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普法演講稿

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在這裡,就是想和大家聊聊關於法律的問題。

說實話,我今天在這裡十分的緊張,其實我們大家都差不多大,我前幾個月剛滿16周歲。在生日那天,我其實心情是相當複雜的。因為16歲在法律上是一個奇妙的節點。我們就先從年齡說起。

在16周歲以後,我們便就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了,也就是說在16周歲以後我們必須獨立完全為自己的犯罪行為承擔責任,也就是我們16周歲後,發了罪,就要判刑啦。我想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18周歲是一個時間節點。但是這個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法律必須對每一個公民負責。所以啊,我在16周歲當時感嘆良久,心說,自己是沒有“機會”乾點驚天動地的事了。但是過了兩天我就釋然了,因為老師講了,有8種行為14周歲就要承擔刑事責任,分別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xx、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品罪8種犯罪行為。

我想這些行為離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是非常遙遠的,但是作為一個熱血青年,有的時候也難免衝動。而這種衝動很容易便導致犯罪。而這個其中,和我們關係最密切應該就是關於打架鬥毆的問題。我想我們大部分人都有衝冠一怒的時候,有的時候生氣了,或者有人惹自己了,就找個人乾一架,覺得挺瀟灑,發泄發泄,是吧。但是很多惡性案件就是這樣發生的。試想一下,如果你一不小心把別人達成重傷,或者致人死亡呢?也許很多人回想,用拳頭打人應該也不會造成多大傷害吧,但是這個事可保不準。曾經我我的老家焦作,有兩個人打架,為了一個不算太漂亮的女孩子,也是從冠一怒為紅顏,一個人一拳打到另一人肚子上,當場死亡。檢查結果是死者患有疾病,一拳正好打到生病的地方了。你說這個世界就那么寸?真有那么寸的。這種事情也許發生的機率很小,但是只要一發生,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悲劇。

作為一個熱血青年,有時候會衝動,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可以衝動,可千萬不要辦傻事。我們都已經慢慢長大,我們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都看過《武林外傳》吧,裡面郭芙蓉非常喜歡用一記“排山倒海”解決一切問題,但是發現每次都會把事情弄得更遭。所以呂秀才說,生氣的時候默念:生活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電視劇裡面這招挺管用吧。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暗示,每當自己衝動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暗示,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很多不必要的傷害就會被避免了。

還有就是大家慢慢長大了,娛樂活動增加了,物質需求增加了,所以就慢慢深刻的認識到了錢的重要性了,是吧。沒錢了,向爸媽要,也可以自己做些自己可以做的工作。但是有的人就喜歡小偷小摸的,或者依靠自己的暴力收些保護費,這個就不對啦。16周歲以下,是不構成盜竊罪的,但是搶劫就不一樣了。很多時候,搶劫和盜竊只有一線之差。比如你玩傳奇,沒點卡了,想去隔壁鄰居家投點錢先,結果不小心被隔壁家的人發現了,怎么辦?如果你跑了,或者被抓住了,那就是盜竊,如果你不滿16周歲,你也不用承擔刑事責任;但要是你怕你爸媽知道,拿起一個棍子悶下去,打傷了人家跑了,那你就是搶劫了,那就是要判刑的。還是那一句,這個世界就是那么的寸。而盜竊如果數量過大,即使不判刑,也可以把你去送去勞教。所以古語說得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即使我們不可能每個人成為君子,也不要去觸動法律的底線,否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