境界、氛圍。

請看<<泥土的聯想>>:

“或許,你不會留意,因為它是那樣的默默無聞,終生只知奉獻,不計個人的得失。儘管人們不願意正視它,對它的事業嗤之以鼻,但它仍然甘當花木的培養者,視培養花木為已任為樂事。這種對事業始終不渝的責任心,不能不說是泥土的可貴之外。

我常想,我們護士這個職業,不正是具有泥土的這種高品格嗎?....

演講者以泥土”為花木提供養分“這一特徵,作為演講的突破口,抓住“培養”一詞展開形象思維,橫向開掘出重大主題:護士默默奉獻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