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家長學校的開班典禮演講稿

他挖苦我說:“還是社會主義好!盡出天才的夢想家!”

我覺得:正因為被人們所忽視,才更應該引領人們來重視!

我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是一句宣言,而是一個心愿!

我曾經和死神擦肩而過,我曾得到過許多人無私的幫助!XX年6月份,我大病了一場,差一點沒命!那一年的那一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一個讓我終生難忘的日子,山大三院,那是一個鑑定腫瘤的地方,我從家人沉重的心情,悲傷的表情,能夠想像得出什麼事情將會發生!因為杭城有一位和我病歷相似的病人,就沒有下了手術台!當時,我哥哥、妹妹、老公,還有我7歲的小女兒都在我的身旁,他們誰也不說話,誰也說不出話來,我的主治大夫叫胡玉蘭,是北京協和醫院借調的一位專家。她安慰我說:“你不要害怕,也許會有轉機,也許會有奇蹟!……”我說:“我不怕。”

當時我有3個遺憾:1、我的父母年邁,而且有病,我還來不及報答他們;2、我的女兒年幼,我還來不及把她養大成人;3、人生短暫,我還來不及做些什麼?那一年我31歲。

我的鎮定反而讓我全家人哭了。我女兒說:“你們不要哭了,要不,我媽會更傷心的!女兒依在我的身旁,信誓旦旦的跟我說:“媽媽我要考大學,我要賺大錢,我要給媽媽買1530的大衣。

1530 我幾乎把它忘了,才想起來,大約6個月以前,我和女兒去華宇商場,看見一款紫色的大衣挺好看,就試了試,女兒說:“媽媽你穿上去像柳絲絲。”(當時,正在熱播一部電視劇《無限正義》里有個靚女叫柳絲絲)

我問了問價格,1530,我說:“打折不打折?”人家說:“打過了,這就是8折的價格。”我說:“太貴了,不買了!出來的時候,女兒問我:“媽媽,1530就是1500還有個30對嗎?”我說:“對呀!”沒想到她的小腦袋居然把這事兒給記住了!站在一旁的大夫看見我懂事的小女兒竟然流淚了!她給了我女兒XX元錢,說:“寶貝,你不用等考上大學,你現在就可以給媽媽買,阿姨陪你一起去!”

我沒有推辭,這兩千塊錢不是兩個一千,四個五百,它多多了!它是一份無價的情義!

當時,我就想:如果我還能僥倖活下來,我會加倍回報恩人的恩情!也向社會奉獻我的愛心!

如果我走了,我要讓女兒記住“助人為樂”不但是一個成語,還是一個“真理”!愛是需要傳播的,傳播讓人間更為溫暖;愛是需要回報的,回報讓人們更為善良。

回來以後,醫生和家人抱著“死馬權當活馬醫”的想法,開始給我輸液消炎,半個月以後,我竟然奇蹟般地能下地了,到醫院一檢查“5.29×3.25”的一個東西,已經成了一條線了.我又奇蹟般地活過來了!感謝那一場災難,讓我懂得了做人需要堅強!做事需要勇敢!讓我有了一個惜福感恩的心態,讓我最愛說的兩個字是“謝謝”!說到“愛的傳播和回報”,我還想說說我們的縣長閆剛平,文教縣長梁宗龍,婦聯主任李淑萍。就在我困惑、迷茫,準備想要放棄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一個紀檢委的朋友,他無意間那么驕傲地說起了我們的縣長閆剛平,他說我們的閆縣長學識非常淵博,是工商管理學碩士,工作之餘,著有論文,調研文稿60餘篇,並且還曾榮獲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他說:我們的閆縣長生性耿直,為人善良!經常用自己的工資來資助貧困大學生!他還曾親自登門拜訪……

看著朋友自豪的神情、佩服的表情,我也深深地感動……

當時,我就覺得我們的閆縣長不但是一位學者型的領導,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好人,好心人。

我想:作為一名學者型的領導,他對教育應該是有感情的!我和他素昧平生,可我還是冒昧地站在了他的面前,和他說出了幾乎是所有人認為是“笑談”的願望。作為一縣之長,他事務繁忙,他就象一個大家庭的家長一樣辛苦、不容易,可他還是聽懂了我一個小老百姓的心聲!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的想法得到了他的認同,理解和支持!當我由衷的和他說“謝謝”的時候,他淡淡的說:“為官一方,造福一方是我應該做的。”他深深地感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好不好,影響的是一個家庭,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是一代的孩子,素質好不好,影響的是整個民族,少年強則國強!我支持你的事業!這是多么崇高的為官理念,應該得到社會的好評和尊敬!

他剛出版了一本書《縣城科學發展方法論》,在這部書的後記里,我找到了他做人、做官簡單而純樸的願望——他說他熱愛這片需要他奉獻的土地,更熱愛這片土地上勤勞、善良的人們!

今天,我想把他勤奮、敬業、勇於探索、熱心、善良的感人事跡告訴社會,告訴交城的父老鄉親!希望能感動許許多多的好人,好心人,也伸出你援助的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得到閆縣長的理解和認同,我開始籌備“愛心家長學校”的時候,我們的文教縣長梁宗龍同樣予以了大力的支持、熱情的幫助,他深深地感慨:“家庭是一個人一生的起點,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站,也是能否“成人、成才、成功”的關鍵一站,現在的獨生子女多了,家長應該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他鼓勵我說:“你不要只是一時的激情的所在,你要理性的思考,你要虔誠細緻地來付出,實實在在地去努力!”我深深地記住了他的教誨。現婦聯主任李淑萍她語重心長地鼓勵我:“開弓沒有回頭的箭,你要把這項新型的教育當做一項事業來經營,不要輕易轉身,不要輕言放棄。”還有我們的政府辦公室主任陳向東、張學強,教育局局長武振榮、書記李東維、監查主任李德、文化館長張學海、新建幼稚園園長張青霞、機關幼稚園園長薛麗仙、新建學校的校長薛昌宏、城南國小的校長申振武同樣予以了熱心的幫助,大力的支持,默默的付出。在這裡,我還想重複那句話:愛是需要傳播的,傳播讓人間更為溫暖!愛是需要回報的,回報讓人們更為善良!如果我們的“家長學校”能得到政府的資助或者有愛心企業的贊助,我想把它辦成一個“公益性質”的教育機構。讓千門萬戶的家長,走進我們的“父母課堂”和親職教育專家,青少年研究專家共同探討有關孩子的“成長問題、學習問題,心靈問題,品格問題”,以及家長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兒童觀,教子觀、親子觀,和成才觀?