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示範社區黨組織揭牌講話

三、健全制度,進一步完善社區黨建工作運行機制

社區工作是地區性、民眾性、社會性、公益性都很強的工作,在社區中各種組織同在,各類黨員並存,各項工作龐雜,要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有效利用社區的組織資源、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形成運轉協調的工作機制,必須強化社區黨組織的組織、協調功能,建立起完善的工作制度,用制度保證社區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健全和完善黨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等社區黨建常規制度的基礎上,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三項制度建設。

一要深化黨建協作區制度。推進社區黨建協作區建設,是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共駐共建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機制的有益嘗試,在各級黨組織的共同努力下,這項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市共建立社區黨建協作區117個,占市轄區社區總數的65%,參加協作區的黨組織有523個,但還存在著有的轄區單位不支持、個別社區建不起來協作區的問題,下一步必須下大力氣加以推進。要加大黨建協作區的組建力度。對於現在仍然沒有建立協作區的社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要查找主觀因素,又要分析客觀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需要溝通的溝通,需要協調的協調,儘快把協作區建立起來。要擴大協作區覆蓋面,使更多的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積極參加到社區黨建協作區中來,在地域性、社會性、民眾性和公益性

的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把社區黨建工作由區屬向區域延伸。要研究保障機制,社區黨組織要在轄區單位評選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文明單位、評選優秀黨員和先進個人以及發展黨員、選拔任用幹部等方面發揮監督作用。要拓展共建內容,以共同利益為紐帶,精心設計喜聞樂見、便於參與的活動,聯手共建,有效實現雙贏,使協作單位和廣大黨員牢固樹立社區建設靠大家的社區意識,開創人人參與,共駐共建的良好局面。

二要完善黨員分類管理制度。社區黨員是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的骨幹力量,黨員作用發揮的程度,直接關係到黨領導社區工作的力度。要根據黨員居住的樓宇、庭院、個人特長、興趣愛好等分編黨支部或黨小組,對離退休黨員實行就近管理或特色管理。要把人數較少無法建立獨立支部的各種類型的流動黨員組織關係劃轉到社區黨組織,把人數相對較多且集中在一定區域內的流動黨員組織起來,依託市場、行業等載體單獨建立黨支部,對流動黨員實行掛靠管理或集中管理。要建立在職黨員聯絡站,實行在職黨員在社區登記制度,深入開展“十員十隊”等黨員志願者活動,動員在職黨員利用職業特點和個人特長積極為社區做貢獻,對在職黨員組織關係實行“雙重管理”。通過強化對社區黨員的教育管理,增強社區黨員的先進性,提高社區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自覺性。

三要堅持領導幹部聯繫點制度。實踐證明,實行黨委領導聯繫街道社區制度,是做好社區黨建工作的有效措施,是推進社區建設的重要手段。要繼續堅持縣區委常委聯繫街道社區制度,其它黨員領導幹部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建立社區黨建工作聯繫點。聯繫街道社區的黨員領導幹部要經常深入到聯繫點,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及時指導督促工作,努力把聯繫點建成示範點,以點帶面,推動社區黨建工作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