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鋼建廠5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在金秋送爽、碩果纍纍的美好季節里,我們在這裡舉行慶祝酒鋼建廠50周年大會。首先,我代表酒鋼集團公司,向蒞臨酒鋼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慶祝酒鋼建廠50周年,回顧酒鋼5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就是要緬懷幾代酒鋼人艱苦創業和改革創新的歷史,進一步激發廣大職工熱愛酒鋼的滿腔熱情;就是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動員和帶領全體職工,解放思想,

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承優良傳統,發揚時代精神,為打造百年酒鋼基業而奮鬥!

酒鋼50年的發展,靠的是幾代人的艱苦奮鬥和開拓創新,凝聚著幾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酒鋼的每一步發展及取得的成就,都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甘肅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嘉峪關市委、市政府和各兄弟企業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這裡,我代表酒鋼集團公司,向多年來關心、支持、幫助酒鋼的各級領導、兄弟企業和社會各界人士,向為酒鋼發展做出貢獻的老前輩,向酒鋼的廣大職工及家屬,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酒鋼始建於1958年。50年來,幾代酒鋼人風雨同舟,前赴後繼,頑強拼搏,改革創新,經歷了起步創業、徘徊求進、配套建設和快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經受了計畫經濟的束縛與磨難和市場經濟的奮爭與洗禮,終於把酒鋼建設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現代化鋼鐵基地。

1958年,酒鋼作為國家“一五”計畫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按年產鋼200萬噸的規模開始建設。以鞍山冶建總公司為主體的五萬多名建設者,積極回響黨的號召,為發展西北鋼鐵事業,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匯集在雄關腳下。在十分艱苦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下,創業者們以大無畏的豪邁氣概,提出了“苦戰三年,基本建成酒鋼”的宏偉目標。酒鋼人白手起家,因陋就簡,不畏艱險,戰天鬥地,拉開了建設的序幕。1961年初,由於資金不足,生活困難,被迫緩建。1962年5月酒鋼下馬,人員疏散。

1964年酒鋼恢復建設後,圍繞1號高爐進行了配套建設。1970年,經過“全國抬酒鋼”的“大會戰”,1號高爐終於實現簡易出鐵。由於工藝不配套,有鐵無鋼,連年虧損。1975年,酒鋼又一次開始配套建設,期間幾經波折,舉棋不定,陷入長期徘徊的低谷。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酒鋼人始終沒有放棄同命運的抗爭,酒鋼的科技人員克服重重困難,攻克了紅礦選礦工藝難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春風給酒鋼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酒鋼決策者制定了“分步建設、逐步配套、滾動發展”的思路,1983年開始高爐配套和煉鋼工程建設,到1985年底,酒鋼人夢寐以求的煉鋼廠終於建成投產,當年實現扭虧為盈,從此甩掉了長期虧損的帽子,結束了長達20多年徘徊求進的被動局面,開始了持續穩步的發展。

1986年至1995年,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酒鋼人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對企業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勞動、人事和工資制度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探索。在甘肅省優惠政策的扶持下,通過“撥改貸”政策籌集資金。先後建成了煉鋼連鑄、高速線材、2號高爐、3號燒結機、中板等工程項目及公輔設施,形成了鐵、鋼、材綜合配套的生產能力,使酒鋼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逐年增加,為酒鋼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